哲理詩詞名句賞析
咳唾落九天,隨風生珠玉。
寵極愛還歇,妒深情卻疏。
長門一步地,不肯暫回車。
雨落不上天,水覆難再收。
君情與妾意,各自東西流。
昔日芙蓉花,今成斷根草。
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
《妾薄命》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依照樂府古題創作的一首五古。此詩“依題立義”,通過敘述漢武帝皇后陳阿嬌由得寵到失寵之事,揭示了封建社會中婦女以色事人,色衰而愛弛的悲劇命運。全詩十六句,可分四層。開頭四句先寫阿嬌的受寵;第二個四句描寫阿嬌的失寵;第三個四句,用形象的比喻極言“令上意回”之不可能;最后四句交代其中原因,得出具有哲理性的結論。全詩語言質樸自然,氣韻天成,比喻貼切,對比鮮明,說理自然而又奇警。
哲理詩詞名句賞析(篇2)
詞牌名:浣溪沙|朝代:宋朝|作者:蘇軾
游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詞作。此詞描寫雨中的南方初春,表達作者雖處困境而老當益壯、自強不息的精神,洋溢著一種向上的人生態度。
上闋寫暮春三月蘭溪幽雅的風光和環境,景色自然明麗,雅淡清美;下闋抒發使人感奮的議論,即景取喻,表達有關人生感悟,啟人心智。全詞即景抒慨,寫景純用白描,細致淡雅;抒慨昂揚振拔,富有哲理。整首詞以樂觀的態度對待生活中的變故,書寫自己為當地山川景物所吸引的喜悅心情。全詞語淺意深,情景交融,韻清格高,表現出蘇軾執著的生活態度和曠達樂觀的性格。
哲理詩詞名句賞析(篇3)
朝代:唐朝|作者:王維
古人非傲吏,自闕經世務。
偶寄一微官,婆娑數株樹。
《漆園》是唐代詩人王維的五言絕句,是《全唐詩》的第128卷第41首詩。前兩句借莊子典故以自喻,表白自己的隱居,也決無傲世之意。末兩句含蓄地透露人生態度:言樹“婆娑”,是以樹喻人;言人“婆娑”,是以樹伴人。此詩看似評論莊子,其實是詩人借莊子自喻。詩人在輞川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他雙追求辟世辭喧、恬淡隱逸的生活情趣,那“偶寄一微官,婆娑數株樹”的處世態度,正是詩人心理的寫照。
哲理詩詞名句賞析(篇4)
朝代:唐朝|作者:杜甫
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
應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
《天末懷李白》是唐代大詩人杜甫寫思念李白的抒情名詩。此詩以涼風起興,對景相思,設想李白于深秋時節在流放途中,從長江經過洞庭湖一帶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李白深切的牽掛、懷念和同情,并為他的悲慘遭遇憤慨不平。
哲理詩詞名句賞析(篇5)
朝代:唐朝|作者:韋應物
凄凄去親愛,泛泛入煙霧。
歸棹洛陽人,殘鐘廣陵樹。
今朝此為別,何處還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是唐代詩人韋應物的作品。此詩由送友啟程到舟行江上,聯想到世事的難測,寫得很有情致,也吐露了詩人被罷官以后的心情。開頭兩句寫別離之“初發”。三、四句寫友人乘舟歸去。五、六句寫期望重逢。最后兩句以舟行不定,喻世事之順逆翻復,難以自主。全詩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表面看似平淡,內蘊卻是含蓄深厚,于景象描寫中揭示出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