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詩詞的賞析
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歸在客先。
嶺猿同旦暮,江柳共風煙。
已似長沙傅,從今又幾年。
在唐代,長沙以南地域都很荒涼,潘州一帶的艱苦而可想而知,詩人受冤被貶,從魚肥水美的江南蘇州遷至荒僻的潘州,委屈之心不言而喻。
2送方外上人 / 送上人
孤云將野鶴,豈向人間住。
莫買沃洲山,時人已知處。
這是一首送別詩,但不是一般的親朋好友間的送往迎來,而是送僧人歸山。這首詩前兩句以凌云的野鶴形容僧人,貼切有味,理應不失孤云野鶴般脫俗的品性;末兩句寫詩人對方外上人的諷喻規勸,勸上人隱居冷寂的深山,而不要到熱鬧的名勝去沽名釣譽。這首詩語言妙趣橫生,閑散淡遠,構思精巧。
3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 / 尋南溪常道士
一路經行處,莓苔見履痕。
白云依靜渚,春草閉閑門。
過雨看松色,隨山到水源。
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
全詩圍繞著題目的“尋”字,逐漸展開?!耙宦方浶刑?,莓苔見履痕”,開始二句就突出一個“尋”字來,順著莓苔履痕(一作“屐痕”),一路尋來。語言淺淡質樸,似乎無須贅言:那人跡罕至的清幽山徑,正是常道士出入往來之地,這里沒有人間喧囂,滿路莓苔。履痕屐齒給來訪者帶來希望和猜想:幽人不遠,晤面在即;否則就是其人出晤,相會須費些周折。
中國傳統詩詞的賞析精選篇2
1閑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楊萬里〔宋代〕
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這首詩寫作者午睡初起,沒精打采,當看到追捉柳絮的兒童時,童心復萌,便不期然地沉浸其中了。
2夏夜追涼
楊萬里〔宋代〕
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
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
全詩僅四句二十八字,該詩撇開了暑熱難耐的感受,而僅就“追涼”著墨,以淡淡的幾筆,勾勒出一幅夏夜追涼圖,表現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無比熱愛。
3新柳
楊萬里〔宋代〕
柳條百尺拂銀塘,且莫深青只淺黃。
未必柳條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長。
楊萬里的《新柳》一詩描摹細膩,韻味清新,妙手天成,生面別開,頗能代表其“誠齋體”的詩風。
這首小詩畫面清新,節奏明快,讀來仿佛身臨其境,仿佛沐浴著融融的陽光,吹拂著和煦的春風。字字句句無不流露著詩人愛惜新柳,熱愛春天,熱愛生活的深情。
中國傳統詩詞的賞析精選篇3
1小池
楊萬里〔宋代〕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此詩是一首描寫初夏池塘美麗景色的、清新的小詩。一切都是那樣的細,那樣的柔,那樣的富有情意。宛如一幅花草蟲鳥彩墨畫。畫面之中,池、泉、流、荷和蜻蜓,落筆都小,卻玲瓏剔透,生機盎然。
2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楊萬里〔宋代〕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這是一首描寫西湖六月美麗景色的詩,這首詩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典范作品。
3宿新市徐公店
楊萬里〔宋代〕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新綠未成陰。(新綠 一作:花落)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這是一首描寫暮春農村景色的詩歌,描繪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
中國傳統詩詞的賞析精選篇4
1小雨
楊萬里〔宋代〕
雨來細細復疏疏,縱不能多不肯無。
似妒詩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簾珠。
生活中小事,自然界景物,到了楊萬里的筆下,總是充滿無窮的情趣。楊萬里生平游跡很廣,他的詩中,寫山水的很多;他又特別喜歡雨景,所以寫雨的也不少。這些詩,每一篇有每一篇的特點,令人百讀不厭。這首絕句寫小雨。雨本是沒有情的東西,楊萬里偏要賦予它與人相同的感情,于是使詩充滿了新鮮感。
2憫農
楊萬里〔宋代〕
稻云不雨不多黃,蕎麥空花早著霜。
已分忍饑度殘歲,更堪歲里閏添長。
這首詩揭示了農民的悲慘遭遇。詩首句言稻谷因旱災欠收,次句言蕎麥因霜凍絕收,勤苦一年,連遭災害侵襲,心境凄慘可想而知。三句是一個頓宕,說已做好心理準備忍受長年的饑荒,四句又是一個轉折,閏月使時光愈覺難熬,先說準備忍,再說實不堪忍,將農民的悲苦無助描寫到極致。
這首詩用層層迭加的手法,步步推進,揭示農民的苦難,作者悲憫同情的意緒浸透于字里行間,使作品字字血,聲聲淚,扣動讀者的心弦。
3昭君怨·詠荷上雨
楊萬里〔宋代〕
午夢扁舟花底,香滿西湖煙水。急雨打篷聲,夢初驚。
卻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還聚。聚作水銀窩,瀉清波。 (瀉清波 一作:泛清波)
這首小令用輕松活潑的筆調寫自己夢中泛舟西湖和被雨驚醒后的情景。
中國傳統詩詞的賞析精選篇5
1回鄉偶書·其二
賀知章?〔唐代〕
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
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這首詩可看作是第一首的續篇。詩人到家以后,通過與親朋的交談得知家鄉人事的種種變化,在嘆息久客傷老之余,又不免發出人事無常的慨嘆來?!半x別家鄉歲月多”,相當于上一首的“少小離家老大回”。詩人之不厭其煩重復這同一意思,無非是因為一切感慨莫不是由于數十年背井離鄉引起。所以下一句即順勢轉出有關人事的議論:“近來人事半消磨?!边@一句看似抽象、客觀,實則包含了許多深深觸動詩人感情的具體內容,“訪舊半為鬼”(杜甫《贈衛八處士》)時發出的陣陣驚呼,因親朋沉淪而引出的種種嗟嘆,無不包孕其中。唯其不勝枚舉,也就只好籠而統之地一筆帶過了。
2采蓮曲
賀知章?〔唐代〕
稽山罷霧郁嵯峨,鏡水無風也自波。
會稽山上的霧氣散了,顯露出高峻的山體和蔥郁的草木,明凈的水面上沒有風也起了水波。
莫言春度芳菲盡,別有中流采芰荷。
別說春天已經結束花草都凋謝完了,另有人在水流中央采摘菱葉和荷葉呢。
3題袁氏別業 / 偶游主人園
賀知章?〔唐代〕
主人不相識,偶坐為林泉。
別墅主人和我沒有見過面,偶來坐坐賞那林木和石泉。
莫謾愁沽酒,囊中自有錢。
主人哪,不要發愁去買酒,口袋鼓囊囊,不缺打酒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