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昂詩詞解析有名
城邑遙分楚,山川半入吳。
丘陵徒自出,賢圣幾凋枯!
野樹蒼煙斷,津樓晚氣孤。
誰知萬里客,懷古正躊躕。
一個有抱負的人,登山遠眺,往往感慨萬千。何況所登之山是一座有著豐厚歷史底蘊的名山,所眺望之城是一座有著悠久的文化的古城。詩中涉及許多典故,無一不是和峴山、襄陽有關的。這首詩,抒發了詩人懷古之思,也是詩人對他所處的時代的含蓄抨擊。陳子昂一直是一個孤獨者,此詩和《登幽州臺歌》所表達的情緒一脈相承。全詩既是一首高度濃縮,含義深長的山水詩,也是一首沉郁的政治抒情詩。
陳子昂詩詞解析5篇
陳子昂詩詞解析有名(篇2)
日落滄江晚,停橈問土風。
城臨巴子國,臺沒漢王宮。
荒服仍周甸,深山尚禹功。
巖懸青壁斷,地險碧流通。
古木生云際,歸帆出霧中。
川途去無限,客思坐何窮。
《白帝城懷古》是唐代詩人陳子昂的作品。此詩描繪白帝城周圍的景色,撫今追昔,抒發作者的愛國情懷以及旅途感慨。
陳子昂詩詞解析有名(篇3)
匈奴猶未滅,魏絳復從戎。
悵別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橫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漢將功。
這是一首贈別詩,出征者是陳子昂的友人魏大(姓魏,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稱)。此詩不落一般送別詩纏綿于兒女情長、凄苦悲切的窠臼,從大處著眼,激勵出征者立功沙場,并抒發了作者的慷慨壯志。本詩作于詩人在長安任職期間,是一首送朋友到邊塞從軍的贈別詩。作為唐代革新運動的啟蒙者,陳子昂一直強調漢魏風骨。這首詩就一掃同類題材的悲切之風,寫的慷慨激昂,很能代表陳子昂的文學主張。
陳子昂詩詞解析有名(篇4)
金天方肅殺,白露始專征。王師非樂戰,之子慎佳兵。
海氣侵南部,邊風掃北平。莫賣盧龍塞,歸邀麟閣名。
送別崔著作東征詩題又作《送著作佐郎崔融等從梁王東征》,作于萬歲通天元年(696),這一年,由于唐朝將帥對邊事處置失宜,契丹孫萬榮、李盡忠發動叛亂,攻陷營州(《舊唐書·北狄傳》)。唐王朝于同年七月以梁王武三思為榆關道安撫大使,赴邊地以備契丹。契丹轄地在今河北、遼寧一帶,在帝都長安之東,因此稱東征。崔著作,指崔融,時任著作佐郎,以掌書記身份隨武三思出征。
陳子昂詩詞解析有名(篇5)
龍種生南岳,孤翠郁亭亭。
峰嶺上崇崒,煙雨下微冥。
夜間鼯鼠叫,晝聒泉壑聲。
春風正淡蕩,白露已清泠。
哀響激金奏,密色滋玉英。
歲寒霜雪苦,含彩獨青青。
豈不厭凝冽?羞比春木榮。
春木有榮歇,此節無凋零。
始愿與金石,終古保堅貞。
不意伶倫子,吹之學鳳鳴。
遂偶云和瑟,張樂奏天庭。
妙曲方千變,《簫韶》亦九成。
信蒙雕斲美,常愿事仙靈。
驅馳翠虬駕,伊郁紫鸞笙。
結交嬴臺女,吟弄《升天行》。
攜手登白日,遠游戲赤城。
低昂玄鶴舞,斷續彩云生。
永隨眾仙去,三山游玉京。
《修竹篇》初唐詩人陳子昂的作品之一。這是一首詠物抒懷之作。詩人巧妙地運用了比興寄托的手法,通過對修竹的品性、功用、及志向的生動描寫和豐富想象,贊頌了堅貞不屈的高潔情操,全詩造境壯美,基調樂觀豪放,語言質樸明快,洋溢著一股爽朗陽剛之氣,大有建安詩人的遺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