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夜夜操_麻豆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日本高清免费不卡视频_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_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在线观看_日本vs黑人hd

我愛古詩詞 > 詩歌大全 > 詩歌鑒賞 >

曹植古詩詞鑒賞

時間: 小龍 詩歌鑒賞

上有愁思婦,悲嘆有余哀。

借問嘆者誰,言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獨棲。

君若清路塵,妾若濁水泥。

浮沉各異勢,會合何時諧?

愿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

君懷良不開,賤妾當何依。

詩人自比“宕子妻”,以思婦被遺棄的不幸遭遇來比喻自己在政治上被排擠的境況,以思婦與丈夫的離異來比喻他和身為皇帝的曹丕之間的生疏“甚于路人”、“殊于胡越”。詩人有感于兄弟之間“浮沉異勢,不相親與”,進一步以“清路塵”與“濁水泥”來比喻二人境況懸殊?!霸笧槲髂巷L,長逝人君懷”,暗吐出思君報國的衷腸;而“君懷良不開,賤妾當何依”,則對曹丕的絕情寡義表示憤慨,流露出無限凄惶之感。全詩處處從思婦的哀怨著筆,句句暗寓詩人的遭際,詩情與寓意渾然無間,意旨含蓄,筆致深婉,確有“情兼雅怨”的特點。

這首詩的起句與結尾都相當精妙。起句既寫實景,又渲染出凄清冷寂的氣氛,籠罩全詩。月照高樓之時,正是相思最切之際,那徘徊徜徉的月光勾起思婦的縷縷哀思——曹植所創造的“明月”、“高樓”、“思婦”這一組意象,被后代詩人反復運用來表達閨怨。詩歌結尾,思婦的思念就象那縷飄逝的輕風,“君懷良不開”,她到哪里去尋找歸宿呢?結尾的這縷輕風與開首的那道月光共同構成了一種幽寂清冷的境界。

開頭兩句用的是托物起興的手法。明月在中國詩歌傳統里,起著觸發懷想相思的作用,比如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月光月夜,會撩起詩人綿綿不盡的思緒,勾起心中思念怪掛懷的人或事。當皎潔的明月照著高樓,清澄的月光如徘徊不止的流水輕輕晃動著,佇立在高樓上登高望遠的思婦,在月光的沐浴下傷嘆著無盡哀愁。曹植接著采用自問自答的形式,牽引出怨婦幽幽地敘述悲苦的身世,這同時也是曹植牽動了對自己崎嶇境遇的感慨。從明月撩動心事到引述內心苦悶,曹植寫得流暢自然,不著痕跡,成為“建安絕唱”。

丈夫外行已經超過十年了,為妻的常常形只影單的一人獨處。夫妻本來像塵和泥那般共同一體,如今丈夫卻像路上的輕塵,自己則成了水中的濁泥。輕塵浮空飛揚,濁泥卻深沉水底,一浮一沉地位迥不相同,什么時候才能重會和好?曹植于此自比“濁水泥”的棄婦,“清路塵”指的是曹丕曹睿。曹丕繼位后不再顧念手足之情,疏遠甚至防范著自己的親弟。曹睿稱王時,曹植多次上表上書自試,終究無法獲得任用。所以曹植用了濁泥和清塵的遠離相互映照,襯托出和兄長侄子形勢兩異的遙遠距離。

曹植盼望著骨肉相諧和好,期盼能在曹丕曹睿身旁效力獻功。所以他說但愿能化作一陣西南風,隨風重投丈夫,也就是兄長侄子的懷抱??墒钦煞虻膽驯羰遣婚_展,曹丕曹睿始終防我疑我,做妻子的我無人可依靠,曹植“戮力上國,流惠下民,建永世之業,流金石之功”的抱負就不能實現。人一般能在外在環境的壓迫困窘而激發出潛在的力量,曹植就是這樣。當他意氣風發、開朗無憂的時候,只能寫些騎馬射箭、山明水秀等沒有深刻內涵的詩文,對后世影響不深。而為人稱道的,是后來落魄時迸發出來的火花。

曹植的詩歌,一般皆以建安為界,分為前后兩個時期。前期的曹植正值年少氣盛之際,以洋溢的才華令人側目外,更因此受盡了父親疼愛。曹操對這個“每見進難問,應聲而對”的兒子,是“特見寵愛”的。于是這個時期的曹植,過的是富貴無憂的公子哥兒的生活,詩歌里也就充滿著少年人的雄心壯志及趾高氣揚的意味,《白馬篇》可作代表。而本來憑著出色的天賦與才華,曹植極有可能繼承其父的霸業,只可惜他“任性而行,不自雕勵,飲酒不節”,終于漸漸使曹操對他喪失信心。相反的,曹植的同父同母的兄長曹丕卻自重自持,雖然才華光芒皆稍遜其弟,但曹操考量“文帝御之以術,矯情自飾,宮人左右并為之說,故遂定為嗣”(《三國志》)。

曹操的逝世,是一代風云的終結,同時也是曹植生命中的轉捩點。曹丕繼位以后,對這個一度曾是王位準繼承者的弟弟十分防備。他不只把曹植分封至京城以外,使他遠離政治權力中心,甚至還設了“監國使者”,以防其弟圖謀不軌,威脅本身的地位。人們耳熟能詳的《七步詩》:“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說的正是曹植在曹丕的脅迫下,所作的一首哀泣骨肉相殘的詩歌。這首詩歌真正的淵源不可考究,流傳的版本亦有不同,出于曹植之手的可能性也很低,可是從這首詩里,還是得以見出曹丕兄弟間相互爭斗猜忌確屬事實。

曹植古詩詞鑒賞【篇2】

高臺多悲風,朝日照北林。

之子在萬里,江湖迥且深。

方舟安可極,離思故難任!

孤雁飛南游,過庭長哀吟。

翹思慕遠人,愿欲托遺音。

形影忽不見,翩翩傷我心。

這是一首懷念遠別親友的詩。雖然作者和這一親友的遠別,或許是有統治者內部矛盾這一特殊原因,但在漢末魏初那個動亂流離的年代,遠別而不能團聚,甚至不能相見,實是普通現象。所以這首詩很容易引起共鳴,富有典型性與現實性。

這首詩開頭“高臺多悲風,朝日照北林”實屬景語,并無影射比喻之意。而“高臺多悲風”亦屬秋景。登高是因為要眺望遠處,所以是思念遠方的人;而時值秋令,亭臺越高那么風自然就會越凄厲,登亭臺的人于是就因為風急而越感受到心情的沉重悲哀。這一句簡括凝煉,開后人無數法門。直是把此一句衍化為五十六字的長詩。所以曹植這五字能成為名句的原因,正因為這雖然作為景語,其實是寓意深情。

接下來的第二句“朝日照北林”,本來也是屬于景語,但是卻化用《詩·秦風·晨風》之首章。故作者《種葛篇》寫思婦有“徘徊步北林”之句,而這篇以“朝日照北林”起興。古人以夫婦與兄弟關系相互為喻,都是起始于《詩三百篇》,在曹植詩集中也屢見不鮮。

由于上句點出北林,正隱含《詩》中下文“未見君子,憂心欽欽”之意,所以作者緊接著寫到“之子在萬里”了。意思是自己所思念的人是遠在萬里之外,而下面“江湖迥且深”一句更是寓意深遠,情韻不匱。因為江湖阻隔彼此的消息是一層;而“之子”卻經過這樣遙遠而艱難的路程走向萬里之外,其身心所受的摧傷折磨可想而知,又是一層;況且其身既然在遠方,以后回來不是件容易事,為對方設身處地著想,自然更深了一層。

下面的“方舟安可極,離思故難任!”二句又緊承“江湖”句而言。把“離思”寫得十分沉重壓抑,可見其中有多少愁苦優怨之情。這雖只就自己一面說,實際上也體現出所思之人同樣是不勝其愁苦憂怨了。

下句“孤雁飛南游”,表面上是寫實,即作者在登高望遠之際看到孤雁南飛,實則蘊涵著好幾層意思。以前古人用“雁行”比喻兄弟,曹彪封吳,無異流放,和孤雁南游很像;又因為自己也像孤雁一樣,故“過庭”而“長哀吟”?!斑^庭”雖用《論語·季氏篇》“鯉趨而過庭”的字面,實借喻自己的入朝。

最后的四句“翹思慕遠人,愿欲托遺音。形影忽不見,翩翩傷我心”。李善注:“翹,懸也。”“翹思”,等于說“懸念”;“慕”,有念念不忘之意。不但見孤雁而思遠人,并且把希望寄托于雁,問它是否愿為自己捎個信兒去。但雁飛甚速,形影倏忽間便不見了,這就更使作者黯然神傷了?!棒骠妗保稳蔌B疾飛之貌。連孤雁都翩然而逝,說明自己怨懷無托,結語似意猶未盡而已令人不忍卒讀,是真正寫情的高手。

此詩用筆似淺直而意實深曲,前六句以賦體為主,卻似比興;后六句以比興為主,反而趨近賦體。這說明作者深得《詩三百篇》之三昧,而做出用五言新體裁,所以是從建安以來的詩人作品當中的絕唱。

舊說大都以此詩為作者懷念其弟曹彪之作,較可信。近人古直《曹子建詩箋定本》系于公元223年(魏文帝黃初四年)。這一年曹植自鄄城王徙封雍丘王,曾入朝。古直以為此詩即入朝時所作。而黃節《曹子建詩注》則謂當作于徙封雍丘之前,兩家之說先后相去不及一年。當時曹彪封吳王,都廣陵(今江蘇揚州),古直注云:“魏地東盡廣陵。吳當為廣陵。廣陵,(西漢)吳王濞都也。”廣陵是魏王朝當時東南邊界,隔江與東吳相對,距魏都最遠,故詩中有“之子在萬里”之句。

這首詩開頭兩句實屬景語,并無影射比喻之意。自李善《文選注》引《新語》:“高臺喻京師,悲風言教令。朝日喻君之明,照北林言狹,比喻小人?!毕挛挠衷疲骸敖餍∪烁舯??!焙笕四硕鄰钠湔f。這就把兩句摹繪秋日景色的名句給牽強比附得全無詩意。此詩下文既有“孤雁飛南游”之句,自當作于秋天,則首句“高臺多悲風”亦屬秋景。登高所以望遠,所以思遠人也;而時值秋令,臺愈高則風自然愈凄厲,登臺之人乃因風急而愈感心情之沉重悲哀。說風悲正寫人之憂傷無盡。這一句簡括凝煉,開后人無數法門。如大謝句云:“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笔腔痪錇閮删?又如老杜之《登高》七律(“風急天高猿嘯哀”一首),直是把此一句衍化為五十六字的長詩。故曹植此五字之所以為名句,正以其雖作景語,實寓深情也。次句“朝日照北林”,固亦屬景語,卻化用《詩·秦風·晨風》之首章?!对姟吩疲骸傍儽顺匡L,郁彼北林;未見君子,憂心欽欽。”“北林者,乃女子思其夫之地。故作者《種葛篇》寫思婦有“徘徊步北林”之句,而此篇亦以“朝日照北林”起興。古人以夫婦與兄弟關系相互為喻,蓋始于《詩三百篇》,即曹植詩集中也屢見不鮮。此處點出北林,正隱含《詩》中下文“未見君子,憂心欽欽”之意,所以作者緊接著寫到“之子在萬里”了。夫自己所思之人既遠在萬里之外,而下面“江湖迥且深”一句更是寓意深遠,情韻不匱。蓋江湖阻隔彼此之消息是一層;而“之子”卻經過這樣遙遠而艱難的路程走向萬里之外,其身心所受之摧傷折磨可想而知,又是一層;況其身既遠,他日歸來更非易事,為對方設身處地著想,自然更深了一層。只寫道路隔闊,已訴不盡離愁別恨,則不必節外生枝,再添上一個局外的“小人”。故李善注文不確?!胺街邸倍溆志o承“江湖”句而言。“方舟”,二舟相并,古時為大夫所乘用;“極”,至。江湖深迥,舟不能及,故“離思難任”,“任”者,負荷也。把“離思”寫得十分沉重壓抑,可見其中有多少愁苦優怨之情。這雖只就自己一面說,實際上也體現出所思之人同樣是不勝其愁苦憂怨了。

以上六句為第一段;自“孤雁”句以下六句為第二段?!肮卵泔w南游”,表面上是寫實,即作者在登高望遠之際看到孤雁南飛,實則蘊涵著好幾層意思。蓋古人以“雁行”喻兄弟,曹彪封吳,無異流放,已似孤雁南游;今自己亦如孤雁,故“過庭”而“長哀吟”?!斑^庭”雖用《論語·季氏篇》“鯉趨而過庭”的字面,實借喻自己的入朝。但詩句仍作實寫,故見孤雁哀鳴而自己“翹思慕遠人。李善注:“翹,懸也?!薄奥N思”,等于說“懸念”;“慕”,有念念不忘之意。不但見孤雁而思遠人,并且把希望寄托于雁,問它是否愿為自己捎個信兒去。但雁飛甚速,形影倏忽間便不見了,這就更使作者黯然神傷了?!棒骠妗保稳蔌B疾飛之貌。連孤雁都翩然而逝,說明自己怨懷無托,結語似意猶未盡而已令人不忍卒讀,是真正寫情的高手。

此詩用筆似淺直而意實深曲,前六句以賦體為主,卻似比興(也難怪前人用比附之意去勉強解釋);后六句以比興為主,反近于賦體。這說明作者深得《詩三百篇》之三昧,而出以五言新體,故為建安以來詩人中之絕唱。

曹植古詩詞鑒賞【篇3】

其一

步登北邙阪,遙望洛陽山。

洛陽何寂寞,宮室盡燒焚。

垣墻皆頓擗,荊棘上參天。

不見舊耆老,但睹新少年。

側足無行徑,荒疇不復田。

游子久不歸,不識陌與阡。

中野何蕭條,千里無人煙。

念我平常居,氣結不能言。

其二

清時難屢得,嘉會不可常。

天地無終極,人命若朝霜。

愿得展嬿婉,我友之朔方。

親昵并集送,置酒此河陽。

中饋豈獨薄?賓飲不盡觴。

愛至望苦深,豈不愧中腸?

山川阻且遠,別促會日長。

愿為比翼鳥,施翮起高翔。

《送應氏二首》是三國時期文學家曹植的組詩作品。這兩首詩是曹植于建安十六年(211)隨曹操西征馬超,路過洛陽時送別應瑒、應璩兄弟所作。第一首,寫洛陽遭董卓之亂以后的荒涼景象,第二首寫朋友分離時的不舍。全詩語言質樸,無過分的鋪采文藻,然其真實的感受和感情溢于言表。

曹植古詩詞鑒賞【篇4】

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

利劍不在掌,結友何須多?

不見籬間雀,見鷂自投羅。

羅家得雀喜,少年見雀悲。

拔劍捎羅網,黃雀得飛飛。

飛飛摩蒼天,來下謝少年。

全詩可分兩段。前四句為一段?!案邩涠啾L,海水揚其波”兩句以比興發端,出語驚人?!兑住吩唬骸皳先f物者莫疾乎風?!?《說卦》)諺曰:“樹大招風。”則高樹之風,其摧折破壞之力可想而知。“風”前又著一“悲”字,更加強了這自然景觀所具的主觀感情色彩。大海無邊,波濤山立,風吹浪涌,楫摧檣傾,它和首句所描繪的惡劣的自然環境,實際是現實政治氣侯的象征,曲折地反映了宦海的險惡風濤和政治上的挫折所引起的作者內心的悲憤與憂懼。正是在這樣一種政治環境里,在這樣一種心情支配下,作者痛定思痛,在百轉千回之后,滿懷悲憤喊出了“利劍不在掌,結交何須多”這一自身痛苦經歷所得出的結論。沒有權勢便不必交友,這真是石破天驚之論!無論從傳統的觀念,無論從一般人的生活實際,都不能得出這樣的結論來。儒家一向強調“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學而》)強調“四海之內皆兄弟”(《論語·顏淵》)。從《詩經·伐木》的“嚶其鳴矣,求其友聲”到今天民間流傳的“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都是強調朋友越多越好。然而,正是由于它的不合常情常理,反而有了更加強烈的震撼力量,更加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內心的悲憤。從曹集中《贈徐干》“親交義在敦”、《贈丁儀》“親交義不薄”、《送應氏》“念我平生親”、《箜篌引》“親友從我游”等等詩句來看,作者是一個喜交游、重友情的人。這樣一個風流倜儻的翩翩佳公子,如今卻大聲呼喊出與自己本性完全格格不入的話來,不但用以自警,而且用以告誡世人,則其內心的悲苦激烈、創巨痛深,正是不言可知。

“不見籬間雀”以下為全詩第二段。無權無勢就不必交友,這當然不是作者內心的真實思想,而是在特殊情況下所發出的悲憤至極的牢騷。這個觀點既無法被讀者接受,作者也無法引經據典加以論證。因此他采用寓言手法,用“不見”二字引出了持劍少年救雀的故事。這個故事從表面看,是從反面來論證“利劍不在掌,結友何須多”這一不易為人接受的觀點,而實際上卻是緊承上段,進一步抒寫自己內心的悲憤情緒。

黃雀是溫馴的小鳥,加上“籬間”二字,更可見其并無沖天之志,不過在籬間嬉戲度日而已。然而就是這樣一只于人于物都無所害的小鳥,竟也不能見容于世人,設下羅網,放出鷂鷹,必欲驅捕逐得而后快。為羅驅雀的鷂鷹何其兇惡,見鷂投羅的黃雀何其可憐,見雀而喜的羅家何其卑劣。作者雖無一字褒貶,而感情已深融于敘事之中。作者對掌權者的痛恨,對無辜被害的弱小者的同情,均不難于詞句外得之。

作者又進而想象有一手仗利劍的少年,抉開羅網,放走黃雀。黃雀死里逃生,直飛云霄,卻又從天空俯沖而下,繞少年盤旋飛鳴,感謝其救命之恩。顯然,“拔劍捎羅網”的英俊少年實際是作者想象之中自我形象的化身;黃雀“飛飛摩蒼天”所表現的輕快、愉悅,實際是作者在想象中解救了朋友急難之后所感到的輕快和愉悅。誠然,這只是作者的幻想而已。在現實中無能為力,只好在幻想的虛境中求得心靈的解脫,其情亦可悲矣。然而,在這虛幻的想象中,也潛藏著作者對布羅網者的憤怒和反抗。

曹植詩歌的特點,鐘嶸《詩品》的“骨氣奇高,辭采華茂”八個字最為確評,也最常為人引用。但就這首《野田黃雀行》而言,“骨氣”(思想內容)確實是高的,而辭采卻說不上“華茂”。從總體上看,這首詩更具有漢樂府民歌的質樸風味。首先,拔劍捎網、黃雀謝恩這一情節,就明顯受漢樂府民歌中許多帶寓言色彩的作品的影響。西漢《鐃歌》十八曲中《艾如張》一曲有“山出黃雀亦有羅,雀已高飛奈雀何”之句,對此篇構思的啟發,更是顯然。其次,此詩的詞句也多質樸無華?!傲_家得雀喜,少年見雀悲”這種句式完全是純粹的口語,“黃雀得飛飛,飛飛摩蒼天”二句中的疊字及頂真修辭手法也都是樂府民歌中常見的。這些樸實的詞句和詩歌所要表現的內容正相適應,如果有意雕琢,其感人的力量也許倒反而會減退了。于此可見曹植這個才高八斗的作家向民歌學習所取得的成就。

此詩選自《曹植集》卷六。史載,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借故殺了曹植親信楊修,次年曹丕繼位,又殺了曹植知友丁氏兄弟。曹植身處動輒得咎的逆境,無力救助友人,深感憤忿,內心十分痛苦,只能寫詩寄意。他苦于手中無權柄,故而在詩中塑造了一位“拔劍捎羅網”、拯救無辜者的少年俠士,借以表達自己的心曲。

曹植古詩詞鑒賞【篇5】

上有愁思婦,悲嘆有余哀。

借問嘆者誰?言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獨棲。

君若清路塵,妾若濁水泥。

浮沉各異勢,會合何時諧?

愿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

君懷良不開,賤妾當何依?

詩人自比“宕子妻”,以思婦被遺棄的不幸遭遇來比喻自己在政治上被排擠的境況,以思婦與丈夫的離異來比喻他和身為皇帝的曹丕之間的生疏“甚于路人”、“殊于胡越”。詩人有感于兄弟之間“浮沉異勢,不相親與”,進一步以“清路塵”與“濁水泥”來比喻二人境況懸殊?!霸笧槲髂巷L,長逝人君懷”,暗吐出思君報國的衷腸;而“君懷良不開,賤妾當何依”,則對曹丕的絕情寡義表示憤慨,流露出無限凄惶之感。全詩處處從思婦的哀怨著筆,句句暗寓詩人的遭際,詩情與寓意渾然無間,意旨含蓄,筆致深婉,確有“情兼雅怨”的特點。

這首詩的起句既寫實景,又渲染出凄清冷寂的氣氛,籠罩全詩。“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運用了“興”的手法帶出女主角的背景:明月高照,思婦獨倚高樓,對影自憐,思念遠方的夫君。月照高樓之時,正是相思最切之際,那徘徊徜徉的月光勾起思婦的縷縷哀思——曹植所創造的“明月”、“高樓”、“思婦”這一組意象,被后代詩人反復運用來表達閨怨。明月在中國詩歌傳統里,起著觸發懷想相思的作用,比如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月光月夜,會撩起詩人綿綿不盡的思緒,勾起心中思念怪掛懷的人或事。

次兩句“上有愁思婦,悲嘆有余哀”運用了“賦”的表達方法,承接上兩句直接點出該詩的主角——愁思婦的情懷——悲嘆和哀傷。當皎潔的明月照著高樓,清澄的月光如徘徊不止的流水輕輕晃動著,佇立在高樓上登高望遠的思婦,在月光的沐浴下傷嘆著無盡哀愁。因為思念良人而不得見,甚至音訊亦不能通。這是典型的白描手法,即“賦”的表達方法。

第五、六句“借問嘆者誰,言是客子妻”也是以“賦”的方法來表達的,但是以問答的方式來達到“賦”的表達效果的:“請問樓上唉聲嘆氣的是誰?回答說是異地客旅者的妻子?!敝苯亓水敚纱嗬?,明白如話。曹植接著采用自問自答的形式,牽引出怨婦幽幽地敘述悲苦的身世,這同時也是曹植牽動了對自己崎嶇境遇的感慨。從明月撩動心事到引述內心苦悶,曹植寫得流暢自然,不著痕跡,成為“建安絕唱”。

第七、八句“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獨棲”承接上文,繼續以“賦”的手法表達。思婦訴說她的孤獨和寂寞:“夫君已遠行在外超過十年了,我只好孤清地獨自棲居。”透過思婦的訴說進一步描述思婦的哀嘆,非常直接。

第九、十句“君若清路塵,妾若濁水泥”運用了“比”的手法進一步表達思婦的哀怨情懷。將夫君比喻為路中的清塵,將自己比喻為污濁的水和泥,喻意兩人相差太遠,難以融合在一起,也比喻夫君高高在上,對己不屑一顧,自己卑微在下,不能攀附,非常悲哀。曹植于此自比“濁水泥”的棄婦,“清路塵”指的是曹丕曹睿。曹丕繼位后不再顧念手足之情,疏遠甚至防范著自己的親弟。曹睿稱王時,曹植多次上表上書自試,終究無法獲得任用。所以曹植用了濁泥和清塵的遠離相互映照,襯托出和兄長侄子形勢兩異的遙遠距離。

第十一、十二句“浮沉各異勢,會合何時諧”承接上文,同時以“比”和“賦”的手法表達思婦的哀怨情懷。清塵是浮的,水泥是沉的,浮沉所處的位置是不同的,因而和合在一起的機會是渺茫的。浮沉是比喻,點描出不能諧和的悲哀。

第十三、十四句“愿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是運用了“比”的手法表達思婦的心志。思婦見棄,不單不以怨報之,反而愿意犧牲自己:“可以的話,我愿意化作西南風,在人間消失而進入夫君的懷抱中!”思婦對夫君何等的忠誠和忠貞!為了得見夫君,不惜將自己比喻為西南風,化入君懷!曹植盼望著骨肉相諧和好,期盼能在曹丕曹睿身旁效力獻功。所以他說但愿能化作一陣西南風,隨風重投丈夫,也就是兄長侄子的懷抱。

第十五、十六句“君懷良不開,賤妾當何依”運用了“賦”的方法表達思婦被冷待的遭遇和情懷,思婦的思念就象那縷飄逝的輕風,結尾的這縷輕風與開首的那道月光共同構成了一種幽寂清冷的境界。思婦很了解夫君的性情,超過十年了,音訊全無,“夫君的胸懷早已不向我開放了,我還有什么可依靠的呢?”哀怨之情,直透長空。這兩句的表達非常直接,正是“賦”的典型手法。曹丕曹睿始終防備懷疑曹植,曹植“戮力上國,流惠下民,建永世之業,流金石之功”的抱負就不能實現。

該詩通篇表面上描寫思婦訴說被夫君遺棄的哀怨情懷,實際上暗喻自己被長兄疏遠排斥的苦悶和郁抑,這是另一種意義上運用了“比”的表達方法,這是詩人更深層的自況自喻。

“愿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是三國魏曹植《七哀詩》里的名句,這是堅決而執著的持守誓言。獨守十年,沒有沉淪和頹廢,思婦依舊祈愿自己化作長風,隨風而去,與君相依,這是思婦此生唯一的期待。子建也是如此。他在認清無常荒誕的命運之后,并沒有放棄初衷,而是“長懷永慕,憂心如酲”(《應詔》)。

曹植以棄婦自比是其后期詩歌的特色之一。除了這首,其他如《浮萍篇》、《雜詩》等詩里皆有怨婦形象的運用。曹植這首里的棄婦,就是用作象喻的。曹植具有致君為國的理想,不僅是曹植個人的志向,同時也是當時整個時代的風氣反映??墒潜е删凸γ谂蔚某甲?,如果不能獲得君主的賞識任用,那便全無施展才能抱負之機,沒有辦法實現自我的價值。這樣的君臣關系,就彷佛那個時代全心托靠男性的女子,一朝被夫君離棄,那就是沒了依傍的怨婦,失去生存的價值以及生命的重心。

曹操逝世后,曹丕繼位,對曹植十分防備。曹植滿腔抱負無處施展,而手足胞兄對他處處防范,令曹植心灰意懶。曹植自知功名無望,于是將滿腔哀怨寄托在和他具備相同情感的怨婦的愁苦里。

55758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婷婷 | 免费视频97碰碰碰在线观看 |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色播基地 | www香蕉视频 | 天天操天天操天天干 | 久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亚洲午夜 | 日本久久高清视频 | 99热这里有免费国内精品 | 成年女人免费v片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蜜桃i | 免费在线看a| 日韩精品 |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在线v日本 | 成人日韩视频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在线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观看 | 日本色婷婷 |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 日日操美女 | 国产日韩第一页 |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 | 亚洲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另类精品 | 蜜臀AV在线观看 | 激情综合婷婷久久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亚洲v日本v欧美v综合v | 成年免费视频 | 色男人的天堂久久综合 | 国产免费观看视频 | 久久综合网址 | 色综合色综合色综合 | 亚洲 欧美 自拍偷拍 | 日韩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 亚洲高清成人欧美动作片 | 女人被男人狂躁下面在线观看 | 新封神榜杨戬电影免费动画在线观看国语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视青草 | 九九九久久国产免费 | 成人片免费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