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夜夜操_麻豆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日本高清免费不卡视频_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_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在线观看_日本vs黑人hd

我愛古詩詞 > 詩歌大全 > 詩歌鑒賞 >

曹植詩歌賞析

時間: 小龍 詩歌鑒賞

褰裳起從之,果得心所親。

挽裳對我泣,太息前自陳。

本是朔方士,今為吳越民。

行行將復行,去去適西秦。

翻譯/譯文

譯文

門前有客人從遠方萬里而來,問我是哪里人。我提起衣服去尋訪,果然找見了自己心中所喜悅的友人。他見到我很激動,挽著衣衫對我哭泣。嘆息之后他便對我陳述起自己的經歷。他本來自朔方,但從北邊遷徙到了南方吳越,今天已是吳越之人了。但這遷徙的日子還沒有結束,他還在不斷遷徙,這次是要遷去西邊的秦國了。如此頻繁的遷徙,究竟哪里才是自己的定所呢?

注釋

①褰(qiān)裳:提起衣服。

②心所親:心中所喜悅的友人。

③太息:同“嘆息”。

④朔方:漢郡名稱。在今內蒙古及寧夏一帶。

⑤適:到。

曹植詩歌賞析精選篇2

天地無窮極,陰陽轉相因。

人居一世間,忽若風吹塵。

愿得展功勤,輸力于明君。

懷此王佐才,慷慨獨不群。

鱗介尊神龍,走獸宗麒麟。

蟲獸猶知德,何況于士人。

孔氏刪詩書,王業粲已分。

騁我徑寸翰,流藻垂華芬。

翻譯/譯文

譯文

天地永恒存在沒有終極,寒暑陰陽相互更迭。人生在人世間,生命極其短促,就好比風吹起塵土。愿能發揮自己的才能,盡力為賢明的君主效力。懷著這樣為帝王輔助的才能,卓越不凡,不同流俗。鱗介以神龍為尊,走獸以麒麟為宗,自己猶如神龍和麒麟一樣,十分杰出。孔子刪定《詩》、《書》后,王者的事業已經很分明。我用自己的文藻馳騁,以文章垂范后世,千古留名。

注釋

①天地無窮極:指天地永恒存在,沒有終極的時候。

②陰陽轉相因:寒暑陰陽相互更迭。

③忽若風吹塵:這里指人生短促,好像風吹起塵土。

④展:舒展,發揮。

⑤輸力:盡力。

⑥王佐才:足夠輔佐帝王的才能。

⑦慷慨獨不群:指卓越不凡,不同流俗。

⑧鱗介:指長有鱗甲的魚和蟲。這兩句是以龍和麒麟的不凡,來比喻人的杰出。

⑨粲(càn):鮮明。

⑩騁:發揮才能。徑寸翰:形容大手筆。

曹植詩歌賞析精選篇3

黃初四年五月,白馬王、任城王與余俱朝京師、會節氣。到洛陽,任城王薨。至七月,與白馬王還國。后有司以二王歸藩,道路宜異宿止,意毒恨之。蓋以大別在數日,是用自剖,與王辭焉,憤而成篇。

謁帝承明廬,逝將歸舊疆。清晨發皇邑,日夕過首陽。伊洛廣且深,欲濟川無梁。泛舟越洪濤,怨彼東路長。顧瞻戀城闕,引領情內傷。

太谷何寥廓,山樹郁蒼蒼。霖雨泥我涂,流潦浩縱橫。中逵絕無軌,改轍登高崗。修坂造云日,我馬玄以黃。

玄黃猶能進,我思郁以紆。郁紆將何念,親愛在離居。本圖相與偕,中更不克俱。鴟梟鳴衡軛,豺狼當路衢。蒼蠅間白黑,讒巧令親疏。欲還絕無蹊,攬轡止踟躕。(衡軛 通:衡扼)

踟躕亦何留?相思無終極。秋風發微涼,寒蟬鳴我側。原野何蕭條,白日忽西匿。歸鳥赴喬林,翩翩厲羽翼。孤獸走索群,銜草不遑食。感物傷我懷,撫心長太息。

太息將何為,天命與我違。奈何念同生,一往形不歸。孤魂翔故域,靈柩寄京師。存者忽復過,亡歿身自衰。人生處一世,去若朝露晞。年在桑榆間,影響不能追。自顧非金石,咄唶令心悲。

心悲動我神,棄置莫復陳。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恩愛茍不虧,在遠分日親。何必同衾幬,然后展慇懃。憂思成疾疢,無乃兒女仁。倉卒骨肉情,能不懷苦辛?

苦辛何慮思,天命信可疑。虛無求列仙,松子久吾欺。變故在斯須,百年誰能持?離別永無會,執手將何時?王其愛玉體,俱享黃髪期。收淚即長路,援筆從此辭。

《贈白馬王彪》一詩共分七章,表現了曹植恐怖、悲傷、痛恨和憤怒相互交織的復雜感情,深刻地揭發了統治階級內部的尖銳矛盾。

第一章共十句,寫這次“會節氣”結束之后啟程返回封地的經過和心情。詩人在“承明廬”朝見了魏文帝曹丕之后,將要返回自己的封地鄄城。按曹植于黃初二年(221年)改封鄄城侯,次年立為鄄城王。清晨從京都洛陽出發,傍晚經過了首陽山。這前四句都是過程的介紹。接著“伊洛廣且深,欲濟川無梁”則寓有深意。說伊水、洛水既寬廣又幽深,已經感到路途艱難。“欲濟川無梁”竟然說過河無橋,更表明是難以克服的因難。作者瞻望前途,寸步難行。只好從水路“泛舟”,卻又遇見“洪濤”,因而“怨彼東路長”:東歸鄄城還有好長一段路呢!這個“怨”字,不止怨路,實際還包括怨人,怨曹丕和他的爪牙。“顧瞻戀城闕,引領情內傷”是在旅途的困苦之中回頭再朝京城看了一眼,內心不是懷念曹丕,更不是留戀“會節氣”的活動,而是想到了曹彰在洛陽暴死得不明不白,引起作者的極大悲憤,甚至恐怖,所以在伸著脖子遙望城闕時心情也是悲傷的。

第二章共八句,寫歸途中的困苦。詩人經過寥廓的太谷關,山上的樹木郁郁蒼蒼。接上章可知詩人棄舟登岸,走入山谷。不巧“霖雨泥我途,流潦浩縱橫”,連降大雨,道路泥濘不堪,積水縱橫流淌,行路和“泛舟”同樣困難。這里路途難行,也隱喻處境危險。下文“中途絕無軌”和上文“欲濟川無梁”一樣,還是無路可走,這里可以體會出曹植身受的痛苦和威脅多么深重。水上有洪濤,山谷遇大雨,只好改道登上山坡,然而長長的斜坡直入云天,前面的路程遼遠而又高峻。恰在此時馬又得了玄黃的病。困難加劇,矛盾激化,東行歸藩的路途竟然如此充滿險阻,有如唐詩人李白《行路難三首》說的那樣:“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隱約說明了曹植人生的道路多么坎坷不平。

第三章共十二句,開始直接抒發內心的悲憤,進入詩的核心部分。在這進退兩難之際,作者還得騎著病馬前進,說明當時詩人已失去自由,只能返回封地,沒有其他選擇。因此“我思郁以紆”,心中愁悶郁結。接著提出自己和親密的弟弟曹彪不得團聚的問題:“親愛在離居。”這點明了寫這首詩的直接原因。途中派有監國使者灌均,灌均使他們弟兄“離居”。灌均其人,過去就曾經“奏植酒醉悖慢,劫脅使者”(《三國志》曹植本傳)。如今曹植想在途中同曹彪互敘兄弟情誼,灌均竟然不準,因此曹植對他恨之人骨。把他比做鴟梟、豺狼、蒼蠅。他們竊據要津,混淆黑白,搬弄是非,挑撥離間,進讒言,說壞話,使得親人之間都疏遠了。這里當然有難言之隱和違心之論。由于當時的惡劣的政治環境和君臣名份的限制,詩人不能也不敢明目張膽地表露對曹丕的不滿,而只能把滿腔怒火燒向使他們“親愛在離居”的監國使者灌均之流。詩人表面還要回護一下曹丕,好像曹丕對他們本來很好,是“讒巧令親疏”的。“中更不克俱”是說中途才改變主意不讓他們弟兄同行的,似乎說曹丕本來是沒有明確讓他們分路而行的。曹植的這種用心是清清楚楚的,也是可以理解的。詩人受到這幫勢利小人的脅迫,心情沮喪憤慨,一時想要重回京城,但“欲還絕無蹊”,沒有退路,只能拉起繩在那里徘徊猶豫。

第四章十二句,詩人于路上觸景生情,感物傷懷。曹植在路上徘徊,前途茫茫,自己不禁發問:但在這里又有什么可以留戀的呢?原來相思之情是無窮無盡的。“相思”指弟兄之間的關懷,也就是指他對曹彰的悼念和對曹彪的思念。在陷入相思的苦痛之中,又面對著秋風、寒蟬、蕭條的原野和西匿的白日。秋風沒有溫暖,寒蟬發出哀鳴,一派肅殺凄清景色。此外“歸鳥赴喬林,翩翩厲羽翼;孤獸走索群,銜草不遑食”,更引起詩人的無限傷感。歸鳥有林可赴,孤獸有群可歸,鳥獸尚且各自尋求歸宿,然而曹植本人卻無路可走,無家可歸,從而產生人不如物的感觸,這就是“感物傷我懷”。最后只能“撫心長太息”,拍著胸脯長嘆罷了,現實生活,沒有前途和希望。

第五章共十四句,表現了曹植對曹彰暴死的哀悼和對人生的感慨。這章接觸到寫這首詩的根本原因。作者深知,嘆息沒有什么用。好像上天安排的命運故意和他作對。這種念頭是由曹彰暴死引起的。根本不會料想到一母所生的兄弟,一道來到洛陽就突然死去了,落得“孤魂翔故域,靈柩寄京師”,曹彰如果死而有知,也會感到孤獨寂寞的。其實這是作者當時的心境。曹彰之死,使曹植感到前途未卜,命運難料,不免產生兔死狐悲的頹喪情緒。曹彰突然間就死去,活著的人身體也漸漸衰弱下來。人生一世,只不過像早晨的露水那樣,太陽出來一照就干了。而且進入晚年,時光流逝更快得驚人。詩人又自知不如金石長壽,只能嘆息悲傷。曹植寫作此詩時年齡不過32歲,正在有為的壯年,然而居然認為“年在桑榆間”,到了人生的暮年,這種反常的心理,是他對個人命運難以把握的反映。“人生如朝露”或“人命若朝霜”(曹植《送應氏二首》),為漢代末年士大夫中較為流行的思想。《古詩十九首·驅車上東門》就有“浩浩陰陽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壽無金石固”的詩句,但較之曹植的憂憤深廣就顯得膚淺得多了。

第六章共十二句,詩人以豪言壯語和曹彪互相慰勉。上一章詩表現的是由曹彰之死引起的悲憤,感人肺腑,催人落淚。然而一味沉湎于憂傷之中,于身無益,于事無補。曹植清醒地知道“心悲動我神”,因而毅然“棄置莫復陳”,不能陷入憂傷的深淵而不能自拔。詩人抖擻精神振作起來,用“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的豪言壯語和曹彪共勉。唐代詩人王勃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名句(《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是受了曹植的啟發。情緒的由低沉而變得昂揚,使詩的情調也變得開朗豪邁了。下面“恩愛茍不虧,在遠分日親。何必同衾幬,然后展殷勤。憂思成疾疢,無乃兒女仁”是對曹彪的開導。告訴他:弟兄之間的情誼如果沒有減弱,離得遠了情份反倒會日益親密。不一定要像后漢姜肱那樣,和弟弟常常共被而眠才算表示深情。言外之意是說對這次途中沒得同行不要介意。如果因此而得病,那就是失掉了大丈夫的氣概而沉溺于兒女之情了。和上文所引的王勃詩中的“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是一個意思。話是這樣說,但詩人還是不能從沉重的憂憤之中完全解脫出來,因此末二句“倉卒骨肉情,能不懷苦辛?”情緒又急轉直下,曹彰的暴死以及由此產生的兄弟殘殺的恐怖陰影是永遠不能忘懷和消除的。

最后的第七章共十二句,在贈詩惜別的情意之中,表示了詩人對天命的懷疑和對神仙的否定。作者后半生形同囚禁,動輒得咎,生活沒有樂趣,前途沒有希望。經過這次“會節氣”和歸國途中受到的刁難,使他對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和弟兄骨肉之間的權力之爭的殘酷性,有了深刻的認識。以前還認為命運不好,“天命與我違”;如今知道“天命信可疑”了。似乎意識到,他的遭遇,不是上天意志的安排,而是人世斗爭的產物。至于神仙,更是騙人已久了。漢末建安時期,求仙之風很盛行,曹操的詩有一半是描寫神仙世界的。曹植也有不少游仙題材的詩。略早于建安產生的《古詩十九首·驅車上東門》里也有“服食求神仙,多為藥所誤”的抒寫。曹植對神仙的虛無有所認識,不能不說是一種覺悟。曹植感到“變故在斯須”,頃刻之間就會發生曹彰暴死的慘劇。那么,人生百年,誰能把握不了,曹丕隨時都可能加害于他,所以他說“離別永無會,執手將何時”,不然,和年青的兄弟分手是不會有訣別之感的。在這作者看來是生離死別的時刻,只能祝愿對方保重身體,并且互相祝福而已。詩人與白馬王曹彪最后灑淚而別。

《贈白馬王彪》一詩,直接反映的是曹植對曹丕手下的鷹犬爪牙的仇恨和憤慨,實際是對其兄曹丕對他們弟兄殘酷迫害的抗議。

這首詩是繼屈原《離騷》之后,中國文學史上又一首長篇抒情詩。詩的正文共80句,400字,篇幅之長,結構之巧,感情之深都是在古典文學作品中罕見的。全詩氣魄宏偉,結構嚴謹。曹彰之死有如一個陰影籠罩全篇,由此構成的悲劇氣氛,在序文和一、五、六、七各章里都反覆渲染,突出了這一事件的嚴重后果。中間“欲濟川無梁”,“中途絕無軌”,“欲還絕無蹊”的“三無”,把作者走投無路,進退失據,悲憤交加的境遇和心情聯結起來,并使文氣貫通,前后勾連,全詩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全詩結構的渾然一體,和各章之間運用轆轤體有密切的關系。轆轤體即修辭學里的“頂真格”,它要求行文在段與段或句與句之間用相同的字句相互銜接。古代《詩經》中的《大雅·文王》和《大雅·既醉》兩篇;樂府詩《平陵東》、《西洲曲》都運用了這種形式。《贈白馬王彪》除第一章和第二章沒有使用轆轤體(《古詩源》把第一章和第二章視為一章)之外,其余各章都用了。如第二章的末句是“我馬玄以黃”,第三章的首句就是“玄黃猶能進”;第三章的末句是“攬轡止踟躕”,第四章的首句就是“踟躕亦何留”,下皆仿此。這種手法能夠使結構緊湊、段落分明而又便于人們記憶和傳誦。

此詩抒情的方式也時有變化,有時直抒胸臆,有時卻把抒情和敘事、寫景結合起來。“伊洛廣且深,欲濟川無梁”,“霖雨泥我途,流潦浩縱橫”,看起來是敘事,實際是抒情。第四章借景抒情,情景相生,發人深思,耐人尋味。詩中的寒蟬、歸鳥、孤獸都是詩人自身的寫照。冷落空曠的秋季原野,也是當時詩人所處的政治環境的形象再現。

另外,恰當的比喻也是此詩的特色之一。作者把監國使者比之為“鴟梟”、“豺狼”和“蒼蠅”,惟妙惟肖,入木三分。這些比喻不僅可以收到強烈的藝術效果,而且免于授人以柄。

曹植一生以曹丕稱帝為界分為前后兩期。這是曹植后期創作的代表作,寫于黃初四年(223年)七月。當年,曹植和他的同母之兄任城王曹彰,以及異母之弟白馬王曹彪一道來京師洛陽參加“會節氣”的活動。于此期間,“武藝壯猛,有將領之氣”(《三國志·任城威王彰傳》)的曹彰突然暴死。據《世說新語·尤悔》篇記載,曹彰是被曹丕一手毒害的。會節氣過后,諸侯王返回各自的封地。弟兄三人一塊來的,如今回去的卻剩下兩個人,曹植心里已經非常難過;更沒想到朝廷還派了一名監國使者叫灌均的人,沿途監視諸王歸藩,并規定諸侯王在路上要分開走,限制他們互相接觸,這樣就使得曹植越發難堪和憤怒。面對曹丕這樣的陰險無情的手段,曹植百感交集,怒火中燒,于是寫出這首傳誦千古的名詩《贈白馬王彪》。

梁代蕭統將此詩收入《文選》,唐人李善為之注,在詩前增有一《序》。李善注稱:“集曰于圈城(當即鄄城)作。”可知曹植的文集的詩題是《于圈城作》;今題,當為后人據《序》所改。另據《三國志·武文世王公傳》載,曹彪于黃初三年為吳王,黃初七年才徙封白馬王,與此《序》不合。后人于此多有考辨,而意見不一。或謂曹彪于黃初四年徙白馬王,上述引之史料略而未載(黃節《曹子建詩注》)。也有人認為此時當稱曹彪為吳王(杭世駿《三國志補注》)。《序》的年份,與《三國志》曹植本傳相合。本傳稱:“(黃初)四年,(曹植)徙封雍丘王,其年朝京師”。不過,黃初三年,曹植為鄄城(今山東濮縣東)王。鄄城同今在河南滑縣的白馬,魏時同屬兗州東郡,故能同路東歸。黃節認為,曹植在東歸鄄城之后,才徙封雍丘王的。

曹植詩歌賞析精選篇4

為君既不易,為臣良獨難。

忠信事不顯,乃有見疑患。

周公佐成王,金滕功不刊。

推心輔王室,二叔反流言。

待罪居東國,泣涕常流連。

皇靈大動變,震雷風且寒。

拔樹偃秋稼,天威不可干。

素服開金滕,感悟求其端。

公旦事既顯,成王乃哀嘆。

吾欲竟此曲,此曲悲且長。

今日樂相樂,別后莫相忘。

翻譯/譯文

譯文

作為君王不容易,當臣子實在更難。一旦得不到君王的信任,就會被猜疑,引起禍患。周公輔佐成王,推心為王室效力,只因為他曾祭告太王、王季、文王,要求代武王死這件事,就遭到管叔和蔡叔的流言。周公實在沒有辦法,就到東方避禍三年,在外躲避漂流,他每每想起這件事,常常會悲憤地傷心落淚。皇天的神靈顯靈,上天警告周成王。大雷電時,風拔掉了大樹,吹倒了秋天的莊稼,天威是不可觸犯的。周成王穿戴素服以探求天變的原因。知道是因為周公,周成王就哀嘆不已。我想唱完這首歌,但這首歌又悲且又長。今天我們共同歡樂,分別后不要相互遺忘。

注釋

①金滕:是用金屬封緘的柜子。這里是運用典故。《尚書》記載,周武王病危,周公曾祭告太王、王季、文王,要求代武王死,其祭禱之文,藏在金滕中。

②功不刊:是說功績不可埋沒。

③二叔:指管叔和蔡叔。他們制造流言,說周公將不利于周成王。

④待罪居東國:這里運用的是典故。指周成王聽信讒言后,周公曾到東方避禍三年這件事。

⑤流連:不斷。

⑥皇靈:皇天的神靈。

⑦拔樹偃秋稼:據《尚書》記載,大雷電時,風拔掉了大樹,吹倒了秋天的莊稼。

⑧干:觸犯的意思。

⑨素服:喪服,以示認罪。這里是說周成王穿戴素服以探求天變的原因。

⑩公旦:周公名字叫姬旦。

曹植詩歌賞析精選篇5

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

寶劍值千金,被服麗且鮮。

斗雞東郊道,走馬長楸間。

馳騁未能半,雙兔過我前。

攬弓捷鳴鏑,長驅上南山。

左挽因右發,一縱兩禽連。

余巧未及展,仰手接飛鳶。

觀者咸稱善,眾工歸我妍。

歸來宴平樂,美酒斗十千。

膾鯉臇胎鰕,炮鱉炙熊蹯。

鳴儔嘯匹侶,列坐竟長筵。

連翩擊鞠壤,巧捷惟萬端。

白日西南馳,光景不可攀。

云散還城邑,清晨復來還。

《名都篇》屬于樂府《雜曲歌·齊瑟行》歌辭,無古辭。詩寫京洛少年斗雞走馬、射獵游戲、飲宴無度的生活。關于此詩的寫作年代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以為這是曹植早期的作品,是建安年間他看到洛陽貴游子弟耽于逸樂的生活而作,其中甚至有他本人生活的影子。一以為從此詩所寫的洛陽少年奢靡豪華的生活來看,不宜出現于建安或黃初年間,因洛陽在漢末經董卓之亂后,破敗零落,貴族子弟不可能有如此驕奢淫逸的生活,故此詩宜系于太和年間曹植入京時所作,即在他生命的最后幾年中。考曹植于公元211年(建安十六年)所作的《送應氏》中說:“洛陽何寂寞,宮室盡燒焚,垣墻皆頓擗,荊棘上參天。”可見其時的洛陽確實破落不堪,故從后一種說法。

至于此詩的主旨,歷來也有兩種不同的解釋:一說以為“刺時人騎射之射妙,游騁之樂,而無愛國之心”(《文選》六臣注引張銑語),即以諷諭為主,意在指責京洛少年的生活奢靡而不思報效國家。一說以為“子建自負其才,思樹勛業,而為文帝所忌,抑郁不得伸,故感憤賦此”(《古詩賞析》引唐汝諤語),即以少年自況,由此表示心跡。然筆者以為此詩若定于后期所作,則其時曹植已不是裘馬輕狂的少年,而其心境也抑郁不歡,故絕無可能以翩翩少年自況;而且從此詩的字里行間來看,詩人對這些貴游子弟實不無微辭,故在介紹此詩時還是取張銑的說法。當然,有人在此詩中看到了曹植本人早年生活的影子,正說明詩人對這種游樂宴飲的熟悉,而且其描繪的手段也是逼真而傳神的。如果借一句前人評論漢賦的話來說,便是“勸百而諷一”,雖然詩人的意圖在于譏刺和暴露,而給人的印象卻似乎在贊美和頌揚。

全詩主要的篇幅都在寫京洛少年的游戲與飲宴。開頭二句以邯鄲、臨淄等著名都市的艷麗女樂來陪襯京都洛陽驕奢的游俠少年,以“妖女’引出“少年”,起調即著色濃艷。隨后轉入對少年形貌的描寫,他佩帶的寶劍價值千金,所穿的衣服華麗鮮艷,在裝束上已可見少年的富有而放達。接下去便寫他的活動:在城東郊外斗雞,在長長的楸樹夾道上跑馬。斗雞是漢、魏時富家子弟普遍愛好的習俗,曹植本人就有《斗雞》詩極言以斗雞取樂,據說魏明帝太和年間曾在洛陽筑斗雞臺,這里所寫大約也基于當時事實。“馳騁未能半”以下寫少年的馳獵,先說他一箭射中兩只奔兔,次說他仰天隨手一箭又將迎面飛來的鷂鷹射落,再說觀者的嘖嘖稱贊,從而將其箭法的高超刻畫殆盡。“歸來宴平樂”以下則轉入對他舉行飲宴的描述。平樂觀在洛陽西門外,少年在此大擺宴席,開懷暢飲,不惜酒價的昂貴,欲一醉方休。席上有切細的鯉魚、蝦子肉羹,還有醬漬的甲魚和燒熊掌,呼喚高朋入座,擺開了長長的筵席,可見其窮奢極欲。“連翩”二句復寫其宴會后的蹴踘與擊壤之戲,表現出少年的動作敏捷奇巧,變化萬端。游樂一直持續到了太陽西沉,而時光已不可再挽留,大家這才如浮云一般散去,各自回到了城中的居處。詩寫到這里本應結束了,歡樂已盡,人去筵散,然而詩人忽然筆鋒一轉,說到了明天,人們再重新回來尋歡作樂。

這首詩可以說是一首敘事詩,詩中主要寫了主人公京洛少年的行為。他是一位風度翩翩,身手矯健的英俊少年,騎射的本領十分高超,但只是用來打獵消遣,于國無補;他慷慨好施,窮極奢華,然未知節儉,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光陰虛擲,而無憂國憂民之心。然而,曹植對京洛少年的批評只是以很隱約含蓄的方法來表現的,通過盡態極妍的描繪逗露出來,如寫他善射曰:“左挽因右發,一縱兩禽連。余巧未及展,仰手接飛鳶。”又如寫他宴會的豐盛:“膾鯉臇胎鰕,寒鱉炙熊蹯。”其描寫未免過份夸張,而詩人正是在這種夸張中暴露了其中不合理的成份,過份的逞才與奢豪,自然會激起人的不滿。雖然曹植在這里未著一字批評,然其中的褒貶曲曲可見。又如最后說一天的歡樂已盡,“白日西南馳,光景不可攀”已隱寓時光虛度,青春一去不返的惋惜之意,然結句忽又說“清晨復來還”,言外的諷諭之意就更加清楚了。故陳祚明《采菽堂古詩選》中說:“白日”二句下,定當言壽命不常,少年俄為老丑,或歡樂難久,憂戚繼之,方于作詩之意有合,今只曰‘云散還城邑,清晨復來還’而已,萬端感慨皆在言外。”說明了曹植此詩中的諷諭純以含蓄的筆墨出之,不露痕跡而宛然可見。

此詩雖然是一首敘事詩,然詩人的描寫與敘事是經過極縝密的剪裁取舍的,詩并沒有原原本本地記錄京洛少年的家庭、社會地位與生活的每個側面,而只是選了他一天之中的活動,這樣便有利于將筆墨集中到具有典型意義的事例的描寫上去,能夠簡略分明、繁簡適度地來展開描寫。因而于這一天的活動中詩人抓住了少年的射獵與飲宴兩件事,其他如斗雞、跑馬、蹴踘、擊壤只是一句帶過,表現了詩人剪裁上的匠心。他用了“馳騁未能半”至“眾工歸我妍”十句來刻畫鋪敘少年射獵的嫻熟本領,寫來繪聲繪色,如耳聞目見,“馀巧未及展,仰手接飛鳶”兩句不僅描繪出他射藝的出神入化,而且一個傲然自得的少年形象已躍然紙上,“觀者咸稱善,眾工歸我妍”又從側面將其箭法的出群淋漓盡致地刻畫出來,正如古樂府《陌上桑》中寫少女羅敷的美貌,通過旁觀者的贊美與反應來寫,而這里所不同的只是妙齡女郎換成了翩翩少年,其手法則同出一轍。總之此詩在謀篇布局、剪裁詳略上頗有成功之處,故吳淇曾說:“尋常人作名都詩,必搜求名都一切事物,雜錯以炫博。而子建只推出一少年,以例其余。于少年中,只出得兩事,一日馳騁,一日飲宴。”可見前人已注意到了此詩寫作上追求典型、詳略分明的特點。

55757 主站蜘蛛池模板: av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 日本AAAA片毛片免费观 | 草久在线视频 | 国产一区在线免费观看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观看 | a级片免费观看视频 | 免费免费啪视频在线 | 欧美激烈精交gif动态图18p | 婷婷丁香社区 | 成年视频在线观看 | 免费国产va在线观看视频 |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小说 | 色开心 | 日本不卡不码高清免费 | 91精品国产欧美一区二区 | 喷水网站 | 日韩欧美一区在线观看 | 免费的黄网站男人的天堂 |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视频 | 国变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爽 | 国产在线小视频 | 日韩高清中文字幕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大岛优香 | 中文字幕日韩欧美 | 99re国产| 国产在线观看福利片 | 国产69久久久欧美黑人A片 | 91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国产精品免费大片一区二区 | 91短视频版官网 | 久久久久国 | 色人阁在线 | 91sao国产在线观看 | 伊人精品视频 | 成人在线视频网站 | 久久中文视频 | 成人毛片视频在线播放 |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国产精品成在线观看 | 青娱乐综合网 | 黄色免费在线观看网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