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鑒賞名詩詞
藍水遠從千澗落,玉山高并兩峰寒。
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
《九日藍田崔氏莊》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七律。此詩首聯寫強自寬解;頷聯用典寫詩人內心悲涼而又強顏歡笑的心境淋;頸聯描繪山水景物,在豪壯之中透著幾分悲涼之氣;尾聯寫沉重的心情和深廣的憂傷。全詩跌宕騰挪,酣暢淋漓,詩人滿腹憂情,卻以壯語寫出,詩句顯得慷慨曠放,凄楚悲涼。
重陽節鑒賞名詩詞【篇2】
詞牌名:阮郎歸|朝代:宋朝|作者:晏幾道
天邊金掌露成霜,云隨雁字長。
綠杯紅袖趁重陽,人情似故鄉。
蘭佩紫,菊簪黃,殷勤理舊狂。
欲將沉醉換悲涼,清歌莫斷腸!
《阮郎歸·天邊》是晏幾道寫于汴京,是重陽佳節宴飲之作。詞中感喟身世,自抒懷抱,雖寫抑郁之情,但并無絕望之意。全詞寫情波瀾起伏,步步深化,由空靈而入厚重,音節從和婉到悠揚,適應感情的變化,這是一首重陽佳節失意傷懷之作。情緒壓抑悲涼,好像有許多愁情,但表現得模糊閃爍。臨佳節而在異鄉作客,受款待又有“人情似故鄉”的親切。可是從其飲酒狂歡,又可見其借酒澆愁的心境。詞中以佩紫、菊簪與自己作比較,其主動克制“舊狂”,可見此狂是出自不得已而為之。詞意超越一般的幽怨,風格凝重而清麗。
重陽節鑒賞名詩詞【篇3】
朝代:唐朝|作者:王之渙
薊庭蕭瑟故人稀,何處登高且送歸。
今日暫同芳菊酒,明朝應作斷蓬飛。
翻譯/譯文
在此風聲呼嘯之地熟人故交已是很少了,那里可以找一登高遠望之處送別歸去的友人呢?
今天還能聚在一起同飲芬芳的菊香之酒,明日就要成為斷根的飄蓬一般匆匆離去了。
重陽節鑒賞名詩詞【篇4】
朝代:元朝|作者:張可久
對青山強整烏紗。歸雁橫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錯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風白發,蝶愁來明日黃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陽,數點寒鴉。
《折桂令·九日》是張可久創作的一首元曲。這支令曲以重九游為題,抒發了作者暮年的愁懷。作者有意設置一個跌宕片段,回憶起做官生活中的一些細節,此時人已垂垂老矣,官場傾扎,無力掙扎,斜陽、寒鴉使人感到無限凄涼。
重陽節鑒賞名詩詞【篇5】
朝代:唐朝|作者: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蜀中九日》是詩人王勃為了抒發了佳節思親的感情,九日登高,遙望故鄉,客中送客,愁思倍加,忽見一對鴻雁從北方飛來,不禁脫口而問,我想北歸不得,你為何還要南來,形成強烈對比,把思鄉的愁緒推到高峰。問得雖然無理,卻烘托了感情的真摯,給人以強烈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