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詩歌詩經詩歌賞析
無思遠人,勞心怛怛。
婉兮孌兮,總角丱兮。
未幾見兮,突而弁。
注釋:
無田:不要耕治
甫田:荒蕪多草的土地
遠人:遠去的人。
忉忉:憂慮的樣子。
桀桀:形容野草長得 很高。
怛怛:憂慮不安的樣子。
婉、孌:年少而美好的樣子。
總角:童子將頭發梳成兩個髻
丱:音貫,形容總角翹起之狀
弁:音片,冠名,男子二十而冠
賞析:
《甫田》描寫對久別遠行人和思念。詩從田中又高又長的莠草寫起,展示了一幅荒蕪的景象,表明正是自己無力種田,遠役給農業生產帶來的破壞。但詩人正話反說,田園越荒蕪,卻越說不思念,只是表達的思念也無可奈何,最后一間只好借助想象相見的情景來寄托自己的思念。而且又是正話反說,“未風見”,看似時間不長,其實正意味著久長,因為少年郎已戴了成人冠,時間已不知多少年了。
經典詩歌詩經詩歌賞析精選篇2
載驅薄薄,簟茀[1]朱鞹。
魯道有蕩,齊子發夕。
四驪濟濟,垂轡沵沵。
魯道有蕩,齊子豈弟。
汶水湯湯,行人彭彭。
魯道有蕩,齊子翱翔。
汶水滔滔,行人儦儦,
魯道有蕩,齊子游遨。
注釋:
載驅:齊襄驅車會文姜
薄薄:車聲
簟茀:竹席車蓬
鞹:音括,光滑的皮革
發夕:離開所住的宮室
驪:音力,黑馬
沵:音你,眾多或柔和
豈弟:音凱替,歡樂
儦:音標,眾多
賞析:
《載驅》描寫齊國文姜駕著車馬加齊的儀仗隨從,諷刺文姜與庶兄襄公幽會的可恥行為。詩的描寫主要是對照反襯,借車馬的華貴,盛眾反襯文姜行為的無叟,尤其敘寫文姜“豈弟”和樂,不以為恥,更是絕妙的諷刺。
經典詩歌詩經詩歌賞析精選篇3
盧令令,其人美且仁。
盧重環,其人美且鬈。
盧重鋂,其人美且偲。
注釋:
盧:獵犬,大黑犬。令令:鈴聲
重:音蟲。重環:子母環
鋂:音梅。重鋂,一個大環套兩個小環
偲:音腮,須多而美
賞析:
《盧令》贊美獵人勇武多才,具有仁慈之心。詩從獵犬寫起,乃是烘云托月的手法,既引出獵人,又烘托獵人。
經典詩歌詩經詩歌賞析精選篇4
敝笱在梁,其魚魴鰥。
齊子歸止,其從如云。
敝笱在梁,其魚魴鱮。
齊子歸止,其從如雨。
敝笱在梁,其魚唯唯。
齊子歸止,其從如水。
注釋:
敝笱:破魚竹籠,喻文姜
梁:攔魚霸,像水中堤,中間穿孔,將笱放在孔內。
魴鰥:音房官,魚名,鳊魚和鯇魚。
齊子:文姜已嫁。
歸:回娘家,暗指文姜回齊與襄公私會。
其從如云:齊襄仍糾纏不已
鱮:音序,鰱魚
唯唯:游魚互相追隨
賞析:
諷刺魯莊公任讓母親文姜,自由回齊國與齊襄公幽會。詩以破敗的魚籠不能關閉魚起興,象征文姜的無恥行為,而借隨從的眾多,諷刺莊公的無奈。
經典詩歌詩經詩歌賞析精選篇5
南山崔崔,雄狐綏綏。
魯道有蕩,齊子由歸。
既曰歸止,曷又懷止?
葛屨五兩,冠緌[1]雙止。
魯道有蕩,齊子庸止。
既曰庸止,曷又從止?
兿麻如之何?衡從其畝。
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
既曰告止,曷又鞫止?
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
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
既曰得止,曷又極止?
注釋:
南山:在今山東臨淄縣南,又名牛山。
崔崔:山勢高峻
綏綏:行走遲緩,追隨的樣子。
魯道:去魯國的大路。
齊子:此指文姜,齊襄公同父異母的妹妹,嫁與魯桓公。齊襄公與其妹文姜有私。
屨:音具,鞋
五:通“伍”,并行成列。鞋以兩只為一雙,象征男女匹配。
緌:音蕤,帽帶
庸:從,指文姜嫁與魯桓公
兿:音異,種植
衡從:橫縱之異體
鞫:追求
賞析:
《南山》揭露和諷刺襄公與同父異母的妹妹文姜私通的淫亂無恥。詩以本性淫媚的南山雄狐比喻齊襄公,每節結尾又以反問的筆調予以責斥。但是,詩的基本準則是當時的婚姻制度,多處以生動的比喻起興,葛履冠纓成雙,種麻縱橫有序,劈柴用斧都在象征男女夫婦匹配的天經地義,而允許破壞,寫得隱晦曲折,而參照《左傳》桓公十八年記載,齊襄公與文姜奸情敗露,被魯桓公察覺,而魯桓公終被齊襄公暗害而死,詩的主題就更明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