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詩歌鑒賞:《九章之九 悲回風》(3)
(據姜亮夫譯文改譯) 1.回風:旋轉之風。搖:撼動。蕙:香草。
2.冤結:郁結。
3.微:隱行。隕:落。
4.隱:隱微。先:當為"失"字之誤。倡:即"唱"。
5.造思:猶設想。
6.暨:與。介:系。不忘:指不忘志向。
7.號群:號呼同類。
8.苴(ju1居):已死之草。比:比合。
9.葺:重疊累積。
10.文章:文彩,花紋。
11.荼:苦菜。薺:甜菜。
12.佳人:屈原自稱。都:美盛。
13.更:歷。統世:繼世。貺(kuang4況):賜。自貺,猶言自求多福。
14.眇:通"渺",遙遠。眇遠志,高遠的志向。
15.相羊:同"徜徉"。飄流不定的樣子。
16.介:耿介持守。惑:一本作"感",可從。
17.竊:私下。
18.佳人:屈原自稱。獨懷:胸懷與眾不同。
19.若:杜若,一種香草。椒:申椒,香料植物。自處:自我安排,自我料理。
20.曾:屢次。歔欷(xu1 xi1虛希):嘆氣,抽噎。嗟嗟:嘆息聲。
21.凄:凄傷。
22.曙:天將明。
23.曼曼:長。
24.掩:留止,停留。不去:不能去懷。
25.寤:覺醒。周流:周游。
26.恃:借為"持"。自持,自我支持。
27.太息:嘆息。愍(min3憫):哀憐。
28.於邑:即"郁悒"。
29.糺(jiu1糾):"糾"的假借字。合。纕(xiang1香):佩帶。
30.編:結。膺:本義是胸,引申為護胸的背心。
31.若木:古代神話中的樹名。
32.仍:因,循。
33.存髣髴:指事物看不清楚。髣髴,通作"仿佛"。
34.踴躍:跳動。湯:沸水。
35.佩:玉佩。衽:衣襟。案:抑。
36.超:舉。惘惘:失意惶遽的樣子。
37.曶曶:同"忽忽",指時光匆匆而過。頹:水下流。
38.旹:即"時",此指老年。冉冉:漸漸。
39.薠(fan2煩)蘅:白薠、杜蘅,兩種香草。槁:枯。節離:草枯則節節斷落。
40.歇:消失。以:已。比:比并,指香花并開。
41.憐:愛憐。懲:止。
42.聊:賴。
43.溘死,忽然死去,義較佳。
44.孤子:屈原自稱。唫:古"吟"字。抆(wen3穩):拭。
45.放子:被國君放逐的人,屈原自稱。
46.隱:痛。
47.照:當從一本作"昭",清楚。所聞:指聽說的彭咸故事。
48.巒:小而尖的山。
49.眇眇:同"渺渺"。遠的樣子。
50.景:同"影"。
51.省:察看。
52.無快:不快樂。
53.居:疑為"思"字。
54.鞿(ji1機)羈:馬韁,此處指受拘束。形:當從一本作"開"。
55.繚轉:繚繞。自締:自結。
56.穆:靜。
57.芒芒:同"茫茫"。儀:容。
58.隱:微。感:感應。
59.不可為:不一定有所作為。
60.藐:同"邈",遙遠。蔓蔓:同"漫漫"。不可量:無法估計。
61.縹:高遠。緜緜:連綿不絕。紆:縈繞。
62.悄悄:憂愁的樣子。
63.翩:疾飛。冥冥:渺遠。
64.凌:乘。流風:順風而流。
65.托:托寄。
66.峭岸:陡峭險峻的崖壁。
67.雌霓:虹之一種,即副虹。《爾雅·釋天》邢昺疏:"虹雙出,色鮮盛者為雄,雄曰虹;暗者為雌,雌曰霓。"蜺,同"霓"。標顛:頂點。
68.青冥:青天。攄(shu1):舒。
69.儵(shu1)忽:頃刻之間,忽然。儵,同"倏"。
70.湛露:濃重的露水。浮源:姜亮夫《屈原賦校注》謂當作"浮浮",露濃重之狀。
71.漱:漱口。凝霜:濃霜。雰:即"氛"。
72.風穴:古代傳說中的洞穴名,相傳北方寒風自其中而出。
73.忽傾悟:忽然全部了悟。嬋媛:同"啴咺(xuan3選)",憂傷。
74.馮(ping2憑):憑靠。瞰:俯視。
75.隱:依憑。清江:看清江流。
76.憚:懼怕。涌湍:急流。礚(ke1渴)礚:水石撞擊聲。礚,同"磕"。
77.洶(xiong1)洶:波濤聲。洶,即"洶"。
78.紛:亂。容容:同"溶溶",水流動的樣子。無經:沒有常規。
79.罔:通"惘",悵惘。無紀:無紀綱。
80.軋:指波濤互相傾壓。洋洋:水大的樣子。
81.委移:同"逶迤"。水流彎曲的樣子。
82.漂:同"飄"。
83.遙遙:搖來搖去。遙,通"搖"。
84.氾:同"泛"。潏(yu4玉)潏:水涌出的樣子。
85.伴:"判"的假借字,判別。張弛:漲落。信期:潮汐的汛期。
86.炎:熱。相仍:相因。
87.煙:上升之氣云。液:下降之液,即雨。積:結,聚。
88.黃棘:棘刺。枉:曲。
89.介子:介子推,春秋時晉文公的臣子。所存:此指介子推隱居之處。
90.伯夷:商末孤竹君的長子。因反對周武王滅商,不食周粟,餓死在首陽山。放跡:放逐之處。
91.調度:姜亮夫《屈原賦校注》云:"此猶言惆悵也。"弗去:不能決。
92.刻著志:意志堅決。適:往。
93.曰:即"亂曰"。
94.冀:希望。
95.悐(ti4惕):同"惕",警惕。
96.子胥:伍子胥。傳說伍子胥被迫自殺,吳王夫差將他的尸體投入江中。自適:順應自己的心志。
97.申徒:申徒狄,殷末賢臣。屢次進諫,紂王不聽。抱石投河而死。抗:同"亢",亢跡,高尚的事跡。
98.驟:多次。
99.重任石:當作"任重石"。任,猶抱、負。
100.絓(gua4掛)結:打了結。
101.蹇產:糾纏阻塞。釋: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