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戀花·密州上元詩詞鑒賞
燈火錢塘三五夜。
明月如霜,照見人如畫。
帳底吹笙香吐麝。此般風味應無價。
寂寞山城人老也。擊鼓吹簫,乍入農桑社。
火冷燈稀霜露下。
昏昏雪意云垂野。
蝶戀花·密州上元譯文:
杭州城的元宵夜,明月好似霜,照得人好似一幅畫。帳底吹笙,燃香的香氣好似麝香,更無一點塵土隨著馬而去。
寂寞的密州城里人們都老了,人們沿街擊鼓吹簫而行,最后卻轉到農桑社祭祀土地神。燈火清冷稀少霜露降下,陰暗昏沉的烏云籠罩著大地,要下雪了。
蝶戀花·密州上元詞語注解:
蝶戀花:又名“鳳棲梧”“鵲踏枝”等。唐教坊曲,后用為詞牌。《樂章集》《張子野詞》并入“小石調”,《清真集》入“商調”。趙令畤有《商調蝶戀花》,聯章作《鼓子詞》,詠《會真記》事。雙調,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韻。上元:即正月十五日元宵節,也叫上元節,因有觀燈之風俗,亦稱“燈節”。
錢塘:此處代指杭州城。三五夜:即每月十五日夜,此處指元宵節。
“照見”句:形容杭州城元宵節的繁華、熱鬧景象。
帳:此處指富貴人家元宵節時在堂前懸掛的幃帳。香吐麝:意謂富貴人家的帳底吹出一陣陣的麝香氣。麝:即麝香,名貴的香料。
“更無”句:說的是江南氣清土潤,行馬無塵。唐人蘇味道《上元》詩:“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山城:此處指密州。
“擊鼓”句:形容密州的元宵節遠沒有杭州的元宵節熱鬧,只有在農家社稷時才有鼓簫樂曲。社:農村節日祭祀活動。《周禮》:“凡國祈年于田租,吹《豳雅》,擊土鼓,以樂田畯(農神)。”王維《涼州郊外游望》:“婆娑依里社,簫鼓賽田神。”
“昏昏”句:意謂密州的元宵節十分清冷,不僅沒有笙簫,連燈火也沒有,只有云垂曠野,意濃濃。垂,靠近。
蝶戀花·密州上元作品介紹:
《蝶戀花·密州上元》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詞。此詞作于公元1075年(熙寧八年),時蘇軾在密州。作者此時是剛來密州任知州,正好遇到元宵佳節,在街上看燈,觀月時的情景和由此而產生的感想故而寫下此詞。此詞上闋描寫杭州元宵景致,是作者剛來密州遇到元宵佳節,觀月時的情景和感想。下闋描寫密州上元,并與前面相對比,寫出了密州上元的寂寞冷清。總體上描繪了杭州上元和密州上元節的不同景象,流露了作者對杭州的思念和初來密州時的寂寞心情。全詞內容、筆墨不囿于成規,自抒胸臆,意之所到,筆亦隨之,不求工而自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