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送別詩古詩詞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古詩吧,古詩有四言、五言、七言、雜言等多種形式。什么樣的古詩才經典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經典送別詩古詩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經典送別詩古詩詞17篇
1、《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2、《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3、《送友人》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4、《山中送別》
山中相送罷, 日暮掩柴扉。
明年春草綠, 王孫歸不歸?
5、《別董大》
千里黃云白日曛, 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6、《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7、駱賓王
寒更承夜永,涼夕向秋澄。
離心何以贈,自有玉壺冰。
8、《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9、《別離》
陸龜蒙
丈夫非無淚,不灑離別間。杖劍對樽酒,恥為游子顏。
蝮蛇一螫手,壯士即解腕。所志在功名,離別何足嘆。
10、《于易水送人一絕》
駱賓王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沖冠。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11、《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12、《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13、《謝亭送別》
許渾
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
14、《清平樂留人不住》
晏幾道
留人不住,醉解蘭舟去。
一棹碧濤春水路,過盡曉鶯啼處。
渡頭楊柳青青,枝枝葉葉離情。
此后錦書休寄,畫樓云雨無憑。
15、《西江月斷送一生惟有》
黃庭堅
斷送一生惟有,破除萬事無過。
遠山橫黛蘸秋波,不飲旁人笑我。
花病等閑瘦弱,春愁無處遮攔。
杯行到手莫留殘,不道月斜人散。
16、《別滁》
歐陽修
花光濃爛柳輕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離聲。
17、《清平樂春歸何處》
黃庭堅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
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
送別詩體裁
送別詩是抒發詩人離別之情的漢族詩歌,著名的代表人物有李白、王維、王昌齡等。送別詩這一題材從《詩經》開始興起,并不斷發展。至魏晉時期,已成為送別詩發展的重要階段。
送別詩抒寫離別情緒,是分離時迸發的情感火花,一般按時間、地點來描寫景物,表達離愁別緒,從而體現作者的思想感情。
送別詩創作背景
古往今來,許多文人墨客對于離別總是歌吟不絕。在這濃濃的感傷之外,往往還有其他寄寓:或用以激勵勸勉,或用以抒發友情,或用于寄托詩人自己的理想抱負。另外,唐朝的一些送別詩往往洋溢著積極向上的青春氣息,充滿希望和夢想,反映盛唐的精神風貌。
古時候由于交通不便,通信極不發達,親人朋友之間往往一別數載難以相見,所以古人特別看重離別。離別之際,人們往往設酒餞別,折柳相送,有時還要吟詩話別,因此離情別緒就成為古代文人吟詠的一個永恒的主題。
一般是按時間、地點來描寫景物,表達離愁別緒,從而體現作者的思想感情。送別詩中常用的意象有長亭、楊柳、夕陽、酒、秋等。詩歌題目通常以“贈、別、送”等字眼。送別內容有寫夫妻之別、親人之別、友人之別,也有寫同僚之別,甚至寫匆匆過客之別。所用的手法常常是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其藝術特點,有的格調豪放曠達,有的委婉含蓄,有的詞淺情深。
送別詩作品品鑒
就是采用托物或比物的手法來表達某種情誼或情懷。情誼是一種無形的東西,要把無形的東西變成形象的東西,就需要施展多種藝術手段,包括托物寓情在內。“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此句以水深比情深,形象性地表達了真摯純潔的深情。名家贊道: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用比物手法,變無形的情誼為生動的形象,空靈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此外,比較有名的托物寓情的詩句還有:“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這是托勸酒表達對友人的情誼。“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這是借托玉壺、冰心比擬詩人的操守和品格,以告慰親友。這比通常的帶口信報平安,泛泛的自我表白,要形象深刻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