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經(jīng)典山水古詩詞
在生活、工作和學(xué)習中,大家都聽說過或者使用過一些比較經(jīng)典的古詩吧,古詩按內(nèi)容可分為敘事詩、抒情詩、送別詩、邊塞詩、山水田園詩、懷古詩(詠史詩)、詠物詩等。那么問題來了,到底什么樣的古詩才經(jīng)典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王維經(jīng)典山水古詩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王維經(jīng)典山水古詩詞8篇
1、山中——王維
溪清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2、山居秋螟——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3、山居即事——王維
寂寞掩柴扉,蒼茫對落暉。鶴巢松樹遍,人訪蓽門稀。
綠竹含新粉,紅蓮落故衣。渡頭煙火起,處處采菱歸。
4、書事——王維
輕陰閣小雨,深院晝慵開。
坐看蒼苔色,欲上人衣來。
5、送禰郎中——王維
東郊春草色,驅(qū)馬去悠悠。況復(fù)鄉(xiāng)山外,猿啼湘水流。
島夷傳露版,江館候鳴騶。卉服為諸吏,珠官拜本州。
孤鶯吟遠墅,野杏發(fā)山郵。早晚方歸奏,南中才忌秋。
6、送錢少府還藍田——王維
草色日向好,桃源人去稀。手持平子賦,目送老萊衣。
每候山櫻發(fā),時同海燕歸。今年寒食酒,應(yīng)是返柴扉。
7、送元二使安西——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8、桃源行——王維
漁舟逐水愛山春,兩岸桃花夾古津。坐看紅樹不知遠,行盡青溪忽值人。
山口潛行始隈隩,山開曠望旋平陸。遙看一處攢云樹,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傳漢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居人共住武陵源,還從物外起田園。
月
明松下房櫳靜,日出云山雞犬喧。驚聞俗客爭來集,競引還家問都邑。
平明閭巷掃花開,薄暮漁樵乘水入。初因避地去人間,及至成仙遂不還。
峽里誰知有人事,世中遙望空云山。不疑靈境難聞見,塵心未盡思鄉(xiāng)縣。
山洞無論隔山水,辭家終擬長游衍。自謂經(jīng)過舊不迷,安知峰壑今來變。
當時只記入山深,青溪幾度到云林。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
人物生平
王維于武則天長安元年(701年)出生在蒲州(今運城永濟市)。
王維才華早顯,與其小一歲的弟弟王縉幼年均聰明過人。十五歲時去京城應(yīng)試,由于他能寫一手好詩,工于書畫,而且還有音樂天賦,所以少年王維一至京城便立即成為京城王公貴族的寵兒。有關(guān)他在音樂上的天賦,《唐國史補》曾有這樣一段故事:一次,一個人弄到一幅奏樂圖,但不知為何題名。王維見后回答說 :“這是《霓裳羽衣曲》的第三疊第一拍。”請來樂師演奏,果然分毫不差(根據(jù)沈括《夢溪筆談》卷十七“書畫”的考證,《霓裳羽衣曲》第三疊并沒有拍,是散曲,白居易的句子“中序擘騞初入拍”也可以說明這一點。沈括精通音律,其言可信。王維工于音律,是正史所載之事,但這個故事卻是編造的。
唐玄宗開元三年(715年),王維離家赴京城,希望得到達官貴人的舉薦。由于能寫一手好詩,工于書畫,而且還有音樂天賦,所以一至京城便立即成為京城王公貴族的寵兒。
開元五年(717年),在長安,其間有時至洛陽。有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
文學(xué)成就
作品風格關(guān)鍵詞:繪影繪形,有寫意傳神、形神兼?zhèn)渲睢?quot;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王維以清新淡遠,自然脫俗的風格,創(chuàng)造出一種“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中有禪”的意境,在詩壇樹起了一面不倒的旗幟。
軼事典故
王維畫品妙絕,在音樂方面也有很高的天賦。《唐國史補》曾有這樣一段故事:一次,一個人弄到一幅奏樂圖,但不知為何題名。王維見后回答說:“這是《霓裳羽衣曲》的第三疊第一拍。”請來樂師演奏,果然分毫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