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關的有趣散文作品
人有關的有趣散文作品篇1:瓜香四溢
買瓜的人很多,我還真一時靠不上前,于是我就在外圍遠遠的欣賞著。賣瓜的是一位中年女子,很胖,個子不高,臉大概是由于經常在陽光下裸露,暴曬,黑紫黑紫的,鼻子卻很小巧,眼睛呢,大大的,雙眼皮寬寬的,非常明顯,眼珠黑而又亮,透著商人的精明和睿智;嘴唇沒有裝飾,是自然的大眾的顏色,不薄也不厚;馬尾辮黝黑,隨著腦袋的起伏不時的搖來擺去。脖子上掛著一個已經褪了色的,說不上是皮的還是革的錢兜子,錢兜子鼓鼓的,掏進掏出的,時常會有一元五元的紙幣探出頭來,她呢,也不看,許是職業習慣,就那么用饅頭似的手往里塞塞,接著做她的生意。總之,給我的印象是風風火火,利利索索。
人,一層層的減少了。我也一圈圈的靠近了。瓜是1。5元一斤,是那種白色的圓圓的甜寶瓜,個頭拳頭大小。
這時候,我前面的一位老者顫巍巍的從兜子里掏出一個用手帕包著的物件————-打開,一打疊得很板正的一元紙幣便裸露出來,看那厚度也就三四十元吧。老人很小心的取出六張:“姑娘,給我稱四斤”。賣瓜的女子,看了老人一眼,很麻利的拿塑料袋,選瓜,裝瓜,不多不少正好7個。老人接過瓜,轉身離去————-一切都風平浪靜,波瀾不驚。買瓜的人沒有再注意老人,賣瓜的女子也依舊忙碌著,她也只把那位老人看做一個再經常不過的買者。而我也司空見慣的焦急著,希望早一點購買回家,壓根沒有想到會有其他的情節讓我感動,心動。
“老人摔倒了。”我正在忙著付錢,這時候不知道是誰喊了一嗓子。我條件反射的回回頭:可不,剛才賣瓜的老者仰面倒在一個賣西紅柿的攤位上,7個剛買的香瓜滾落一地,碎的碎,裂的裂,已經不成樣子————老人是踩在了一個壞的西紅柿上滑倒的,而他的身子剛好砸在一堆鮮活的西紅柿上……老人看上去有70多歲,滿臉皺紋,痛苦的姿態讓人不敢悱惻。
人們都圍攏上來,七嘴八舌,可是沒有一個人站出來把老人扶起。我正要過去————看賣瓜的女子已經風般的旋到老人近前:“沒事吧,大爺。”
老人被扶起來了??礃幼舆€沒什么問題。嘴里一個勁的道謝,同時看著無法再拿起的香瓜,臉上惋惜的表情十足清晰。“西紅柿砸壞的有多少?”老人又不好意思的問賣西紅柿的一位農民老大娘。“呵呵,沒事,自家產的,您沒有摔壞就萬幸了”。老大娘的敞亮讓我十足欽佩。
“大爺,來來,幾個瓜算不得什么”,賣瓜的女子一手拉著老人的手,一邊說道。“我再給您補上,呵呵,不要錢的”。
老人推卻了幾番,還是接過了塑料袋,塑料袋里裝著8個香瓜。
人們散了,又一次把瓜灘圍住了,并且人越聚越多。
我想,瓜香,也許賣瓜人更香吧?
人有關的有趣散文作品篇2:那段蘇子與荔枝的公案
古來有多少才子,妄自才高八斗,仍不免仕途坎坷,命運多舛。就像蒲松齡,就像曹雪芹,像杜甫,像柳永……我們說很羨慕蘇子,失意時常讀他的詞,我們把他奉為榜樣,以為他是個豁達的強者,可以什么都看透,那樣的樂觀。一直以來,我們總在這樣解讀蘇軾。我們說,你看,他才高八斗卻屢遭貶謫,然而每至一處總有鼓舞人心的佳篇傳世,還發明了東坡肉,東坡肘子,蘇子,似乎過的很愜意。
就先不去探討當時的他在惠州、黃州的生活有多苦楚了,太遙遠的故事了,蘇子應該不奢望我們能理解,我們不曾親自體驗過,怎么敢說理解。
宋哲宗紹圣元年,也就是1094年,蘇軾被人告以“譏斥先朝”的罪名被貶嶺南,“不得簽書公事”,蘇軾不得以踏上了前往惠州貶所的路程。這一年,是蘇軾喪妻的第二年,這一年蘇軾已是57歲的。貶謫對于蘇軾來說已不是什么新鮮事了,更何況是美麗迷人的惠州?更何況那歷來被奉為美味的荔枝。于是,蘇軾做了《惠州一絕》: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我們禁不住贊嘆蘇軾的豁達。在這樣難以適應的環境下,蘇軾能夠隨遇而安的珍惜這里的一草一物,我們說蘇軾是智者。每日有荔枝相伴,蘇軾似乎有些樂不思蜀的說,真舍不得嶺南了,要永永遠遠的做嶺南人。
你或許會欣然的笑了,而我卻要心疼的哭了。我看到一個皓首老夫憔悴的倚在荔枝樹下,把荔枝一顆顆的填進嘴里,還不住的說真是享受。如畫的景象,只是太過凄涼。
你也見過傷心買醉的人吧,一壺酒統統倒入口中,胸襟盡濕,仰著頭看著月亮或過往的人群,哈哈大笑道,好酒,真是好酒啊。你當讓不會以為他幸福,甚至會為他落淚,連痛苦與失落都不敢或不愿言說,卻偏偏要裝作灑脫,是不是比放聲痛苦更令人心酸。
可是我們卻偏信了這位老翁的話。
你的朋友遭遇貶職或被愛人拋棄,你問他最近過的好嗎?他說,無官一身輕啊,真不明白當初為什么要去爭取,你看那樣多累,還不如現在灑脫快樂;被甩的則會說,失去了她我又自由了,而且沒準這次的失去就是為了下次更好的得到。他們會告訴你,說他們很快樂,甚至比之前更快樂。這樣的話你會信嗎?你會反而更難過是吧。他們說的越真誠,我們反而更難過,我們說不要騙自己了,我知道你的苦楚。
可是我們卻相信了蘇子的話。
日啖荔枝三百顆。豈不知荔枝吃多了是要上火了。日啖荔枝三百顆,實際上是蘇軾對“一啖荔枝三把火”的誤聽,更何況這樣的情景下哪還有什么心情去品嘗味道了,若真是日啖三百顆的話,也恰恰是以荔枝買醉了。平生的心愿始終未了,滿腔豪情卻成灰,蘇軾啊,蘇軾,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了。蘇子,是在這樣的慨嘆吧。
我常常說柳永是悲觀的樂觀主義者,盡管臉上掛著哀愁,內心卻充滿希望;而蘇子則是樂觀的悲觀主義者,雖然叫囂著豁達,內心卻要多傷感有多傷感?;厥紫騺硎捝?,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是禪定了,還是終于絕望了?
人有關的有趣散文作品篇3:徐娘
前些日子正好是某國家的感恩節,我在一個月之前就開始想,我可以去感謝誰,帶著我滿腔熱情,滿腹的感激之情,我想,要不我也在感恩節這天好好感謝誰?想了一個月,一個月過了,感恩節也過了,我也沒想到,我能去感謝誰。倒是看到很多人都在發表言論,感謝父母感謝朋友感謝老板感謝同事啥的一堆,我看著看著就愣了。我覺得這能算是一個嚴肅的節日,雖然不是我們國家的節日。但是,怎么就一群撒謊的人胡說八道,說感謝誰誰誰,說不準對誰都是兇巴巴的。
我一向廢話很多,要么我可以保持沉默。
這個節日,讓我想起了徐娘,就是半老徐娘的這個徐娘。aunt她就姓徐。
徐娘瘦高瘦高的,高顴骨,就是缺了一鼻翼,據說是小時候摔門檻,把鼻子砸掉了。治好后就是癟鼻子。都說她長大后一直對她母親有些懷恨??刹皇锹铮艄赣H那時候看好她她就不會摔跤,就不會沒有一半鼻子。都說女人是愛美的,我想,她心里一定很難受。直到長大嫁人有了孩子成了半老徐娘。
徐娘有四個孩子,大兒子富貴,二女兒官珍,三女兒王萍,小兒子龍貴。
因為家庭原因,大兒子沒上過學,整日跟著老實憨厚的父親杜x到地里干農活兒。日子就這么混的,春去秋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富貴長大了,也有了倆妹妹,直到再有了一個龍貴,這一切就開始變了。
那時候不至于窮的吃樹皮吃草根兒,有的包谷麥子啥的就很好了,偶爾喝喝小酒,但不渴望豬肉大米飯。姑娘們兒子們長的枯黃干癟一個個瘦巴巴的,杜x總是抱怨天氣不好,這年莊家又沒好收成,孩子們一個個餓成那樣子,確實是不忍心。然而他總是每天大清早的不出門干農活,因為要給孩子們做早飯,等到太陽都溜到半空中了,他才扛著鋤頭一歪一斜的往地里走,頂著火辣辣的太陽做到中午一兩點鐘或者帶上一碗飯,晚上再回去。雖然離家不遠,但是回去總要花時間的。隔著老遠的土地,他經常朝家的那個方向大喊,叮囑孩子別忘了給豬啊牛啊喂點草喂點糧食。“又是杜x這鬼人的高音喇叭”大家這樣笑著說。有人會跑到他家去,問富貴或王萍:你聽到你爸喊你了吧?喂豬了米?牛牽出去吃草了米?他們家老娘徐是不管事的,管你富貴還是龍貴,管你地里農活還是家務事,她有空,總是有空出去玩,至于玩什么,我不知道,不過我很好奇。
杜x干完農活回來之后也喝點集市上買回來的便宜的小酒,總是喝了沒多少就滿臉通紅,能看到臉蛋上繃緊的青筋,鼓鼓的。不知道是瘦還是因為喝酒的原因。
杜x家住在村里的最西邊,往西就沒人家了。只有一口養活全村人的水井。最東邊住著燕x,燕某是個如今很流行的光棍兒,三四十歲了,沒老婆,一年四季三年五載都沒變過樣兒,終年一頭黑黑的長發,說真的,阿厶歐頭發十幾年來沒能長那么長過,扎起來有8-10厘米長的樣子。不留胡子,濃眉大眼,左下巴有顆黑痣。五官還算端正吧。除了脾氣暴躁,還有就那顆痣特別丑,和他頭發一樣黑。一個單身漢嘛,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燕x有兩個姐姐已經出嫁,所以他一個人種三個人的土地,還算是蠻富有的哈.小日子過的也挺瀟灑的。這就給徐娘看上了。不知道算不算徐娘的如意算盤。倆人就到湊一起。徐娘拋家棄子的跟了燕x,走的時候小兒子龍貴還不會走路。
這樣的女人也太狠心了。丟掉孩子老公,跑了。要跑嘛跑遠一點嘛,就只會從村西跑到村東,多沒意思啊。據說徐娘剛走的那些日子,杜x經常去勸她回來,但是每次去都被大罵一場,罵的狗血淋頭,不小心還會被燕x揍一頓,然后狼狽不堪的回家,從村東走到村西。去的次數多了,被罵的次數也多了,被打的次數也不少,老臉也丟進了。杜x也死心了。他就一個人把孩子們帶大,僅靠自己的雙手挖著自己家的那幾畝地。養些牲口。
日子就這樣過了十來年,富貴雖然沒吃過啥好的,不過還是很孝順的。杜x就在這十幾年里老去。在杜家寨,沒有不上學的孩子,家里再窮,父母再怎么辛苦都會讓孩子們上學的。杜x除了沒能讓大兒子上學,剩下的仨孩子都進了校園。但是吧,有的人他就是沒學習的那根筋。不管在學校還是在家里,都是只知道玩。官珍和王萍以及龍貴都一樣,從來不好學。就知道吃好穿好玩的好。父親有時候把他們打的青一塊紫一塊的也是死性不改。小孩不懂大人的苦衷,大人無奈又無助。人就是這么老的嗎?
徐娘雖然去了燕x家,但是偶爾也回來看看孩子。徐娘回來,如果杜x知道,絕對大發雷霆,把她趕走。不管孩子們是否看到,他們從小到大都知道有個媽媽,也知道媽媽在誰家。而且燕x對孩子們不賴。他們恨媽媽不要他們,他們恨爸爸打媽媽,他們恨村人說他們家的壞話??墒撬麄儛蹕寢?,因為媽媽在,他們愛爸爸,因為爸爸一直照顧著他們,他們愛著村里人,因為村里人給了他們不少的照顧。這樣,他們又似乎就沒了感情。
壞心眼就是壞心眼,狠心就是狠心。是什么樣的人終究還是會那副德行。
看過“人有關的有趣散文作品”的人還看:
1.獨自一個人散文
2.散文做人
3.描寫獨自一個人的散文推薦
4.有關一個人的散文
5.個人情感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