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竹子的散文 描寫竹子的文章
描寫竹子的散文篇1:竹子精神
竹子是我國有名的植物之一。也有許多詩人寫了贊美竹子以及竹子的精神。
就連竹子也不僅有一種,有:花竹、苦綠竹、大木竹、月月竹等。它們形態各異、千姿百態,以最美的姿態矗立在林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泰竹、唐竹、巨龍竹、印度刺竹、紫竹、吊絲竹。而巨龍竹是世界最粗壯、最大的竹子,最高可以高2 ,3十米。而吊絲竹就不像其他竹子,它是最特別的,能在竹子頂上長出一條像絲一樣的條形物體,好像開花。而印度刺竹就是枝丫向左右兩邊叉開,讓人看好幾眼,不舍得離開。這一些種種成千上萬的竹子,都是為了贊美竹子那堅韌不拔,永遠屹立在風沙中。南區的僑鄉人也擁有了和竹子一樣高雅的品質:堅韌不拔,永不言敗,永遠在風沙中奮斗,勇往前進,這就是僑鄉人所具備。
竹子除了帶給我們心曠神怡的作用,在觀賞之余,我們還要學習竹子那些精神。作為一名僑鄉人也應該具備像竹子一樣的精神。像許多贊美的詩句:風來笑有聲。雨過凈如洗,有時明月來,弄影高窗里。有著許許多多的贊美竹子的詩都有很多含義像主寫竹子美的、贊美竹子精神的。
經過了這次參觀后,就連平常不對竹子感興趣的我,也越來越愛上竹子了。
這次不愧去參觀。
描寫竹子的散文篇2:竹林幽徑,獨步煙雨
我喜歡在阡陌紅塵中,尋找一種寧靜。寧靜致遠,可以讓心靈回歸,讓自然與靈魂契合。無需喧嘩,默默珍藏人生的喜怒哀樂,將一些過往沉淀成流年的沉香。黃山腳下的木坑竹海,讓我深深體味了一回寧靜的抒情。
去木坑的時候,已經是深秋。竹子沒有了春夏的青翠欲滴,但自有一種蒼勁。再加上天上飄著細雨,拍出來的竹子優點灰,但用眼睛去觀賞,卻是一場綠的盛宴。
古代詩人喜歡用幽徑賦詩作詞,木坑竹林里的小路便是這種幽徑。那天,人很少。大家都去游西遞宏村了,忽略了這木坑。我覺得不來木坑竹海,是皖南之游的遺憾。不過,這種無人的境地,更對我的喜好,沒有喧嘩,唯我獨醉。
我獨自走在這樣的幽徑里,安靜的只能聽到鳥鳴,感受著“空山鳥語響”的詩意。兩邊除了竹子還是竹子,竹子是四君子之一,有君子陪伴在我的身邊,倍感賞心悅目。一路有這綠色的君子陪著我,也不感到孤獨。
茫茫竹海,感覺就我一人在走。偶爾聽到人聲,一晃就沒聲了。所謂的“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走的累了,就坐在石頭上,欣賞雨霧里的竹子,如此的幽靜,語言是多余的,只用目光和竹子靜靜對視。心不浮氣不躁,和竹林一起安靜著。這是我平生第一次看見真正的竹林。作為一個出生在黃土高坡的人,看慣了滿眼的黃土,如今置身在這滿眼的綠竹里,心情有點激蕩,活著真好!管他貧富,看了自己生平沒見的,有個愛人,有個家,就是美好的。寂靜的竹林里,偶爾傳來叮叮當當的伐竹聲,空靈的響著。
站在高處,漫山遍野的竹子盡顯眼底,雨云飄蕩在上面,我感到仿佛到了仙境。瑞士著名樂隊班得瑞有首音樂《仙境》,音樂凄清而悠揚。原來仙境確實是凄清的,仙境沒有熙熙攘攘的人,沒有川流不息的車。遺世獨立的世界是凄涼的,又清凈著,而這種凄清是多么的令人心曠神怡,一切煩惱沒有了。所以人們都向往仙境,原來仙境是忘憂的地方。那輕盈的雨霧自在地飄逸著,仿佛身著白紗的仙女。如果在這竹海里,再飄起簫聲,那真走進了電影里的詩情畫意了。怪不得電影《臥虎藏龍》在此拍攝。
漫步在竹林里,忽見一高坡,上面種滿茶葉。白色的茶花正開著,散發著淡淡的香氣。黃山的茶葉天下著名,這呼吸著天地精華的地方,能不出好茶葉嗎?這沾滿雨滴潔白的茶花,如晶瑩的淚,這就是山茶花吧,鄧麗君那嬌滴滴的《山茶花》的歌聲,從心底響起。當我繼續向前走的時候,一抬頭我驚呆了,那歌聲立刻飛到九霄云外,如果不是風吹草動,我有一腳踏下去的危險,因為我看到了云海。
我的腳下是個巨大的山谷,山谷外是層層山巒,全是白茫茫的云霧,并且不停地在翻涌著。像瀑布,像海浪,變化著形狀。我的眼前是一副巨大的蒼茫的云山圖,一副絕佳的水墨畫,畫著是大自然,沒有色彩,經典的白與黑。仙人生活的地方大概就是這樣神秘美麗的絕地吧。怪不得有古人看見黃山的云海跳下去的傳說。這神秘的翻涌著云海的山谷,有一種懾人的吸引力,讓人有一種奮不顧身跳下去的欲念。,望不到邊的山巒,望不到邊的云,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吸去你的魂魄,我終于知道了什么叫失魂落魄。想起金庸大俠筆下所描寫的世外仙地,把高手比武地點寫在天都峰,黃山真不虧是三山五岳之首。
木坑竹海,我又一次被深深的沉迷了,沉迷在這雨霧籠罩的幽竹中,沉迷在這茫茫云海中。
描寫竹子的散文篇3:竹林
一場大雨過后,暑氣蒸騰的六月天不覺清廓起來,心頭的郁結亦如霧霾被雨水沖刷遠去,漾出沾了雨水的火紅榴花般清新而又熱烈的喜悅。天瓦藍瓦藍的,凝視這般純凈通透的顏色,是會讓人生出無限的柔情與歡欣的,這無限的柔情與歡欣又留與誰細細言說呢?高天上流云朵朵,宛如閑適懶散的游人,漫無目的地游移著。那些潔白的云絮兒,輕輕悄悄地掠過你的頭頂或者挨著你擦肩而過,那樣隨意和任性。你被這不經意的隨意和任性感染,身心恍惚如流云似的飄忽迷蒙,誰不想做一片率性不羈的白云呢?
遠山清麗如畫,嵐煙升騰,可是夢境?不經意間,那山林間一片翠綠是那樣地鮮明,那樣執著地逼你的眼,你不得不被她的綠意所牽引,甘心做她的俘虜了。這使我有些迷惘了,什么地方我也曾見過這樣一片醉人綠林呢?就是這一片嗎?是在老屋后的竹林里嗎?是曾經年少時迷戀的山腳處的那一片嗎?那些仿佛嵐煙的記憶漸漸在腦海里升騰了,放梢的嫩竹,開著白花的覆盆子,脫落的褐色筍籜,明麗的四周雜樹叢生的池塘,宛轉的躲在葉下的鳴鳥,還有明晃晃的層層水田……像一陣灰蒙的白霧,又像浮動的一團云影,清晰了,模糊了,又清晰了,又模糊了,只剩些時空交疊錯亂橫陳的碎片。
遠山晴嵐終于告別青山的依戀,飄向藍藍的長天了。我的心中的那片翠綠終于漸漸清晰了,那是怎樣的一片讓人如此迷戀的竹林呢?
一樣的是大雨過后,踩在厚厚的濕漉漉的老葉鋪就的竹林里,一邊搜尋著紅得欲滴的野莓果,那是少時怎樣的歡欣與快樂!竹林并不大,卻從山腳一直向山腰伸去,仰頭看去是一片枝葉縱橫的疊疊綠浪。撫著一棵棵青皮上沾著細細白粉的粗壯老竹,手心里總會有一絲癢癢的感覺。挑一棵筆直的老竹,開始爬竹比賽,如猴似地竄上去,等竹枝壓彎靠向另一棵竹時,從竹梢轉向另一棵快速滑下來,任褲腿臟黑了,任手腳磨破了,竹林滿是淘氣的身影和無拘的笑聲。
近處是有一個小小的池塘的,塘岸四周綠意蔥蘢的雜樹垂掛下來,使水塘的面積又小了許多。青蛙在垂入水中的樹枝旁呱呱大叫,我們一走近,便迅疾沒入水中又從另一端叉開四肢浮出頭來。幾只粉蝶在明晃晃的陽光中上下飛舞,不時落在開著白花的覆盆子上。覆盆子纏繞在池塘四周的雜樹上,新抽的綠枝柔柔顫動,沾了雨水的白色花兒更顯嬌嫩,可那渾身長滿尖刺的老枝卻容不得我們再親近一步。有些落了花的已可見長著細刺的如狼牙棒的果子,那果子是非到秋后老了呈紅色時搓去外面的細刺掏去中間的子才能品嘗的,一種甜中略帶些酸酸的味道。
最讓我們如此留戀竹林的,自然是林中那數不盡的紅紅的,黃黃的,半紅半黃的野莓了。暮春時節,新出的竹筍已有數丈高了,開始伸展出青綠的枝條,根部脫落的帶褐色斑點的筍籜隨處可見。我們一頭扎進竹林,開始了甜蜜的野莓采摘之旅。有一種野莓矮矮地直立著,葉子碧綠,翻開綠葉總有圓圓的紅如熟透櫻桃般的果子躍入眼簾,真是紅艷欲滴,像一瑪瑙綴成的小碗,中間空空的,碗口里邊還有一圈白痕。咬一口,鮮甜得很!又有一種野莓枝條橫生,葉多呈紅褐色,果子比前面的那種就要小得多,紅的也很甜,半紅半黃的卻酸得浮牙。還有一種野莓是不多見的,葉子掌狀,藤蔓攀延,果子細如米粒,成熟了一樣紅得可人,味道也很不錯。我們這些無所顧忌的孩子在長滿細刺的藤蔓間鉆進鉆出的時候,一樣的是自由和隨意的。我們有時盯著那些在野莓樹上結成圓形、筒狀的蜘蛛網,天真地看著那些蜘蛛從容地捕捉撞有網上的飛蟲。那些沾著雨滴的發著光的網兒,網住的可是閃著童話銀輝的記憶?
讓我們如此眷戀的紅紅的野莓果子,在溫暖澄澈的春光里是如此地勝過挖筍的趣味。然而,今天,在榴花似火的夏天熱氣騰騰地撲面而來的時候,我終于真切地知道,這樣的充滿趣味的時光終于早早地遠去了。那少時的竹林,終于因為紅磚場的取土而永遠地消失了。那些回憶的影子,如天空的云彩,如屋角的光影,如拂過的田野之風,淡了,濃了,濃了,淡了,朦朧了,清晰了,清晰了,朦朧了……錯亂雜陳,理不出真切的頭緒,只剩下影影綽綽的碎片。但是,這竹林的碎片有時依然固執地清晰地拼接起來:開始放梢的嫩竹,開滿了朵朵白花的覆盆子,蜷曲的脫落的帶著褐色斑點的筍籜,明麗的池塘四周雜樹叢生,還有宛轉的躲在葉下的鳥鳴,隨著輕風吹過明晃晃的一道道水田……
看過“描寫竹子的散文”的人還看:
1.精選關于竹子的散文隨筆
2.歌頌竹子的散文
3.描寫竹子的散文
4.關于竹子的散文閱讀
5.有關竹子的優美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