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武夷山的散文 刻畫武夷山的散文
描寫武夷山的散文篇1:武夷山游記
現在,導游帶我們游覽的是鬼斧神工的一線天。位于九曲溪南岸的一了一絲神秘感,我們僅憑那銀線往外走,越走越窄,短短的路,我們卻走了很長時間。走出一線天,猛地回頭看,真像一把玉斧把一山分為二,站在山上,身體頓感一陣涼意,如果炎夏,站立片刻,便可令酷熱全無,渾身涼徹舒爽。當代著名學者蔡尚的詩來表示我的贊嘆:“東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國古文化,泰山與武夷。”
“二曲亭亭玉女峰,插花臨水為誰容”。 玉女峰就在眼前,再看看大王峰,一個身姿雄偉、氣勢磅礴;一個秀婉清麗、纖細俊美。大王與玉女的愛情更讓山峰美麗。具有仙界與凡界之奇的武夷山,連故事也同山水一樣靈秀。玉女下凡與大王相愛被鐵板鬼發現,報告玉帝,玉帝一氣之下,將玉女與大王點成山峰,分隔兩岸,令他們永世不得相見……今天,看看周圍的景色,已不在覺得它們沒有生命,好像人類賦予了它靈魂,一切都化身成了精靈,在人心里栽下美好的種子。
在九曲溪畔,每一塊石頭都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每一座山峰都有一個美麗的故事,甚至連每一片茶園,每一株茶樹,都有一千零一個故事。
難怪劉白羽十分感人:“武夷收盡人間美,愿乘長風我再來。”當代書法家潘主蘭先生題詩武夷山水:“如此名山宜第幾,相當曲水本無多。”
武夷山水讓古往今來的人流連忘返,和夢中世外桃源并無差異。這獨特的丹霞地貌、奇山麗景,讓我有如置身于人間仙境,享賞著一幅自然畫卷。等我老了,一定到武夷這美麗山水定居。
描寫武夷山的散文篇2:武夷山
位于武夷山風景名勝區至保護區主干線上,源于“華東屋脊”黃崗山。峽谷長14公里,相對落差150米,漂流全程6公里,時間約80分鐘,是體驗大自然驚、奇、險、趣的首選項目。
去漂流了!我走進武夷山,穿上救生衣,坐在皮艇上,手拿船槳。開始漂流了,我們奮力向前劃去。啊!前面是…是個陡峭的滑坡!我們小心翼翼的劃著,不時發出尖叫聲、呼喊聲和腳下河水嘩啦啦的聲音。哇,漂流真辛苦!好不容易漂流完了,我們又去看青龍大瀑布了。它全長落差180余米豐水期寬達40余米,空氣負離子每立方厘米高達11.83萬個,被譽為天然氧吧,十分壯觀。靠近它,瀑布上的水都濺在我臉上,還能聽見水噼里啪啦地打在石頭上,真讓人不由自主地贊美一聲“真美啊!”瀑布邊上還有原生植物群落、銀蛇戀石、生命之歌、白銀灘、青蜥望水、神仙池、蝴蝶泉、問天石等多種美麗的景點。
多么美麗的武夷山,多么繁華的武夷山,多么令人回味的武夷山!你是不是被它的美景打動了?那就趕快去看看吧!
描寫武夷山的散文篇3:武夷山的清明節習俗
打從我上學開始每次春游都要去給烈士掃墓,而且正好每次碰上的都是清明節。清明節對于我來說只是一個普通的名詞而已,更深一層的意思,我從來都沒有研究。
今年對于五年級的我來說這個問題好像不能含糊了,我便很嚴肅的讓媽媽告訴我家鄉武夷山的習俗。我們家鄉每逢清明節每家每戶都要準備許多貢品,祭拜各自的祖先。如:雞鴨魚肉,酒和一些各種各樣的甜點等等。蠟燭、香、鞭炮是必不可少的,還要印一些冥錢,用燒的形式寄給過世的人,怕他們在另一個世界受苦。山村的墓地雜草叢林,祭掃前得現開辟一條路,才能走進墓地。墓前雜草全清干凈,才能擺上貢品,點上蠟燭和香,再開始祭拜。要離開的時候才能放鞭炮。祭掃完后,讓活著的人感覺走了的人就在身邊,也算是一種精神安慰吧!
祭掃烈士墓可就不一樣了,只要身為中國人都應該去給英雄送上鮮花祭拜掃墓,磕上幾個響頭都不過分。當時外來侵略者想占領國土的時候,英雄們用他們鮮血和寶貴的生命英勇抗戰,保住了家園,才有了我們今天幸福而美好的生活。他們的鮮血不能白流,只要活著的人都應該緬懷英雄們的壯舉,讓英雄們的英靈看到后代不會忘記他們,也算是對他們一種感恩的表達方式吧。
今天媽媽讓我明白了清明節的真正意義,活著的人更應該活的有意義,活得值,才值得后人來祭掃!
看過“描寫武夷山的散文”的人還看:
1.描寫武夷山的作文4篇
2.描寫武夷山一日游的作文
3.關于武夷山的作文4篇
4.關于武夷山游記作文4篇
5.描寫春天的優美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