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本中的散文欣賞
課本中的散文欣賞篇1:溫潤細雨煙花般綻放
溫潤細雨 ,煙花般綻放
細雨,柔膩的和雪花一樣,若有若無撲面而來,輕飄飄如云煙一樣,在空中四處飛揚,吻 著臉,倚著眉,親著唇,精靈般舔舐著每一寸,遍及全身。
連綿的雨,漂洋過海的來看你。不是電閃雷鳴,傾盆大雨式報到;也不似春雨般晝夜交替,多愁善感的來到;這個季節(jié)的雨是連綿不斷,細柔如絲呈五彩斑斕,在風中就能起舞,吹氣如雪。伸出手,展開手掌,雨,細細柔柔的落在掌心,盡管沒有雪花那么潔白晶瑩,能把眼淚斑駁在掌紋里,并針刺般刺痛敏感的那根神經(jīng),興奮,顫粟。卻能輕輕的貼合在眉間,唇齒,手心,不間斷婆娑起舞,令你酥酥麻麻,癢在心間卻欲罷不能。
濕了的雨,把路面染成黑色顆粒,鋪滿路的每一面,深淺得宜,水不疾不徐,緩緩流,用盡力氣匯聚成柱,讓蔓延的水流一直不羈,潺潺匯流成河。雨,融化在厚重的河道里,消失的無影無蹤 .
雨,爬上了路邊高大的古樹,從頂?shù)侥_,每個枝丫都沒漏過。滴落的雨水,冰冷如雪,我捧雨成洼,刺骨成錐。于是沒有了留戀,更不屑枝頭停留,為了親吻大地,不惜呼嘯而下,注定了粉身碎骨。
雨,淅淅瀝瀝落在山巒的肩背上,落在枝枝挺拔,葉葉繁茂的參天大樹上,落在生機勃勃,綠意盎然,葳蕤蔥蘢的草地上,用生命的血液,洗滌經(jīng)年積淀的塵與屑 ,把生命之水深深注入廣袤的土地中。
喜歡柔柔的細雨,雖沒有大雨傾盆的酣暢淋漓,也沒有雪花輕飄的阿娜多姿,更沒有冰凌花的冰清玉潔。它卻有柔韌的性格,任性于隨風輕舞的天地間,細細梳理逶迤的山巒,棲息在一衣帶水青蔥綠地。縱情山水,曼妙于宇宙乾坤,細雨潤無聲。
細雨綿綿,綿綿細雨,以滿腔的摯愛,真誠,以最熾烈的無私奉獻,以最悲壯的奮不顧身,破繭成蝶。揮揮手,向山巒,樹木,草地道別,細雨飛揚中把千轉(zhuǎn)百回的柔情留下,把不舍贈與清風,扶搖在廣袤的天空。遙望水渠,綠水盈盈,水草豐美。于是,細雨搖搖頭, 覺得這所有的付出和放棄都是值得的,如欲重生,必先涅槃。
如絲細雨,溫潤中破繭成蝶,煙花般綻放,在風中漸行漸遠……
課本中的散文欣賞篇2:河水
---題記
每每,坐在大堤上,看河水靜靜地向冬流去,不急不緩,似鄰居家那個剛剛讀高中的花季少女,柔美而不失嬌艷。
家鄉(xiāng),是個不大的村子,日出而作,日落歸巢。日子就這樣,淡淡地,沒有絲毫波浪涌現(xiàn),簡單而快樂著,平凡而溫馨著。晨起有雞鳴狗叫,傍晚有老牛嘶鳴,偶爾夾雜著纓兒的啼哭聲,伴隨著裊裊升起的炊煙,傳出去好遠好遠......
隔河相對的那邊,是一片望不到邊的梨樹林,當尖尖的嫩芽鉆出樹枝的時候,正是春寒料峭時。冰雪開始融化,小草偷偷地從泥土里伸出頭顱,怯怯的樣子惹人憐,然而梨葉不管這些,只顧瘋狂地在冷風中張揚,搖曳的讓泥土芬芳,這是生機嗎?
那是個不能投機倒把的年代,壓抑的人們只能半饑半飽,想有點零花錢難上加難。于是,好多人都打起了那片梨樹的主意,想等八九月份的時候,去倒騰點梨子換錢花。那時剛上中學,似懂非懂,對于做生意很陌生。就纏著姐姐帶我一起到河對岸去買梨,那樣就可以吃梨了,因為聽到過那邊的人講,在梨樹林里可以盡情地吃,但不能帶出林子,否則要按小偷來處理的。
于是,盼望著,盼望著,梨樹呀,快點開花結(jié)果!
一個周末的早晨,沿著小路來到河邊,抬眼望去,河對岸的林子綠油油的一片,在晨風的吹拂下,嘩啦啦地想著,歡快地舞動著葉子,好像一場盛大的舞會!
林子里,有沒有蒙朧的愛,懵懂的情?
此時對岸傳來了歌聲,一個嬌小的身影從林子里走出,邊走邊唱,早起的鳥兒隨之起舞,是個小女孩!手里拿著一本書,來到河邊,坐了下來,一會靜靜地看著春水,一會又低頭默默地看書,時而還能聽見朗朗讀書的聲音,哦,原來她在晨讀!
就這樣,時光匆匆,清晨暖暖而過,卻給花季的我種下無垠的期望!
渴望著每一個周末的清晨,渴望著每一個默默相伴的時刻,盡管她從未知曉對岸有一個情開的我。或許,有那么一瞬間的注視,懂了一切!
時間真的好快,梨樹上已經(jīng)掛滿了粉白的梨花,也有雪白的花兒,那些采蜜的蜂兒在林中翩翩舞動,鳥兒嘰嘰喳喳,偶爾還有勤勞的修枝人穿梭,那個晨讀的女孩在干嗎呢?
心動,不如行動!偷偷地上了渡口的那條木船,擠在人群中,不讓擺渡的老人發(fā)現(xiàn),否則會被趕下去的,沒有大人帶的小孩子不能過河。因為以前出現(xiàn)過小孩丟失的事情,大人們埋怨過老人。
小心翼翼地過了河,來到了早已熟悉的樹林,看著風吹過的樹葉,嘩嘩作響,似極了歡迎我的到來,謝謝你們!
沿著林間小路慢慢走著,仲春的太陽暖暖地照著,花香鳥語,藍天白云,仿佛走進了詩人的桃花源里,她在哪里呢?哎,那里有一間小屋,于是悄悄地走了過去。好靜呀,仿佛聽見我心跳的聲音,門開著,一個老人坐在門口,曬著太陽,手里還捧著臺收音機呢。
小朋友,你找什么呀?老人發(fā)現(xiàn)了我,笑咪咪地看著我,好慈祥,如鄰居家的爺爺。
我?玩唄,臉紅了,怎么敢說是來找小女孩的呢?
這時,一個小腦袋從門里伸了出來,大眼睛忽閃著,腦后的小尾巴搖晃著,可愛之極。
爺爺,誰呀?好可愛,是她!那聲音聽了多少次,不過是隔岸所聽,如今卻就在耳邊響起,看樣子十二三歲,比我還小呢。
她吃驚地看著我,你不是對岸的那個小孩嗎?怎么過來了呀?你家里的人知道嗎?
原來,她已經(jīng)知道對岸有我的存在了!好聰明的小女孩!
原來你們認識呀,丫丫,帶他玩會吧,爺爺和藹地看著孫女,不要忘記回來吃飯呀!
原來,丫丫的父母都在縣城上班,沒有時間照顧女兒,就把丫丫寄放在鄉(xiāng)下爺爺?shù)募依铮茸x初中的時候在接回去。丫丫的爺爺就是這片梨樹的主人,丫丫一來到這里,就喜歡上了,那清清的河水,嬉戲的小鴨,林間的小徑,滿樹的梨花,撲鼻的花香,鳥兒的呢喃,還有每天早晨可以對著流淌的春水,朗讀喜歡的課文,她都不想回去了!
其實,我早就看到你了,每個周末的早晨,都會尋找對岸的身影,那個憂郁的小男孩。丫丫天真地看著我,你在對岸看什么呀?
心跳動了一下,居然害羞了,在如此可愛的小妹妹面前,一向在學校狂妄自大的我,竟然語塞,這是怎么了?朦蒙朧朧的記憶中,仿佛有她的影子,又或者沒有,甜而不膩。
那個晚春的上午,我們玩了好久,在林間嬉戲著,捉螞蚱,追蜜蜂,看花兒吐蕊,有時調(diào)皮地爬上樹,捉起了迷藏...... 風兒快活地陪著我們玩耍,鳥兒伴隨著我們碎跑,那林間的小路上,灑下甜甜的笑聲,還有丫丫愉悅的歌聲,藍天白云暖暖地環(huán)繞著我們,那無影的空氣都吃著醋,懶散地把清新都留給春天!
課本中的散文欣賞篇3:尋找年味
下午,靜著心,翻閱一本書,忽然間,一縷食物的香味飄來,那味道好熟悉,分明是幼時,油炸肉圓子的味。扔了書,閉上眼,聞著那香味,饞了,真饞了,不知誰家巧婦,還會做肉圓子。又是一個年底,又到了炸肉圓子的時節(jié)了,心柔軟著,感覺年味也在身邊彌漫著。時光啊,請許我一葉記憶的小舟,牽著這香味的衣角,去尋找兒時的年味吧。
兒時,記憶中的年味,要從農(nóng)歷臘月,十七,十八撣塵拉開序幕。俗語說,七撣金,八撣銀。老家的年俗,這兩天要把家里里外外打掃干凈,來迎接新一年的福氣,好運。撣塵那天,父親穿上舊衣,戴著草帽,找來一根竹竿,綁上雞毛撣子,開始撣里屋頂和屋角的灰塵。接著收拾,堂屋里農(nóng)具,裝農(nóng)作物的麻袋,八仙桌前的香案上的雜物,前場后院枯枝爛葉,樣樣清理個遍。那時,感覺父親的手,是一雙神奇的手,經(jīng)他手摸過的家具,農(nóng)具,一會就變得干凈整齊,姐姐,哥哥和我只負責把垃圾扔掉,擦擦家具,掃掃地。全家人忙來忙去,一個下午,屋里屋外就變得敞亮干凈了。那年味,就在撣塵,忙碌的身影里漾開來了。
撣塵過后,某天父親就會從街市上 拎回七、八斤肉回來。我們一見,那個高興啊,父親要剁肉,包肉圓子了,晚上就有肉圓子吃了。吃罷午飯,父親就會在八仙桌上,擺開架式,一溜肉,盆,菜板,兩把菜刀,那氣勢如擺烏龍陣一般。吆喝著母親給他系好圍裙,把家里的收音機打開,調(diào)到唱戲劇的臺。父親就開始切肉,剁肉了,父親剁肉時,用兩把菜刀,左右開弓,咚咚……地剁著,小小的我覺得父親好神武,崇拜到不行。收音機里傳出咿咿呀呀的唱戲聲,父親剁肉的咚咚聲交織著,感覺那年味已在眼前了。肉剁好,還要加鹽,生姜末,蔥末,煮好的糯米,和在一起攪拌,做有糯米的肉圓子。接下來就是母親和姐姐們用手搓肉圓子了。等到肉圓子都做好了,已夕陽西下。開始生火,在大鍋里倒入菜籽油,開始炸肉圓子了。那時,母親坐在灶下燒火,父親站在鍋前,總是先炸一鍋讓全家人嘗嘗。小小的廚房飄散著肉圓子的香味,年味也在農(nóng)家小院里悄然彌漫著,那是幸福的味道。
年越來越近了,到了去集市買紅紙,寫對聯(lián)的時候了。解放前,父親念了兩年的私塾,解放后又念到小學畢業(yè),在那個年代,父親已算是知識分子了,所以家里的對聯(lián)都是父親寫的。記憶里,父親總帶著我去趕集,置辦年貨。一到集市,就感覺過年的氣氛,那賣年畫,賣紅紙的攤位比比皆是,花花綠綠擺了一地,任人挑選。父親總是先挑,寫對聯(lián)的紅紙,要顏色鮮亮的那種紅紙,總是看了幾個攤位,才決定買,還要計算好買幾張。接著挑一些年畫,買毛筆,一瓶墨汁,當然也會買日用品,每次都是滿載而歸。父親總喜歡在大年夜前一晚寫對聯(lián),晚飯過后,父親就會拿著紅紙,放到八仙桌上,先酌量著,怎么裁,因一張紅紙很大,裁好了夠兩扇門貼。麻煩的是堂屋主門對聯(lián)的紅紙,不但要裁成長長兩條,還要疊方格字印,這樣寫的字就不會斜。父親運籌帷幄,幾下就把家里所有門紅紙裁好。開始寫對聯(lián)了,父親總是翻閱一些書,然后自己想想,結(jié)合一下,自己編一副主門對聯(lián),每一年對聯(lián)都不一樣。父親寫毛筆字的姿勢煞是好看,字寫出來,那叫一個龍飛鳳舞,后來大了,才知道父親的書法,為草書,而且是狂草級別的,那字經(jīng)常受到別人的稱贊。他每寫一個字,我要幫忙把對聯(lián)紙往前平拉,避免墨汁流動,防字跡模糊。幼小的我,一邊牽著紙,一邊看著父親寫對聯(lián),心里膜拜啊!是的,過年的年味,還有父親寫對聯(lián)的墨香味。
第二天,大年三十了,母親很早就把雞燉在鍋里,早上一起來,就聞到一股雞湯的香味,啊,過年真好。父親,總是跑來跑去,領著我們幾個小孩,把家里的衛(wèi)生,再清理一遍。之后,還洗臉,凈手,帶上我和哥哥,去偏僻的路口,給祖先燒紙錢,行跪拜禮。回來就該燒菜,準備年夜飯了。等菜燒得差不多,遠處,近處,鞭炮已開始響起來了,是的,有的人家,已開始吃年夜飯了。這時父親就會帶著我,把家里的對聯(lián)貼上去,新的年畫也貼好,一下,屋里屋外,紅紅火火的別提多喜慶了。年夜飯當然吃得一團喜慶,最開心的,還是父母給壓歲錢。年三十晚上一般睡不著覺,心里那個激動啊,因新衣服就擺在床頭,我一會摸摸新衣服,一會摸摸口袋里的壓歲錢,盼望著早點天亮。
正月初一,一大早,那鞭炮聲就此起彼伏,咚……噼噼啪啪的鞭炮聲持續(xù)不停,到處飄散著鞭炮的硫磺味,覺得那味道真好聞,濃濃的年味,在此刻已被炫染到極致了。迫不及待地爬起來,穿好新衣服,裝好壓歲錢,開心地,跑到父母面前。父母見了總是夸贊我,新衣服穿得漂亮,心里那個美啊。顧不得吃早飯,早溜出去,和小伙伴們一起挨家挨戶拜年,討糖果吃去了。
兒時的年味啊,在我心里尤如一幅美麗的畫卷,年年翻閱,年年溫馨。感謝父母,讓我度過一個又一個美好的新年,讓濃濃的年味永存心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