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人的散文刻畫人的散文
描寫人的散文篇1:理發師
那時候我的故鄉魯灣還沒有理發店。每當天氣晴好的日子,老刁騎著破舊的自行車從賈魯河西岸的一個村子里來到魯灣,車身上橫綁豎掛著很多物件。遠望去洗臉盤、小火爐、椅子、木支架等在車上搖搖晃晃,磕磕碰碰。一路上叮呤咣啷響個不停。到了街口,老刁將車子挨著老槐樹停下,然后張羅著理發攤子。不久三三兩兩的村民圍了上來,按照先來后到的次序上前理發。為了打發等待的時間,村民們一個個蹲在攤子旁邊閑話桑麻。有人問起老刁的過去,他便一邊理發,一邊絮叨著過去的故事。
老刁十幾歲跟著師傅學剃頭,吃了不少苦。年輕的時候他靠著剃頭的手藝走南闖北。上至,下至乞丐,都是他的坐上客。到了三十多歲的時候,他回到了家鄉,還帶回一個跛腳女人。后來到了__時代,他因為曾經為理過發成為批斗的對象。他白天被游街示眾,夜里被吊在屋梁上鞭打。他的跛腳老婆不堪折磨,在一個雨夜跳進了賈魯河里,尸體被撈出來的時候已經腐爛了。十年之后,時過境遷,老刁的命運有了轉機。他成為一個無罪的人,重獲了自由。那天他悲喜交聚,淚水滂沱,沿著曾經游街的道路一步一下跪磕頭。當到賈魯河畔的時候他跪在河岸大聲呼喚著跛腳老婆的名字。河水冷漠無情地遠去,絲毫沒有回音。
人們聽了老刁的故事之后深表同情。當理完發后,都會在他的帆布錢袋里分文不少地塞錢。村里人還輪流招待老刁午飯。那天輪到了我家,母親在廚房炒了兩道菜,還用沾著香油的手遞給我幾張零錢,讓我到村頭的小賣鋪買瓶白酒。我踮著腳從小賣鋪的柜臺上拿走那瓶酒,然后走到老槐樹下,只見老刁脊背微駝,禿頂的頭上露出光亮的頭皮。他正忙著給村民理發。我走到他跟前說:“我媽媽說今天你該到我家吃飯了,讓你和我一塊回家。”他并沒有停下手中的剃刀,只是側身看了我一眼。當他理完發之后,對我笑著說:“你這個長毛鬼,也該理發了。”說著便將我按在椅子上,給我圍上灰斑點點的圍布,然后拿起推子在我頭上推。
后來村里開了一家理發店。理發師才二十多歲,曾在城里的理發培訓學校學習。理發店的墻壁上貼滿了美女俊男的圖片。理發師不僅用上了電推子、電吹風,還會焗油染發。村里的很多人到新開業的理發店理發,追逐著新潮的發型。從這以后,村里僅有一些老年人眷顧老刁的生意。老刁一如既往在老槐樹下擺攤理發。有時候沒有一位顧客,他也照常燒好洗發的熱水,準備好理發的工具。也許,他堅持的是一種存在的狀態,這種狀態最終在時代的潮流里被湮沒得毫無痕跡。
我也不知道什么時候老刁不再出現在魯灣了,也再沒聽說過他的消息。他似乎和很多舊面孔一同在世界上突然消失了。人們也漸漸忘記了這位獨特的理發師。
描寫人的散文篇2:品讀男人
男人,需要品讀,不但女人要品讀男人,男人也要品讀男人,能慢慢的把男人品讀出味的人,才是一個大氣而渾圓的人生境界。
二十歲的男人如朝陽,充滿朝氣和活力;三十歲的男人如奔騰的江水,充滿拼搏的動力;四十歲的男人如郁郁蔥蔥的高山,深邃而沉穩;五十歲的男人知天命,但意向上,是飽經風霜的戰士,氣質深沉,舉止優雅,儀態大方,成熟穩重,英明而果斷。
男人有庸俗的,這種庸俗的男人即便看上去魁偉高大,卻不會給人以安全感。庸俗的男人如故事會,泛泛讀即可,大體就知道其內容了,他們沒有多少空間的想象,但庸俗的男人很能得到同樣庸俗女人的贊賞。
男人有憨厚 的,憨厚的男人能給人以安全感,這樣的男人需細細欣賞,反復讀其重點精彩部分,讀到了他的憨厚,就讀到了他的沉穩、勤勞、勇敢、和大山一樣的胸懷、蒼松一樣挺拔的堅韌。
有男人味的男人是標準型的男人,這種男人不人云亦云,不一定口若懸河滔滔不絕;有男人味的男人是成熟了的男人,他處變不驚,舉重若輕,不世故、不拘謹,在任何情況下泰然自若,張弛有度; 有男人味的男人有尊嚴,沒有什么可以讓他屈膝低頭,一身錚錚鐵骨;有男人味的男人有血性,有勇氣,有果敢,有正直,有永不氣餒,有絕不服輸的精神;有男人味的男人有智慧,有思想,有閱歷,有大度的胸懷。
愛讀書,愛讀好書的男人有智慧有知識,這種男人是女人的靈魂,這種男人有讓女人心動的魅力,因為他們的談吐與修養最能征服 女人。
男人是狼,這是男人的天之獸性,沒有狼性的男人不能算是真正的男人,狼群是一個弱肉強食的群體,狼性不只表現在征服女人后的快感,而是在對待人生執著的追求,對待困難要迎刃而上的勇氣,對待事業有鍥而不舍的精神,讓家人有歸屬感,對待朋友有狼的攜作意識,對待敵人要有狼一樣的野性,要像狼一樣讓自己永遠充滿野性,也會像狼一樣去拼搏與探索。
描寫人的散文篇3:她是誰的人間四月天
她有著絕代姿容,曠世才情,鼎盛事業,她溫和素雅,明澈純凈如圣潔的白蓮。她讓徐志摩懷想了一生,讓梁思成寵愛了一生,讓金岳霖默默守望了一生。她的美一經窺見便會讓世人為之動容。林徽因---她是怎樣的女子,她又是誰的人間四月天?
世人都知道那首《再別康橋》是詩人寫給她的,是那段家喻戶曉的浪漫愛情留在人間的永久的痕跡。這是當時京城的美談:“林小姐人艷如花,和老詩人(泰戈爾)挾臂而行,加上長袍白面,郊荒島瘦的徐志摩,猶如蒼松竹梅的一幅三友圖。”在世人眼中林徽因和徐志摩站在一起就是一道賞心悅目的風景,天造地設的一對玉人。所以就一廂情愿地將徐志摩看作了她的至愛,甚至猜測她一生所有的詩詞都是寫給詩人的,直至紅顏老去的那一刻,她心中始終懷想的應是倫敦迷離雨霧中的康橋。
然而林徽因卻是在康橋情深意濃時毅然選擇轉身,即使后來徐志摩離婚恢復了單身的自由,仍沒有選擇與詩人共赴一生的紅塵,顯然這都是世人為滿足自己對才子佳人浪漫情結的一種美好假想。在我看來,徐志摩是林徽因夢中一切美好的想象,浪漫飄渺,是她的琴棋書畫酒花茶,而現實中的徐志摩定是少了一份持重和淳厚,少了林徽因身上的那份從容淡定,少了她在塵世生活的一份溫良,而那正是梁思成身上所具備的,梁思成給她的踏實自在,溫暖和安定,是詩人永遠都給不到的。世間多數的女子,但凡還算清醒,選擇托付現世終身的,一定是后者,更何況林徽因如此聰慧的女子。所以詩人僅僅是她的一段青春過往,和有所辜負的愧疚。她在臨終前唯一要見的是徐志摩的前妻張幼儀,不是因為還深愛著詩人,而是了卻凡間唯一曾經的過錯。如此善良的女子,無論之前有何過錯,都當為世人諒解。
梁思成是林徽因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煙火幸福。林徽因是璀璨的星子,她的光芒令許多男子仰望,梁思成便是其中之一。能夠娶到這樣一位絕代紅顏,才情尚不及詩人的他內心一直都是不真實而惴惴的,直到婚前還會問一句:“為什么是我?”與梁思成咸淡恰好,冷暖相宜的婚姻生活,正是這位曠世佳人想要的人間生活。然而梁思成對林徽因的美始終也只是仰望,欣賞,他不是懂她的那個人,他們之間缺少的是靈魂之間的靈犀和綢繆,執子之手,與之偕老的林徽因于他也僅僅是那句唱詞: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世間如林徽因這般清澈純正,才情絕世的女子,造物主必會賜一個既給的了她夢中美好,又給得起她現世安穩和幸福的男子。他們一經遇見,便會認出,兩個靈魂便會締結永遠的繾綣,那才是真正的愛情。像林徽因這樣的女子是配得上擁有這人間極致的,能與這位曠世才女擁有人間極致情感的,是那個不動聲色地愛了她一生,終生與她比鄰而居,終身不娶,連她死后亦守著她的魂魄,令所有看客都為之涕零的學界才子---金岳霖。
看過“描寫人的散文”的人還看:
1.散文做人
2.有關一個人的散文
3.描寫人物的散文好段
4.優美寫人散文
5.感悟人生的優美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