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先人的散文
單指向天,緬懷那親愛的人兒。關于緬懷先人的散文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緬懷先人的散文篇,歡迎大家閱讀。
緬懷先人的散文篇1:懷念天堂的父母
元旦就要到了,可自己卻開心不起來,自從父母離開以后,我害怕過節,越是節日,越是想念父母,元旦是值得緬懷的日子,忘不了這一天,帶來撕心裂肺的疼痛,這一天是父親離開的日子,不知父母在天國是否團聚,愿你們在另一個世界,過得幸??鞓?,尤其不要再受病痛的折磨,此時,聆聽心靈的音樂,心里有一點柔柔的疼痛,眼淚模糊了視線,一年一度春常在,每逢佳節倍思親,平淡的日子,不平淡的思念,今夜,釋放飛那份思念,讓心靈得到了滿足,仰望十二月的天空,依然是那么澄澈而明亮,深邃到我心里,于是嘴角微微地上翹,露出久違的笑容。--魂之舞者
今夜,展開思緒,邀那一彎明月,走進我的文字,指尖的舞蹈,一點一滴傾訴著思念,我親愛的爸爸媽媽,我笨拙的文字,詮釋不出對你們的愛,一個我不愿意面對的日子,就要來到了,在這幾年里,你們相繼離開了我,你們怎么忍心離開女兒,親愛的爸爸、媽媽,你們走了以后,我還來不及太悲傷,就挑起了生活的重擔,忘不了你們臨終前的囑托,更不敢忘記你們的期望,女兒不會讓你們失望,一定會讓這個家,永遠充滿愛的溫度,弟弟現在可以獨立生活了,你們地下有知也該安息了!特別的日子,特別的思念,每次忌日到來的時候,心情總會特別的低落,喜歡躲在無人的角落,搜尋關于你們的信息,你們生前的許多東西,都不舍得丟棄,總會把它們悄悄的儲藏起來,每每翻啟時,猶見你們的音容笑貌,爸爸,元旦就要到了,特別的日子里,我們依然會在弟弟家相聚,讓這個家充滿歡聲笑語。
每次特別想你們的時候,就會悄悄的拿出你們遺留的東西,回味我們在一起幸福的往事,感覺你們離我是如此的近,忘不了父親的刮胡刀,每每看到它的時候,就會想女兒曾用笨拙的手,第一次手忙腳亂為父親刮胡子的情景,那種無言的交流,勝過千言萬語,雖然父親不會表達,從你的微笑里,我讀出了幸福。更忘不了陪伴母親10年的專用針,每次拿起它,都會想起我們之間的故事,小小的針頭教會了我許多東西,母親是糖尿病患者,每天靠打胰島素維持生命,為了省錢又省力,膽小的我開始學著打針,剛開始是給媽媽打針,后來又開始為父親打針,每次打針的時候,我的表情都很痛苦,總怕弄疼了父母,可每次父母都表揚我,明知她們是在鼓勵我,可心里還是特別的美,從那以后,無論遇到什么事情,我都會微笑的面對,只要能和父母在一起,我什么都不怕,什么都能克服,即使每天撐的很辛苦,依然感覺那樣幸福。
今晚,一直靜靜地坐著,用心聆聽這首心靈的樂曲,帶著一種感傷,和濃濃的感恩,守候父母這七年里,是我人生最寶貴的財富,這里蘊藏了多少難忘記憶,值得我用一生回味,忘不了無數個夜晚,父母就像孩子一樣,乖乖的躺在我身旁,雖然你們不能動,也不會表達,可從你們呆滯眼神和含糊聲音里,我尋到了幸福的氣息,也體會到嬰兒時的自己,你們付出了多少辛苦。如今感受嬰兒一樣的父母,內心更多了一份疼愛和感恩,爸爸媽媽,和你們最開心的事情,就是喂你們吃飯的情景,那是我最幸福的時候,只有這個時候,你們會比較聽話,不會亂發脾氣和罵人,每次喂飯的時候,都會用不同的招數,哄你們把飯吃完,那一刻,仿佛看到了小時候的自己,說到這里,眼淚打濕了視線,如今,父母早已走遠,而你們留下的氣息,卻永遠縈繞在心間,每每回味的時候,都會有一股暖流流淌在心。
爸爸,今夜就想和你說說心里話,在我心里,您一直就言語不多,內向并含蓄,記憶中,我從來沒有看到過您大喜或者大悲,您無論對待何事,都極其認真負責,爸爸,你知道嗎?女兒好想你,女兒有好多話想對你說,雖然你聽不到了,但是我還是想說,爸爸,你知道嗎?你和媽媽都走了,有時感覺這個家撐的好苦好累,有時也會很委屈,可想起你們臨終前的話語,就會給我許多堅持的力量,再艱難的日子,都會微笑的面對,我也堅信,只要有愛做支撐,就沒有過不去的坎。媽媽,我也想對你說幾句,你最放不下的弟弟,已經變得成熟獨立了,你就不要再牽掛了,這個元旦有爸爸和您在一起,您不會再孤單了,記得別總是那么仔細,也該為自己活一次,平時要多買些自己喜歡的東西吃,天冷更要記得添加衣服,天堂里,你們一定擁有了強健的身體,健康的牙齒,可以吃得盡天下美食,可以四處游玩,賞遍天下美景。
緬懷先人的散文篇2:紀念父親
一路細雨迷蒙,一路的霧葛沉沉。車窗外群山蒼翠起伏,遠處一望無際的荷塘,淚水順著綠色的大傘汩汩而下,幾朵如雪的荷花點綴萬頃碧浪中,淅淅瀝瀝的雨水撲打在粉嫩嬌蕊間,這樣的雨景,在憑吊一個人,一個我此生敬仰的人,蒼天都在流淚憑吊您,我的父親!
今天是個特別的日子,是的心中永遠傷痛的日子,是個我永遠紀紀念的日子,是我永遠懷念您的日子,爸爸,我們來看您了。
兩年前的今天,遠山含黛,天空垂淚,噩耗從雨中傳來,如一記晴天霹靂,敲打在我傷痕累累的心上,我柔弱的身軀怎勘重負?心一下跌到了冰谷,的淚水決堤如海濤奔涌,心在滴血,父親,為什么?爸爸,為什么?為什么您的腳步那么匆匆?為什么不能等待兒媳見您最后一面呢?讓時光定格,讓記憶定格于永遠的遺憾!
隨著車身顛簸,窗外的雨越下越大,任憑視線模糊,時光仿佛回到從前,曾幾何時,您對長輩的孝敬,讓爺爺奶奶心花怒放,不是親生,勝過親生,爺爺逢人就豎起了打拇指,“這插門的女婿,遠比養個親生的兒子強多了”,那滿足開心的笑臉,幸福之情,洋溢了眼角眉梢。四周的鄰居對您的尊敬,溢于言表,您雖然不是當官的,可遠比那些手握重權的的“官”們強多了,您一介小小的村支部書記,連個芝麻官都算不上,可您體恤百姓,一心一意辦實事。對上司從不阿諛奉承,在村支部的崗位上一站就是三十多年。為了工作,為了百姓,經常披星戴月,廢寢忘食,歷盡了風雨,歷盡了艱辛,從此,也就落下了病根,您為百姓帶來的福祉,又豈是用言語能闡述的盡?
都說世風日下,世態炎涼,人走如茶涼??墒牵职郑澳_剛去了天堂,周圍的鄰居,遠處的百姓聞訊來您靈前上香吊唁的人絡繹不絕,無不大放悲聲,“我們心中的好書記,您走的太早了,走的太匆忙了、、、、、、,訴不盡的好人一生平安,”可是蒼天無眼,為什么好人命不長呢?您一生為了工作,為了家,操持勞累一生,沒有過過一天清靜的好日子,您就走了,上蒼待您不公啊!那一聲聲帶血的哭訴,是對您為人正直、善良的肯定,我無不為您自豪,為我有您這樣的好父親而驕傲,您的靈魂并沒有離我遠去,您的精神一直扎根心底,根深蒂固,是我學習的榜樣!
送您去墓地時,為您送行的鄉親都排成了長龍,人們不顧雨水澆透了衣衫,送行的人悲淚成河,那感人至深的場景歷歷在目,終生難忘。
一聲刺耳的剎車聲驚醒了回憶,前邊的由于連日大雨,路已被山坡落下的石頭所阻,我們一行只好冒雨徒步前行,我懷抱孝敬您的紙錢供果,不能撐傘行路,腳上的高跟鞋在山道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跡,雨水淋濕了發絲,澆透了衣衫,我全然不覺,心啊,早就奔到了您的墓前,只為叫您一聲爸爸,陪您說說話,拉拉家常!
緬懷先人的散文篇3:懷念爺爺
爺爺離開我們已經十年了,每當想起他,不由我熱淚盈眶,浮想聯翩,爺爺的音容笑貌始終浮現在我的眼前。
爺爺終年八十三歲。他個子不高,也就一米六多點,一直剃著光頭,是個典型的農民。從我記事起,就沒見他睡過一個懶覺,每天凌晨三四點鐘起床,手里提著個圍燈,打掃庭院,喂豬喂羊,積肥墊圈,準備工具,下地干活,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條。他要求全家也是這樣,他規矩大,家法嚴,最不能容忍的就是睡懶覺,用他的話說就是:早起三光,晚起三慌。在他的帶動和督促下,我們全家都沒有睡懶覺的習慣,記得小時候我和弟弟睡懶覺都有過被他從被窩里赤條條拽出來放在地上醒盹的經歷。爺爺早晨起得早,晚上睡得晚,再干一天活,自然就疲勞,我記得他每天吃完飯后,不知不覺就能睡上一覺,最多十分鐘,那時還覺得他挺能睡,現在想起來才明白他那是累的,太疲勞了。在農村,每逢陰天下雨是人們最清閑的時候,或睡覺,或娛樂,可我就沒見爺爺閑下過,他常說:晴天有晴天的活,陰天有陰天的活,玩能玩來啥?
爺爺的農活在我們村首屈一指,是遠近聞名的莊稼把式,提耬把簸萁無所不能,打場趕車無所不會,什么節氣種什么莊稼無所不知,積肥打藥養家畜無所不通,栓繩系扣無所不行,為此全村誰家有處理不了的農活都愛找他,他也從不推脫,總是盡心盡力幫助別人,全村人也特別敬重他,因他兄弟排行老三,所以全村不管輩分大小都尊稱他為“三爺”。
爺爺古道熱腸,扶貧幫困,他會廚師手藝,在世時村里的一切紅白事都是以他為首操辦,一個事下來最少三五天,從來就沒要過一分錢報酬,不光不要報酬,還要往里貼錢隨份子。他厲行節約,從不鋪張浪費,能省的則省,窮富一樣對待,再窮的戶他借錢給人家也能把事辦圓滿,在最后辦一件喜事時,因年歲已大,用刀切肉時不慎將手切破造成感染,住了半月的院才治好,從此家人就不再讓他出山了。爺爺在村里群眾基礎特別好,人們都信任他,誰家有個磕磕絆絆,打架拌嘴,鄰里糾紛,都愛找他調解,我記得有好幾家因婆媳或夫妻矛盾將要解體的家庭,在他的調解下重歸于好。他給別人辦事時總是不計勞苦,從不在乎個人得失,特別是對村里找不上媳婦的光棍家庭,他有時自己拿錢買著東西跑多少里路去給人家提親。爺爺的付出得到了人們的回報,聯產承包責任制后,因我家就爺爺和我娘干活(爸爸在外工作顧不上),有些力不從心,有很多活都是鄉鄰自發幫著干完的。
爺爺很善良,樂善好施,特別是對弱勢群體,他都能及時伸出援手,給人力所能及的幫助。記得小時候,經常有要飯的到我們村,每當要到我們家,在我們生活也特別艱苦的情況下,我爺爺總是多給人家點干糧或咸菜。有一年,寒冬臘月,一個老人帶著一個小姑娘來我們家要飯,兩個人凍得瑟瑟發抖,我爺爺見狀急忙把兩人讓到屋里,點上火盆,拿出皮襖給小姑娘披上,又吩咐我娘趕緊熬粥,熱干糧,炒菜,讓他們暖暖的吃了一頓,臨走又讓他們捎夠一頓飯的玉米餅子,爺倆感激不已,千恩萬謝,到后來他們又來過幾次,爺爺還是照常對待,爺爺還針對要飯的給我們家立了一個規矩:不準養狗。對待外人這樣,對待族人也是如此,我們家在村里是個大家族,有很多出了門的族人和娘家沒有人的外嫁姑娘,回村來一直把我們家當成落腳地,爺爺總是噓寒問暖,熱情招待,住多少天算多少天,我們吃啥他們吃啥,甚至比我們吃的都好,逢年過節,爺爺總是派我和弟弟到這些人家拜年看望。我二爺爺一家(我爺爺的二哥),膝下無子,且兩口子常年有病,不能勞動,爺爺就叫我爸爸把他們接到家來跟我們過,直至養老送終。我家后鄰住著一個精神病人,他發起瘋來見人就打,逢人就罵,但一見著我爺爺就特別老實,可能是我爺爺經常接濟他的緣故吧,記得有一年,他住的房子因雨大塌了房頂,他的親弟弟根本就不管,是爺爺請求生產隊派人給修好的,每到過年,爺爺總要吩咐給他留著餃子,并親自給他端過去,爺爺總說:瘋子也要過年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