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散文欣賞
媽媽是被子,總是溫暖我們的寒冷的心。關于媽媽的散文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媽媽的散文欣賞篇,歡迎大家閱讀。
媽媽的散文欣賞篇1:母親
母親,史姓,漢族,1956年生人,陜西彬縣籍,在家務農,中國公民。
這就是母親的簡歷,一個平凡的農村婦女所有的檔案資料,一個普通女人,在這個世界上僅有的和大多數人近乎相似的信息。相似得可以忽略,簡單得可以遺忘。可是,就止是這些,縱使相似也在心底,縱使簡單也在心底,縱使平凡也還在心底,勒石成碑,永不磨滅。
母親一生育有三子,無有姑娘。確切點說,是三子一女。那個苦命的丫頭,我的姐姐在兩歲的時候嚴重脫水,因條件受限,不幸夭折。現在算來,有的話長我四歲,也該是四十歲載,美滿家庭。且于我們仨來說,大姐如母,那該又是多么幸福而美好的事情。現在大姐遠逝,傷情悄遁,然三子齊眉且都家室已就,兒女繞膝,對于母親也算是個告慰吧。
在那年那月,各行各業糾正“左”傾思想,農村經濟疲顯蕭敝的時期,母親見到了在這個世界上她的第二個孩子,全家人視如至寶的我。那時的爺爺臥榻不起,奶奶顛著小腳忙于家計;那時的父親在公社飼養組、菜園子上工;那時的我脖頸上佩戴著粗壯的紅布鎖子(用紅布纏裹成項圈,配以鈴鐺;北方謂為值錢娃、寶貝蛋),被抱著、捧著;那時的母親白天上勞,晚上持家,在食不果腹,青黃不接中苦度時月。凡偶有白饃細面,俱積于子食,勿論自己餓得昏花,疲憊不堪,止為炕頭那個娃娃。兩歲余,祖籍陜西乾縣的奶奶步爺爺后塵而病卒,乃至今不辨其容,更不說名姓。大家常說,生前的奶奶賢惠一生,探故不過一二,勤苦守家終到別,后礙于途遠不便,終亦未能告故,至今遺恨懣胸。欣慰的是,大家都說現在的二姑特像她老人家,故每見到風燭瘦削的二姑,都倍感敬重而又溫暖,大家都會念想那個逝去的慈祥的老人。母親每言奶奶,都會灑淚濕巾,欲語千言。這個時候,我都會溫暖的想,想那個永遠的奶奶,母親的母親,和母親一樣的老人。
母親和父親結婚的那年前,大姑、二姑嫁到了山莊里。兩個姑爺人都很好,族里家丁興旺,地多糧豐不怕餓。后來,唯一小姑嫁到了河灘縣城腳邊,雖少了地大糧多之慕,但近得小本行當,過活勉強。愁怕小女餓了肚腸,爺爺總是放不下手腳。父親和三個姑姑其四人之命道,都是遵了爺爺訓愿,算是妥當安排。就我的名號,落地就已受訓,稱旁人勿改之,與舅父長子“太平”皆為“平字輩”,取平安順當之意。后族親直輩皆為守約,無違老人愿。故我的“平均”之意,更顯老人良苦用心,愿望美好之至了。至今我以此名立世行走從無更改,雖字俗意淺,但明了響亮。且勿論誰喚都辨得出來,應聲見人;母親常喚,喚得習慣,習慣一生,喚兒心暖,不虛此名。
父親為獨子,總享得長輩、姐妹憐護,兒時經困苦之遭居少。至年少進過學堂,讀書習字幾年后,終因緣故止學回家,孝道高堂理料門戶。待母親進門,三口土窯,兩方板柜,一椅一箱,終為一家,勤儉本分渡難關。那時的日子,成家先糊口。父親在公社飼養過牲口,種菜、賣菜,掏廁所,后來下煤窯背煤塊,進磚廠干苦力,直至下崗又回歸土地,三分薄田養活眾老少。在那些逝去的時光里,總生長著父親鮮活的記憶碎片。油黑的工作服和斑駁的礦燈帽,誠摯樸實的眾工友,發到工資拎著雞蛋、扛回面粉的喜悅……
媽媽的散文欣賞篇2:母親的偉大
母親,永遠是這個世界最偉大的人。
母親,永遠是默默為你付出無私奉獻的人。
從我們小時候,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時候,就開始了無休止的吸取母親身上的血液轉化成為了母乳。滋潤著我們每個人的肉身,母親哺育著從自己身上掉下的一塊肉。
懷胎十月在母親的肚子里,淘氣的不停地打轉著換個身姿。吸取著母親身體里面的營養,漸漸的我們的小小的肉身開始長大。母親的肚子空間是有限的,容納不下我們一天天長大的身體,就在十月的某個時刻強忍著疼痛,將我們安放在這個世界里面了。
就這樣伴隨著生命的開始,也是結束十個月的母親痛苦的日子。母親看著我們嬰兒的身姿,心里默默的祈禱著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健健康康地成長,將來能功名成就一切諸善事業,遠洋大江南北。就這樣,在母親不斷的呵護著漸漸地我們長大了,可以有能力去獨立生活了。
而我們的母親也在一天天漸漸的老去,從青春的容顏逐漸變得越來越衰老了。而母親看著我們也漸漸的成熟了,從身高到生理漸漸的成為母親的影子或者父親的影子了。就這樣數十幾年的日子,在母親的嘮叨,在母親的呵責,在母親的呵護,在母親的付出,在母親的關懷下,度過了漫長而又短暫的歲月。母親把我們養成社會最有用的人,也時時刻刻教導著我們要長大了成為龍或鳳,成為世俗眼里面的偉大母親。
其實就算我們成為不了母親盼望的佼佼者,也不能否認母親的偉大。母親能將我們帶到這個世界就足以展示了她無窮的毅力,偉大的母愛。這是天地間永遠不可摧毀的功德!贊嘆母親的功德是右肩背著母親,而右肩背著父親,環繞著地球一周又一周永遠是報答不了母愛的恩德。
長大以后的我們,結婚到生子,完成了母親的成家立業的愿望。而我們畢竟是年輕人對生活的艱辛與未來的路都是迷茫,而又無所知道的。時時刻刻母親都在懷念著子女。當我們婚姻遇到問題,母親就會挺身而出;當我們工作遇到問題,母親就會挺身而出;當我們心情遇到問題,母親就會挺身而出,默默地為了自己的子女付出,生命里面最珍貴的東西。
作為子女的我們要感恩自己的子女,更重要的是作為丈夫還是妻子都要尊重雙方的母親,無論母親如何嘮叨,因為那是愛,所以才會讓你們感到煩。子女們應該懂得平等心、感恩心,去善待身邊的老人,善待雙親安度晚年,感恩母親的偉大!
媽媽的散文欣賞篇3:媽媽
5月12日,媽媽,今天是你的節日,我想起了在山村里每天忙忙碌碌,起早貪黑的媽媽了,我喜歡這樣的想念,深沉而不厭倦,厚重而不繾綣。
在歲月無情流逝的日子里,母親就是一路芬芳的春,開的花,永遠的青春靈秀。
我在收割完一輪又一輪歲月的胡髭時,用心仰視著母親,我的情感大門直抵母親的每一寸肌膚,淚水潸然而下。白發蒼蒼的母親啊,我該以怎樣的語言來面對你?
你的身材雖然矮小蒼老,卻為我們六姊妹撐起了廣闊的天空,讓我們都走上了工作的崗位,你的脊背雖已彎曲,人生卻很正直,亦如光輝的太陽照亮了我們的昨天、今天、明天,永遠永遠······
你的面容雖已蒼老,卻讓我門的田野綠意盎然······
母親是個農民,她一生鐘愛著土地,亦如疼愛她的兒女,土地也鐘情于母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總是這樣的景致,在我的視線中時刻閃現,手握鋤頭和鐮刀的母親,在太陽下稱量著陽光的重量。在母親弓著玉米穗般的腰脊頂著歲月的勤勞時,一片片玉米萌了芽、泛了青、有了包、放了黃,汗水將陽光浸得飽滿時,母親揮舞起鐮刀將一個個豐滿妖嬈的秋收人懷中。那沉重的影子綿長而超重,遲到的太陽呵,母親的鋤頭已掘落了星光的夢,汗水已將青春淹沒,白發悄悄爬上母親的額頭,土地在鋤頭底下松疏,日子在鋤頭底下結實。鋤頭鋤綠了莊稼,鋤肥了心中的夢,鋤熟了母親沉甸甸的人生。
手握鐮刀收割歲月的母親啊,你可看到歲月滄桑的白發已將你一天天收割?
母親,你年輕嬌艷的青春一去不返。你的身影如此蒼老憔悴。你的腳步越來越蹣跚。
這我們看得見,我們都明白,是你看見了那金燦燦秋,那飄著芬芳的泥土,那被汗浸落得陽光里的微笑,以及你兒女心底里震顫的脈響和心中最真誠的呼喚······
給我們你那甘甜的乳汁,給我們你那反反復復的叮囑,給我們你那扯不斷的牽掛,給我們你那慈祥的微笑,以及你那開心的淚,給我們你那溫暖的棉襖,給我們你那汗水浸泡的糧食······
簡單的生活不簡單的你,平凡的日子不平凡的母親,大地是你的胸懷,你是你兒女們的藍天,所有贊美的語言在你面前都顯得那么蒼白無力,因為你是真實偉大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