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九月的散文
花散去,葉飄零,這是金秋九月的悲哀,亦是它美麗。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金色的九月的散文篇,歡迎大家閱讀。
金色的九月的散文篇1:金秋九月
秋意涼,心情爽,歌唱豐收的希望。心目中的秋色,空氣里都彌漫著瓜果與鮮花的味道。微風掠過,讓人總有些心曠神怡的陶醉與迷惑。這個季節,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枝頭上一簇簇的丹桂十里飄香;架子上掛滿了一串串的葡萄;高粱樂紅了臉;稻子笑彎了腰。月光下的豎笛,橫吹著豐收的鄉愁。征程中的九月,又點燃跋涉的火炬,綻放著悲壯的從容。人生的扉頁上,彈奏著一首遙遠的歌曲。一萬年相似的畫卷,溢滿豐收與喜悅的金色情節。而每一個不屈的靈魂,為之前赴后繼,義無反顧。
生命中的九月,不僅是一個拿得起、放得下的季節,更是生活中一個生命輪轉的考驗。它讓我們懂得了得與失之間的平衡,浮躁與淡定之間的抉擇,詮釋了金秋神秘而又豐富的內涵。這個季節,處處蘊藏著勃勃的生機與希望。我之所以喜歡九月,不僅僅只是因為九月賜給了我生命,而且還讓我在九月步入了婚姻的禮堂,獲得了愛情的升華,給我的人生布滿了色彩。在這濃郁詩意的季節里,九月用它獨特的風格詮釋了我年復一年的軌跡,歌唱了我人生中潮起潮落的步伐,引領我如何收獲果實,放下塵埃、播種希望。讓我一路向前、向前------直至走向生命的巔峰。
看到紅彤彤的棗子迎風而笑,我仿佛看到了農民伯伯那張喜悅的笑臉。遠處,田野里、山坡上,傳來了農民伯伯們豐收的歌唱。黃燦燦的玉米樂開了牙,遍山的野菊花笑哈哈。近處,小橋流水人家,夕陽西下。荷塘花兒別樣紅,蝴蝶百花中。農民伯伯們忙碌了大半年的心血,終于抱著碩果滿載而歸。若問人生能有幾多愁,恰似一秋碩果堆滿樓。人生就就像秋天一樣,有得有失,當我們收獲了果實,就得學會放下歲月的塵埃,播種希望的種子,期盼來年花開。生命,就是在這樣金秋的季節里輪轉、延續。所謂“看淡世事滄桑,內心安然無恙”,做人就得這樣。風起,葉飄零;風止,落葉紅。
來吧,九月 !來吧,秋天!我不怕歲月的無情劃去遍地金黃的碩果;更不怕金秋的步伐帶走我曾經的容顏。我要腳踏一方土,頭頂一片天,手灑一滴墨,來勾勒這鮮艷多姿、江山如畫的季節,譜寫生命的里程碑。
金色的九月的散文篇2:九月,依然很美
“今日白露”。昨天打開電腦時,360安全衛士小助手如是提示。九月,又如期而至。這日子,好快啊,真真“日月如梭”啊。好似剛剛才說過“忽而今夏”,轉眼,“忽而金秋“了。曾經為一句“春光最好,秋色最美”而深深感嘆,進而陶醉。如今,依然。
九月,秋意漸濃。九月的陽光,不再咄咄炙烤人。九月的清風,雖然微涼,但是舒服。九月的花朵,更加清芬。菊花開了,清清淺淺。桂花開了,芬芬芳芳。夏與秋的的交接,在蟬鳴漸短,樹葉飄零中,逐步完成。
秋高氣爽,這個說了N年N多次的詞語,讓人不得不老調重彈的再次掛在嘴邊。天空時常藍的像水洗過一般,藍盈盈的,純凈。陽光暖暖,風兒爽爽。迎接了春之萌動明媚,度過了夏之熱鬧喧嘩,前奏著冬之深沉默然,秋,便是閑適安然,清爽宜人。
收獲的季節,只要稍稍的風調雨順,人們就是滿意的,滿足的,且快樂的。伸開手,陽光鋪滿手掌;間或有雨,也是一掌的清涼。這個時節,無論一段風的吟唱,還是一片葉的飄落,都是如此的詩意。讓人覺得,生命的過程,猶如季節的轉換,注定由萌動到成長,由激越到安詳,由絢爛到平淡,直至沉淀。
窗外兩株視線范圍內的紫薇,一高一矮,開的正盛。密密的小花團團簇簇,綴滿枝條。在秋天一早一晚的陽光映射下,緋紅的花朵,霞一般的燦爛絢麗。先生說,今年這兩株紫薇好像開的格外好。我說,哪里呀,花開年年,一年有一年的風姿。你覺得今年的花開得格外的好,是你忘了去年的好。先生卻望住我說,你的好,我不會忘,年年都不會。
“白露過后不露腳”。昨天傍晚去媽媽那接寶貝,媽媽看我還是短袖短褲,光腳穿一雙涼鞋,于是說了這一句養生的諺語。看我狀似不以為然,媽媽又接著說,不要以為自己還年輕,就不當回事,老了才會后悔這時的大意。尤其是女人,三十歲過后就得好好保養自己了。看媽媽如此說,我趕緊鄭重其事的答應,再不光腳了。
今天,收起了涼鞋,穿了襪子,一雙平底皮鞋。下午下班又晚了,打電話給先生,又一起去媽媽那蹭飯。飯前媽媽滿意的看了眼我的腳下,戲謔的對我寶貝說:“你看你媽媽多聽外婆的話。”接著又不失時機的教育寶貝:“你也得聽大人們的話哦。聽話才是好孩子。”老爸,先生,還有我和寶貝,樂的直笑。
九月,依然很美。陽光,起起落落;細雨,連連綿綿。仿佛一切都是那么安靜的溫暖。我知道,那是親人們圍繞在你的身旁,平安且順意。
九月,站在時光里回望,沒有刻意的等候,自然也不必揮手道別。九月的風,依舊微涼。可心事,并沒有隨之微涼。因為早已知曉,紅顏在秋風中漸漸會老。盛年風華,絕不會重來。然而,歲月隨季節潮漲潮落,幸福如此山高水長。
九月的每一個清晨,九月的每一個黃昏,依然醉人的好。早晨出得門去,藍天白云,清風絲絲縷縷,纏繞著帶起身上的一襲藍裙,飄逸靈動。不由得情不自禁的心生歡喜,而心境快樂。于是,此刻埋首燈下,和著《秋天》這首曲子的旋律,敲下一段流年細語。
金色的九月的散文篇3:菊香九月
清爽的秋風,將天空上的一點殘云朵吹走,把天空擦洗得瓦藍瓦藍的。南飛的大雁戀戀不舍地從最北方飛來,在空中叫喚了幾聲,拍打著翅膀離開了哈爾濱,路兩旁的樹枝上,綠葉漸漸地涂上橙黃,把九月菊花飄香時節畫卷鋪展開來。
去年,也是這個時候,我第一次到尚志公園看菊花展。那一次的菊香一直還伴著我。為了再一次那魂牽夢繞的想往,我又一次來到了這里。
尚志公園里看菊花展的人真多,人山人海的。進入公園大門,仿佛置身于一個奇妙無比的世界里:在菊花展的觀展臺前,好幾百盆菊花竟相怒放著,兩條制作的巨龍傲立在兩旁,數百朵小菊花斑斑點點地環繞簇擁著龍身,爭妍斗芳!左邊的菊花白似雪,右面的菊花黃如金,在陽光的照射下,白黃相映,分外清新沁人;在參觀人行道的兩旁,擺放著一盆盆開滿了各種顏色,閑雅灑脫,多姿多態菊花。它們有的枝條懸垂而下,朵朵小花密似繁星。有的肩并著肩,膀挨著膀……神態不一,各具情趣,或似孔雀開屏,或如銀河落地,或若蛟龍探海……仙容窈窕,妙趣橫生。
尚志公園今年展出的菊花,由于天氣的原因,菊花開放參差不齊,更具特色。有的含苞正欲放,有的已經盛開吐蕊,有的似剛出浴,有的如待嫁女……一株株、一盆盆、一叢叢、一堆堆,紅的似火,黃的如金,綠的像玉,白的勝雪,五光十色,滿堂生輝。恍惚間,游人宛如進入仙境一般。在每一盆的菊花下面都有一個標簽,名字的來源都與花的形狀,花香有關,這里有菊中佳品“綠牡丹”,花瓣豐腴,色如翡翠,鮮艷欲滴;有出人頭地的“帥旗”,蕊黃葉闊,外金內珠,如初升的朝陽,好像古代軍中的“帥旗”;還有嬌柔嫵媚的“靜女”,花瓣如絲,垂發低首,嫻靜優雅,嫵媚多情;最耐人尋味的還有以《三國演義》的故事中“三喬”命名的,使人浮想聯翩。來這里的人,幾乎每個人都是搞攝影的,有的用高檔專業的照相機,有的使攝像機,還有的用手機,那色澤如雪的“白牡丹”、“古都瑞雪”,顏色奇特的“墨菊”,“墨荷”,都被包圍著拍照……愛美的姑娘,少婦和菊花比美,爭相拍照。
我對花兒沒有研究。但是,對菊花卻是別有鐘情。可能是我比較愛好文學的原因吧!自古以來,有多少詩人、作家與菊花結下了不解之緣,又有無數文人墨客留下了關于菊花的佳作名篇。李白游南陽,在菊潭賞菊,吟詩放豪情:“時過菊潭上,縱酒無休歇,泛此黃金花,頹然清歌發”; 大詩人陶淵明吟出了“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名句;大作家曹雪芹在《紅樓夢》中用詩詞寫出了花與人關系,道出了不同人物的不同命運……
菊花雖然沒有茉莉花那樣的芳香,沒有玫瑰花那樣的嬌艷,它卻有自己特殊的美。它美,不只美在外表上,更美的是在它的奉獻精神上。“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人們把菊花比喻我們的前輩的革命者,頌揚他們不畏困難、敢于斗爭的豁達情懷和革命的英雄主義。多少年來,菊花,陶冶著人們的情操,激勵著人們奮進著。中國人民養菊、賞菊,更愛菊,不正是因為它象征著中華民族百折不撓,執著追求的情懷嗎?我欣賞著眼前的菊花,望著聳立在菊花叢中高大的趙尚志烈士的雕像,我終于明白了,理解了,我們的哈爾濱市人民政府年年舉辦菊花展的偉大意義,我們的冰城人民天天蜂如潮涌般來這里賞菊,品菊的情懷——哈爾濱的人民不但愛美,并且心靈更美。
在公園里走著,看著,想著,漸漸地,從我心底里突然升騰起從未有過的一種感情……我要寫一篇文章,我要告訴我熟悉和還沒有熟悉的朋友,大家有時間來看菊花展吧。我相信,你收獲的不僅僅是花香,快樂的更是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