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九月中秋節的散文
仲秋、九月;中秋,月圓,人孤。關于九月中秋節的散文有哪些呢?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關于九月中秋節的散文篇,希望你們喜歡!
關于九月中秋節的散文篇1:中秋隨筆
剛過完中秋節,今天單位開始正式上班。早上忙完事,碰見一同事閑聊。問我,哎,昨天給你娘家媽送月餅了沒?
我遲疑了一下,應了聲,哦,沒去。心里卻在想,往那送啊,我的娘家媽離開我已快十年了。總覺得時間過了那么久,心里的痛會淡漠許多。同事不經意的關心,我卻早已濕了眼眸。母親為我們辛勞了一生,卻沒來得及讓我們好好孝順,驟然離世。每每想起來心里總有一種說不出的痛。
昨晚,沒事和大姐閑聊。姐說,十五了,你把你買的月餅還有水果先放在廚房的案板給老天爺獻獻,然后再吃。另外還得恭恭敬敬磕三個頭,再囑托囑托吧。
我笑著,現在人誰還那講究啊。原來我也不知道啊。還用獻嗎?
電話的這頭都聽得見姐那莊重的語氣,不知不為過,知道了就要去做哦。
哦,知道了。于是放下電話,把茶幾上準備吃的月餅,還有下午買的紅提,小姑送來的梨,一樣洗一些裝在盤子里,放在案板上。放好了后,心里還在想,囑托囑托,都該說些什么呢?當我磕過三個頭,嘴邊溜出兩句話,愿老天保佑我們一家人團團圓圓,保佑我所有的親人都平平安安。心里詫異,那是種在我心里的話語嗎?沒經過大腦,直接就飛了出來。
那一刻,腦子里有過這樣的畫面,兒時的農家小院,中秋節的晚上,吃過晚飯,母親把吃飯用的小方桌搬出來,然后把家里僅有四塊月餅裝碟擺在上面,然后再放上自家樹上接的蘋果。皓月當空,皎潔的月光灑在那月餅上,遠遠地望著,都覺得那香氣誘人。當我吵著要吃月餅的時候,母親總是笑笑說,玲兒乖啊,出去玩會兒,然后回來就可以吃了。對于母親的話自是不會違抗,因為見過姐姐挨打的樣子。對于我,卻很少,因為姐說我是家里最小的,母親很不舍得打我。于是,乖乖的出去,再回來的時候,母親已把那月餅切成了八塊,而我也只能吃了自己的那份。
那時從沒想過我出去玩時母親在做什么。昨夜大姐的話我一下子明白了,母親的習慣,估計姐一直重復著吧。
昨夜,風不停的刮著,云布滿了夜空,月亮終沒突出重圍。染上了月亮的文字,哪段不揪心?在等一輪圓月獨明,照耀那個記憶中的農家小院。想著那時的月亮該是銅錢大的一個紅黃濕暈,像朵云軒信箋上落了一滴淚珠陳舊而模糊。然而,隔著二十多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亮夜不免帶點凄涼。
中秋夜無月,思念如絲雨。月亮來沒來,等待的心仍在。記憶中的背影在皎潔的月光里,如水漫過心頭,愈加清晰起來。縱有千般情絮,念了又念的人只堪住在月光里,落在一方濕濕的文字里,開出帶刺的花,
關于九月中秋節的散文篇2:中秋
“來電話啦!來電話啦!”
那個嗲聲嗲氣的電話彩鈴,把睡在上鋪的李娟吵醒了。李娟是川渝麻辣--蓉城知名火鍋店的領班,昨天是農歷十月十四,中秋節的前一天,店里的生意簡直爆棚,翻了三次臺還不斷有新客!李娟躺下已是后半夜兩點。
李娟一看來電顯示,馬上就不迷了——是老漢兒(成都土話,即爹爹)打來的:
“中午有沒得空?工地發的月餅,給你。”
“有,有!月餅不要帶,你留下吃。你來吃飯,還是上次那家,莫要騎車,坐518路,在工農院轉46路,你有公交卡,莫要太省了。過節了,喝些酒,你再騎車回去我不放心,曉得不。”
李娟想起早就計劃給老漢兒買的那些東西,使勁地伸了個懶腰,就下床了。
春熙路離宿舍不遠,但李娟并不去那里。春熙路的東西當然好,可是貴。李娟去的是附近的一條小巷子,巷子兩側都是小店鋪,東西實用、便宜。
李娟要買的是毯子和護膝。天要涼了,老漢兒的被子太薄了;老漢兒老說腿疼,李娟覺得是老漢兒的護膝太“撇”(成都土話,差的意思),老漢兒騎摩托十來年了,這回一定買一個厚的、結實的護膝。
李娟差不多把賣毯子、護膝的鋪子都逛了一遍,反復挑選、侃價,等買完了東西,已是十一點半了。李娟直接去了那家小館,老漢兒已經坐在那里了。
老漢兒頭發又白了些,臉又黑了些,皺紋又深了些,老漢兒其實還不到五十周歲呢!李娟和老漢兒拉拉手,老漢兒笑呢,和老漢兒又有三個月不見了。
“乖女兒,白了,胖了!別怕胖!多吃,吃好!”
“你的胳膊怎么啦?”李娟覺得老漢兒的腕子有些不對勁,拉開袖子一看,一條兩寸來長的疤痕,紫色的,十幾個縫針的痕跡,像一個丑陋的蜈蚣,趴在老漢兒的腕上。
“不妨事,好了,不小心電鋸碰到了!”
“為什么不告訴我!”李娟拉著老漢兒的腕子,仔細看著。
“長好了,沒碰到骨頭。”老漢兒從李娟手中收回胳膊,彎回、伸開,再彎回、伸開,連著做了幾個動作。
“上次那個肥腸、腰花,又巴適(成都土話,便宜的意思),又好吃,你莫要忘記點!”老漢兒故意用有點撒嬌的口氣和李娟說著話。
李娟要了肥腸、腰花,還要了辣子雞、鹽煎肉、半斤梅子酒。酒、菜上齊了,爺倆碰了杯——李娟不喝酒,也沒舍得要飲料,她杯子里是白開水。
爺倆有著說不完話:小美表姐的婚事定下了,是村東頭老萬家的幺兒;老姑奶奶的病怕挺不過明年春節了;李娟說現在工作的這家飯店老板不錯,中秋節前還發了紅包;老漢兒說今年跟著的老板信譽好,到年底肯定不會賴賬;最高興的是弟弟的成績,弟弟上高三了,在鎮中學,很爭氣,爺倆說到弟弟,都高興得不得了。
“不曉得那個人和哪個一起過節!”
本來高高興興的,不知怎地,老漢兒冒出這么一句。半天,爺倆誰都不吭聲了。
老漢兒說的那個人,是李娟的媽媽。李娟十歲那年,媽媽和別人跑了,再沒回來。
半斤酒喝沒了,李娟叫過服務員,要再加三兩梅子酒,老漢兒死活攔住,李娟不由得高了聲:“一兩就兩元,今天又過節!”索性添了半斤——梅子酒度數低,老漢兒酒量又大的很!爺倆吃著、聊著,可氣氛怎么也不像先前那么熱烈了!
拉拉雜雜的,又說了一會兒,就快兩點了。
老漢兒說到李娟的宿舍看看,不遠,就去了。一個老舊的小區,六十年代的工人新村。一樓,樓道黑洞洞的。李娟牽著老漢兒,摸索著進了屋。宿舍正好沒人,老漢兒環顧著逼仄的小屋,六張床--三個上下鋪,就一點空間都沒得了。
“我的,”李娟指了指靠里的那張上鋪。老漢兒走過去,伸手摸了摸被子、褥子。
“這上鋪怎么沒得梯子?”
“不曉得你女兒身輕如燕嗎?”李娟故作輕松地雙手撐著床沿,一下子就上去了——天知道,這些日子李娟的腿被磕青了多少次!
老漢兒默默地注視著李娟床上疊的整整齊齊的鋪蓋,那被子還是李娟媽的嫁妝呢。褥子也太薄了!
“我走了,你莫送!”
等李娟下床追上老漢兒,老漢兒已走到街上。李娟把買好的東西塞給老漢兒,老漢兒只收下護膝,毯子卻說啥子也不要。爺倆爭競了半天,李娟急了,直著眼沖老漢兒吼,惹得路人都往這邊看。老漢兒悶悶地收下。
李娟送老漢兒到車站,一路上默默的。
車來了,車開了,開遠了,看不見車的影子了。李娟慢慢地往回走。眼淚悄悄地流下來,李娟就流著眼淚,慢慢地往回走。
晚上的夜班那叫一個長啊,誰叫是中秋節呢!最后一桌客人,吃呀,喝呀,說呀,笑呀,眼看著起來要結賬了,誰知道又坐下說說說的,又半個鐘頭!下班后李娟連洗漱的力氣都沒得了,上床時又把腿重重地磕了一下,這次磕的比哪次都重,明天再看吧,不曉得要青多大一塊呢。
李娟揉著腿,默默地計算著:節前發的紅包,買東西和中午吃飯都花了,過節嘛!好在這個月還有加班費,加上薪水,手里應該有八千元了,夠給老漢兒買一輛新摩托車了,李娟已經到車行看了五次了。老漢兒的那輛摩托太舊了,李娟想起來就擔心!
那件小衫兒還買不買呢?前天和店里的姐妹們上街,一件窄身的小衫,天藍色,小碎花,姐妹們誰穿著都不好,不是顯得胸小,就是襯著腰粗,唯有李娟一穿,哎呀,姐妹們說,和范冰冰有一拼呢!只是都沒帶錢,不然當時就買了。說好了過完節一起陪李娟去買,價錢都侃好了,老板答應留呢。
編個啥子理由不買呢?李娟盤算著,盤算著,就睡著了。
關于九月中秋節的散文篇3:夢緣情絲、又中秋
九月飛雪,人生癡癡情戀,緣如夢繞,苦澀于心,笑傲紅塵,眸淚風花,緣聚緣散,情來情去。夢如霧雨,渺渺牽心,一生的承諾,愿夢相攜,今生的癡情,相伴秋雨。
紅塵孤旅,闖世俗風雨,多情的洮兒河水,無語,振臂的鹍鵬,翔宇九天,心志如煉,情深夢牽,相思無眠,人生苦澀樂為先,何所懼風雨?何求相思,圓夢!
今又秋風秋雨九月天,多情的洮兒河,依舊戀著千年風沙下的古城記憶。激情如潮,己成為過去的歲月,一串串清脆的風鈴聲,敲響我失眠的神經,在這冷颯里,又一次像黑暗里燃起的一縷陽光。你、飄逸的倩影,能否再次,大大方方開朗地飛進我孤冷凄瑟的癡情記憶里。
九月的風沙,其實很美。而我,卻總是在情感里,目送隨風歸去的落葉,伸手摘下,一串串禿禿的緣份。九月的冷風己吹了好久,而我卻始終不能揮手,向她如春的雨絲告別,是不是留戀熾熱的雨季,是不是等待情緣的回歸。
在塵封的記憶里,翻找丟失的初戀,青春是屬于生活的活力,就像季節屬于歲月,情感是屬于回憶,就像落葉屬于秋天,眼望高入云層的樓宇,那扇封閉的窗戶,一段往事,不管是苦還是酸,在我人生的征途上,亮麗成一道永不消失的軌跡,相伴風雨人生!
看了“關于九月中秋節的散文"的人還看過:
1.描寫中秋節的散文
2.中秋節抒情散文 關于中秋節散文
3.中秋情思的散文
4.寫中秋的文章
5.描寫中秋月亮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