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睡為題目的散文
好睡為題目的散文篇1:夜睡了
停電了,夜也來了!
我所在的一隅漆黑成了一世界的寂靜。白晝這樣子的睡去,如自然而然地沒有強迫的頑皮,不吵不鬧的,鬧夏倒有點應了啞冬的睡眠,恬恬的,摻滲點不多的涼靜。風吹著,很舒服!特意伸出窗口的臉頰都舍不得收回!就任夏風兒親著吻著也不害羞還很樂意的瞇眼享受!
發現,黑黑的世界原來是個美人呢!看啊,彎彎的月亮微笑著,不是最好的細唇嗎?眨眨的星子閃一下亮一下的不停歇,不是一汪汪眼神活活的在跳躍嗎?又或許,那月那星肯定還打撈著人們一藍一籃的美夢呢!篩篩選選的最美的才都掛在了天際,呵呵,只是不知道是不是有個時候我也有過夢美過如此,會是黑世界里的裝飾呢?
小間的宿舍將光隔分成了一窗一窗,零零散散還點點碎碎的,不是整片空間的明亮讓人易生白天的壓力,也不是一宇宙的無光讓人唯感黑暗的無望!嗯,是一份恰恰好的感覺,使累了的心得著放松,受傷的心得著安慰,讓每一個疲憊而歸的人盡心地舒展與信賴!比起商場里的白熾燈光,蠟燭光無疑是更適合當黑世界的眼睛的,因為她溫暖不如白光冷寂,在這樣一個夜里,剛好是每一顆休憩的靈魂最最需要的呵護了!呵呵,這樣一窗窗子的光還總讓覺得是最好最美的希望,游子歸家或是船舶入港的時候,心里頭渴求的大概也就恰好是這么樣的一盞光吧!
世界睡了,有夢著的,可也總還有些遲到的來不及睡去還在悉索地動作著!黃黃的光暈,一口一口的窗子零散地透映著些許活動的光影,抑或“勞作”抑或穿梭著,來來回回地在蠟燭光里留影是最溫馨的畫面了!
好睡為題目的散文篇2:睡美雨聲中
今夜,有雨從遠方來,帶給深秋一場難得的清涼。遠處的景物,在漆黑的深夜,顯得安靜。踱步窗前,夜色暗自深幽,靦腆,此刻,已經是落花飄零的深秋,獨自凝望, 華燈初上的街頭,細雨密織,最開始,還略帶幾分羞澀。逐漸雨聲越來越大,也越來越清晰,透過明亮的路燈,看到它們那靈動的的身軀,從高空紛繁的如顆顆銀珠滑落,不多時,道路上便被激起層層細波,就像是織進絲綢上的細紋,別致光滑,我想,于這個秋天,有雨來臨,即便不多,也已經是珍貴的,罕見的。
都說一層秋雨一層涼, 這一絲絲的涼意,也欣喜的跳進了我的窗子,腦海里那一片片金黃色的銀杏葉,梧桐葉,還有那赤色秋楓,都在一遍遍的訴說秋的故事,“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后。”在那疏黃的葉子脈絡里,典藏了每一個季節里的美麗,從春到冬,無論光陰如何偷換,相信在每一種季節的葉子里,一片片都蘊含著顯山顯水的溫柔和可愛。
只是幾分無奈,偶爾會在心底翻滾,長長的秋光里,望眼欲穿的一直是那雨,然而燥熱過后,雨的聲音,是那樣的遙遠,渴盼的是雨溫柔的聲音,等不到的是雨纖細婉美的身影。從夏等到淺秋,又從這淺秋守候到深秋。冬天的腳步近了,秋天的雨還在遠方。
一種迫不及待的心情,一直顧盼,一顆等待的心,寧靜的守著每一個清晨和日暮。
無數雙期盼的眼睛,還有那無數顆焦灼等待的心,終是感動了上蒼,迎來雨兒的垂憐。今夜這場雨,因為老天的眷顧,終于與深秋有了一個最美的邂逅,或許每一顆雨珠的落下,都包涵著濃濃的深情和眷戀,也都是一種潤澤和喜悅,那是來自無數日夜的祈禱和守望。雨的蒞臨,給干燥的秋,帶來不盡的清爽和愜意。這場遲來的秋雨,不由讓連綿的心事跟著雨兒翩躚起舞。
我想,秋,若沒有雨的柔情,沒有風的舞姿,這秋斷然就少了幾分姿色,少了幾點味道,也難以入心入情。不曾去過北國,無法飽嘗那北國的秋光十色。郁達夫在他《故都的秋》里,開頭有這樣一句話:“無論在什么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的來得清,來得靜,來的悲涼。”
而我們這里我一直弄不清楚,是屬于哪方?即沒有北國的蕭條和悲涼,更沒有南方那樣多雨少風,樹木深秋,才稀疏漸落,這里草木的凋零似乎綜合了北國和南方特有風情,故而多了幾分詩情和意境。以前的時候,寫文,總是無限的悲秋之感,寫多了,看多了也就心生厭惡,不喜歡那“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滅。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的感覺。
現在也慢慢的,不大去讀那些悲秋傷春的文字,隨著年齡的增長,愈加追逐陽光和快樂的東西了,總覺得這類的文字,會擠走自己那份快樂心情。假如偶爾看一點憂傷的東西,可以當作是生活的一樣兒佐料,但是不管哪一種佐料放多了,就失去了它應該擁有的真實味道。偶爾的陰雨天,是一種小小的歡喜和浪漫,要是真的天天給你下雨,這心情指不定什么時候,就會決堤了。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瞧,這詩句多么的歡快,多么的陽光,生命有風雨,也有陽光。陰雨的天氣,我們換一種心情,泡一杯茶,臨窗而坐,盡情聆聽歲月風雨,心無塵埃,放空心靈,讓勞碌的時光,暫時休息。繾倦在煙雨如霧里,輕嗅滿室的茶香,裊裊依依,吟一盞苦茶,甘之如飴。
泰然若素的坐在秋夜里,靜聽雨聲從遠方來,風尾隨著,帶來綿軟和繾綣,風吻著細雨,穿過黑夜,歡歌,跳躍,跌落在屋頂瓦楞上,飛舞在搖曳的枝頭,調皮的爬在我的窗臺,是那么的完美,剔透。閑來無事,執一素墨,在炫白的紙張張,用閑恬的文字,勾勒出雨揮舞秋夜的雋然美貌。對于這場藏匿了很久的雨,突然的造訪,無疑讓沉默的秋,有了活躍的模樣,平添幾分生動的姿色。
秋,在無數詩人墨客筆下,都是溫婉的顏色,有著一副靜美,成熟的姿態和敦厚的韻味,嫻靜不具張狂,倒像是經歷了風雨之后一個穩重的姑娘。今夜這場雨,無疑是,也給喜歡秋的人們帶來了無限感動,此刻,透著玻璃窗,可以很清楚聽到一顆顆的雨珠,調皮的拍打院落里玻璃蓬頂的聲音,這歡躍的雨聲,跌落在靜寂的夜色里,顯得那么清脆悅耳,是天籟,是悅動的音符。
“臥遲燈滅后,睡美雨聲中。”在悠悠的雨聲里,任那雨的清影,在夢里翩飛,盤桓。我不知道它會狂歡多久,可是我愿意用一種樸素自然的情懷,安然入眠。
好睡為題目的散文篇3:在春天里睡覺
我就想睡覺,在這春天的時候。
記得小時,坐在充滿陽光的教室里,望著窗前的柳樹上,爆出細嫩嫩的綠芽兒,春風柔柔地吹,柳條兒輕輕地蕩,看著看著,黑板上的文字就漸漸地模糊住,我的雙眼就不聽了使喚,想拼命的睜開它,都不那么容易,我便將書本立了起來,腦門兒頂在桌角上打盹。
啪!的一聲震響。我的汗都要嚇出了,半迷糊著,看見老師就立在自己的桌前,臉色是白的,白的有些嚇人,鐵一樣的冰冷,沒有任何表情,兩只眼就死死地盯住我,手中的教桿還在我的桌面上啪啪地響。
我站了起來。睡夢里的東西全嚇得四散逃跑。我心在通通地跳,氣也不敢大喘,更不敢去碰老師那雙刀子般的眼神。我低著頭,等待更激烈的話語。老師卻沒有講話,背過手去,從我桌前往后走,我的余光看見那只教桿在他的腳后晃動,還帶著節奏。
教室靜極了。不知誰翻動了書本,書頁就刷刷刷地響。能聽見的,就是老師那雙釘著鐵掌的皮鞋,踩在水泥地面上,咯噔咯噔的響。他走得極慢,是從后面往前走,沒有人敢回頭,就聽著那腳步慢慢地走回講臺上去。
我不敢抬頭,保持著一種姿勢,心里卻象揣著個兔子,就想聽老師講出的第一句是什么!他又站了一會兒,把全班掃視了一遍,使勁咳嗽了一聲,便說:下面繼續講課。
我的心立即就松弛下來,腿稍稍地分開,肚子靠在了桌沿上,用手捏著書包的帶子在玩。老師好像把我忘了,只顧不停的叫同學們念那黑板上的單詞,一遍又一遍地往下念。
突然,他叫了我的名字,用教桿指著黑板,讓我整整又念了一遍。那是滿滿一黑板的單詞啊,全標注著拼音,是由學習委員和語文課代表,整整用了一個中午才寫完的。我念得很順溜,我看出他的滿意是留在了眼神里。
他的臉色是白的,依舊象鐵一樣冰冷。我是犯了錯才這么怕他的,整整一個下午,我都不敢看他的眼睛。其實,他就是這么嚴肅的一個人,很少有笑容,即便和你說笑,也不輕易露出笑容。他帶的班級都很好,升學率高,學校年年都評他是優秀班主任,我們卻叫他冰凍小白臉。
我總是在春天容易受罰。每當春風蕩漾的時候,總是想睡覺,不管夜里睡得多好,一旦坐在春意陽陽的教室里就容易打盹,我問過母親,她笑著說:春困、秋乏、夏打盹嗎!
真的是這樣嗎!我好像找到了打盹的理由,怨不得老師總不直接的批評我,他肯定也知道這句話吧,肯定他也有春困的時候,只是我們看不到罷了。
說來也巧,第二天中午遇到老師,讓我第一節課候去他那里,我準時去了。門上掛著一個門簾,屋里很暗,門是開著,我喊了兩聲報告,沒有回應,便大著膽子掀起簾子走進去,老師是坐在書桌前,卻閉著雙眼,好像還在輕輕地搖晃,我站正了,又喊了一聲報告,老師突然就睜開眼,但感覺神魂兒還留在睡夢里,我就笑了,心想:你也有打盹的時候啊。忽兒我竟道出一句話:老師,你也坐著打盹呀。老師一下就清醒了,看著我,竟露出笑容,說:昨晚改了一夜的卷子,有點犯困,春天人容易乏啊!老師也這么說。我心里就有些喜悅。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他的笑容,挺可愛可親的,笑里透著一股天真和憨厚。我就不明白,平日的他,為什么就不笑呢!是做老師的職責需要么!還是他就這么個性格。突然有那么幾天,老師沒來上課,聽代課的老師講:班主任病了,是肺病,是積勞成疾的。同學們的心都很難過,盡管平時大家都討厭他那種冷冰冰的的臉,可真看不見時,就有一種失落感,一種失去了依靠的冷落。
沒有想到,這種冷落一直持續了半年,我們要畢業了,也沒有再看見老師的面孔。再往后,我們上了中學,文化革命就開始了。那是一場可怕的災難,我們的班主任也沒有逃過劫難,他的性格讓他成為一名優秀教師,也讓他變成批斗的對象,他的嚴厲竟成了封資修教學的罪行,他挨批挨打,被綁著游街,他的臉還是那么冰冷,從不出一聲,這便成了一種頑固不化,最終被打斷了腿,終生殘疾。
我真后悔!那天為什么要問老師那樣的話,他是在自己的房子里呀!
至今的春天里,我總是會想念他,特別是打盹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