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的散文
桂林山水的散文篇1:情寄桂林山水
“云中的神呵,霧中的仙,神姿仙態桂林的山!情一樣深呵,夢一樣美,如情似夢漓江的水……”丹青妙手鬼斧神工般地幻化出一幅流動的山水畫卷,多情著這片詩意的家園。“高山流水”的仙樂,叩擊著天籟的旋律,尋覓知音的足跡。“三姐”純情的歌聲也同樣召喚著癡情的人兒走進她芳香的懷抱,沉醉一顆朝覲的心。
桂林,就是這樣一座仙境,她集美麗、婉約、壯觀、神奇于一身,她夢幻的魅力,吸引我一次一次投入她的懷抱,在無數個日夜里經常回味她純情少女般的美麗。
小時候讀過關于寫桂林山水的課文,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腦海里永遠記住了那一段——我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玩賞過水平如鏡的西湖,卻沒看見過漓江這樣的水……這樣的山圍繞著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霧迷蒙,山間綠樹紅花,江上竹筏小舟,讓你感到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正因為這一篇膾炙人口的美文,讓我對桂林有了無比的向往,當我長大一些的時候終于來到了幾百里外的桂林,我被她美麗的山水深深地吸引住了。那時候還很年輕,只知道這是一種無法用言語表達的美麗,后來我多角度領略她的芳容,才真正理解了小時候背得滾瓜爛熟的《桂林山水》里作者所表達的那種情感,所以才明白多年來我和桂林有割也割不斷的情緣。
山水甲天下的桂林,自古以來常被文人墨客所云游和描繪,當年的徐霞客也被桂林的美深深吸引著。我想,桂林的山和水完美的結合,應該是世上獨一無二的,到了桂林,一定要到漓江,漓江水清秀脫俗,一江碧水如流動的少女的青絲蜿蜒飄向幾十公里外的陽朔,流淌出萬種風情。漓江是桂林的靈魂,而象鼻山就是靈魂深處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以優雅的姿態,穩健的體態靜靜佇立在漓江邊,傾情地暢飲漓江水于千萬年不舍得抬頭,象鼻山既是桂林山水的代表,更是桂林的象征。而就是這一段流經桂林市內的碧綠通透的江水,讓桂林這座城市顯得安靜和優雅,兩岸的連綿不斷的山峰靜靜倒映在水中,鋪就了一幅美麗的畫卷。
我每次到桂林,都不喜歡坐上那一艘艘輪船,因為我怕輪船上機械的聲音打擾了漓江給我的寧靜,我喜歡坐上漁家的木船,隨漓江緩緩順流而下,我的心在那一刻會隨著江水的綠、江水的純而搖蕩,那醉人的綠呀,仿佛一張大大的荷葉,伸展在六月的天空里,更如一位少婦寬大的裙擺平鋪在水面上,讓人怦然心動;那江水的純呀,仿佛一位情竇初開的少女,水面上的波光粼粼,如少女那一顆跳動的心,讓我情不自禁地擁她入懷。我就那樣伸開雙臂任長發飄揚,我想緊緊地抱住她,但這是一個怎樣的妄想啊……站在船頭,兩岸的山不斷地闖入我的眼簾:這一面的山像一只駱駝;那一面的山像一對靜靜相互望了千萬年的大猩猩;前面的那一座山像一位飽經風霜的老人;遠處卻忽然拔地而起一座如寶塔的山…… 它們千姿百態,表情生動,韓愈的“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讓我體會到了桂林這位樸實卻很秀麗的女子是如此多情和嫵媚,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哦,讓我醉入漓江深處。
桂林山水的散文篇2:桂林山水隨筆
桂林,是我國著名的風景游覽區,從桂林到楊朔游覽漓江,就像欣賞一百六十六公里長的巨幅錦繡畫卷,奇秀的山峰拔地而起,晶瑩的流水碧波回環,正像導游所說:“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每當回憶起美麗的桂林山水來,我總是思緒起伏,感慨萬千,心中有一種特別的情感在涌動,因為我與桂林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就從第一次走進桂林開始吧。那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中葉,那時,我就從書本上、電視上或者道聽途說,在頭腦的潛意識中形成了一個朦朦朧朧美麗的“桂林”,正是帶著這種模糊、向往的心緒,隨部隊赴廣西執行戰備任務,多次途徑桂林,似乎靈動的桂林山水撲進了我的眼簾,印進了我的腦海,我這才對桂林山水有了全新的感覺、質的升華,使桂林山水在頭腦中揭開了模糊的云霧,真正置身于秀山美水間,不過,因部隊任務特殊,每次到達桂林,都是匆匆而過,只欣賞了桂林山水的“外表之美”,在潛意識中形成一個美麗“輪廓”,而真正領略桂林山水的豐富內涵是在2016年,我有幸參加了在桂林舉辦的新聞報道培訓班,使桂林山水在我的腦海里由淺到深,由表及里地在層層加深,我真正感悟出了桂林山水的內在之美和靈性。這時,我才驚嘆大自然竟如此之美,從而對“桂林山水甲天下”深信不疑,也明白了歷代多少文人墨客為什么都盛贊桂林山水之美,因情所致,我也不由地拿起筆來頌揚桂林之秀美。
2016年7月,我們來自全國各地的寫作同行到廣西南寧集結后,直奔桂林。臨行前,我們都帶著一個美好的愿望,要身臨桂林山水之境,用相機拍攝出大自然的美麗瞬間,用文字來贊美桂林山水的靈性,折射出一個完美的桂林山水,并用大自然的現實生活來激發豐富的想象力,再現一個美麗、真實的桂林。桂林山水很奇特,超然于從未到過桂林人的想象,行車途中導游就欣然告訴我們,桂林山水以山青、水秀、洞奇被稱為“桂林三絕”。“三絕”和諧共溶,構成了一幅幅絕妙的山水畫,真是人間仙景,無景不成桂林,整個桂林處處是景,一步一景,我慢慢觀察,在思維中慢慢回味,確實如此,桂林給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山連著水,水連著洞,山中有洞,洞中有水,站在山上望水或行在水中看山,雄、奇、險、秀、幽盡在其中,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我們一行先游覽了獨秀峰,這座山峰平地而起,巍巍壯觀,集奇、秀、險于一身,遠望秀麗多姿,近看氣勢雄偉,登上獨秀峰山頂,似有眾山皆在腳下之感,站在山頂極目遠眺,居高臨下,桂林山水盡收眼底,這里可拍照的景色實在太多,幾個同行在這里不停地“咔嚓、咔嚓”,扳動著快門,美麗的景色增添了情趣和韻味,定格的瞬間又增添了藝術的享受,我也用相機把獨秀峰的一葉與象山的風韻拉到了一個畫面,簡直是美奐美倫。
從獨秀峰上盤旋而下,不覺就到了象山,也叫象鼻山,如其說是游覽道不如說是遠看,漫步走在象山的對面,平心靜氣,拋卻一切雜念,這樣才能真正欣賞到大自然的美景,我那時觸景生情,悠然而生出無限的遐想,此時的象山,仿佛一頭巨象矗立江中,把南來北往的客人視為“熟客”,只管盡情悠閑地飲水,盡情地展現著大象的雄姿。
桂林山水的散文篇3:桂林漓江游記
去桂林旅游,常聽的一句話就是,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美麗的漓江就在陽朔,游漓江一定要乘游船才能看到沿江靚麗的山水美景。
從楊堤碼頭坐上游船,沿漓江前行,讓人不由得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站在甲板上放眼望去,所見之景無一不是天然的山水畫。桂林的山與水是一個不能分割的整體,不能把山與水分開來欣賞。否則就不夠完美,桂林的山水,山是小巧的,水是輕靈的,正如古人云“山如碧玉簪,水如青羅帶”,。
人們常說,秋游北京、霧游重慶、雨游桂林。那天我們游漓江,正遇天降小雨,山間云霧繚繞,船行江上,人在畫中,簡直就是一幅優美的中國傳統水墨畫。這里的山不像別處的山,連綿起伏,而是平地而起單獨矗立,每座山都郁郁蔥蔥,長滿了綠色灌木,極具活性。從近處山峰間,會露出遠處別的山峰, 還能看到更遠處隱隱約約的山峰,每個山峰都有其獨特的形狀,有的像戴著官帽的古代官員、有的像歷經滄桑的老者、還有的像猴、像象,惟妙惟肖,沿江而立。是在向游者招手 ,還是向游者展現他們的風采?
山峰下,漓江歡快地流淌著,江水清澈見底, 山峰倒影水中 幻化出種種美妙的畫面。山體的裸露部分,也會呈現出不同的白描畫面, 有的像“鯉魚掛壁”,有的像像“童子拜觀音” ,最出名的就是“九馬畫山”了,據說當年周游漓江時,三分鐘能構勒出九匹馬,而陳毅副也能看出八匹。而我們這些凡夫俗子怎么看,也找不出幾匹馬。那只能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了。 其實桂林的山水純粹是大自然的杰作,我們用不著按自己的想法為其取名 ,像什么不像什么 并不重要。只要你能將自己的心情融入這美好的山水,從而親近自然,感恩自然,也就足夠了。
隨后的幾天里,我們又乘竹排游覽了遇龍河、乘烏篷船游覽了世外桃源景區,所到之處都是山水相伴,山清水秀的美景給我們留下了終生難忘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