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童真童趣的散文
關于童真童趣的散文篇1:難忘童趣
每人都有一個難忘的童年,而童年時期的諸多童趣更是令人難以忘懷。
我的童年是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華北平原貧窮偏僻的農村度過的。從記事起,因為家庭貧困,在上小學和初中階段,就沒有穿過一件像樣的新衣服,都是補丁摞補丁;也沒有吃過多少白面饃,除逢年過節外,根本就沒吃過肉。由于長期營養不良,身體瘦小單薄,比同齡人偏瘦許多。盡管生長于那樣的生活艱苦年代,但是,童年時期精神上是愉快的,幸福的,沒有當代孩子的課外作業多,學業重,農村人更少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思想壓力,上學只是為了多識幾個字,不當“睜眼瞎”就行,所以,童年時玩性大,童趣多多,心里暢快,而今回憶起來,仍歷歷在目。
童趣是天生的,貪玩是孩子的天性,所以,年紀幼小的時期叫頑童。 在學前,那個年代買不起玩具,更買不起昂貴的童車,用心的家長在孩子剛學會走時,就找木工做成木榖輪呈三角架式手推車,當手扶推車三輪驅動與地面摩擦“咕咕嚕嚕”前行時,就是幼兒最大的樂趣。從孩子牙牙學語到6歲前,由于農村既無幼兒園,又沒學前班,家長所教的代代口頭相傳的兒歌就是最大的童趣。我記得奶奶和母親盡管都是瞎字不識,但是教我唱的兒歌動聽悅耳,朗朗上口,如:“小老鼠,爬燈臺,偷油吃,下不來”。“小喜鵲,尾巴長,有了孩子不要娘”。再如頂針:“小雞哈哈,要吃黃瓜,黃瓜有水,要吃雞腿,雞腿有毛,要吃櫻桃,櫻桃有核,要吃牛犢,牛犢撒歡,撒到天官,天官告狀,告給和尚,和尚念經,念給先生……”當我學會后滿村子不厭其煩地唱,其樂無窮,童趣盎然!
到了小學階段,放學后或者 節假日星期天,記憶中的童趣最多,數不勝數,而玩各種游戲是男女孩子們最大的童趣。有眾人參與的游戲“老鷹捉小雞”“貓鉆12洞”“捉迷藏”“抓特務”、“打破鞋樓”;有4人參與的“打撲克”“疊摔炮”“蹦鞋底”“杠子打老虎”;有3人參與的“錘子剪子布”“踢毽子”“揼杏核”“炸地窯”“跳繩”“跳皮筋”;有兩人玩的“蕩秋千”“水中摸魚”“斗雞”“螞蟻上山”“下軍棋”“過家家”;有一人玩的游戲更多,如“堆雪人”“打陀螺”“捏泥人”“捉秋蟬”“逮蟈蟈”“捉螞蚱”“逮蛐蛐”“尋螞蟻”“抓石子”“滾鐵環”等等,應有盡有,一年四季樂此不彼,各有所好;一天到晚想方設法,各有樂趣,興致勃勃。
光陰荏苒,日月如梭,50年彈指一揮間。當年的頑童早已年過半百,兩鬢染霜,童趣伴隨著似水流年也遺忘得無蹤無影。不過,而今憶及仍依稀可現。和當代頑童相比,我們那一代的童趣如陳年老酒,甘醇可口,馨香四溢。現在少年兒童為什么會出現那么多“小眼鏡”“小胖墩”?為什么頑童的天性被沉重的書包課業學業負擔所取代、所扼殺?為什么孩子們的童趣少之又少課外輔導多之又多?難道高科技當代文明就可拔苗助長嗎?我的答案是:否!not!
愿全社會和家長們都來關注少年兒童們科學健康快樂地成長,在傳道義、學知識、長身體的同時,多多給予關愛,童年不可逾越,童心不可欺騙,童趣不可無有,童真不可改變,讓每一位孩子都充分享受快樂和幸福的童年!
關于童真童趣的散文篇2:童年童趣
小時候很頑皮又淘氣。在我的腦海里,那時的天,總是湛藍湛藍的,沒有一絲云彩,空氣里彌漫著一種淡淡的泥土味,陽光灑在身上,使人無比愉悅,心情特別舒暢。上學輕松,放學更是高興,閑的無聊時,總愛拿樹木、莊稼、小草出氣,為此,沒少挨過父母的責怪與打罵。
每年的春天,滿山滿塬滿坡,山花爛漫。崖上,溝邊,坡上,洼里,全是山桃花、迎春花,放學后,提著籃子,以給豬拔草的借口,不是攀援溝邊,就是上山爬洼,為的就是折幾支山桃花或迎春花,如果得手,馬上拿回家找個瓶子,在瓶子里灌滿水把花插到里面,圖好看,那時還不知道欣賞一詞,花是插到瓶子里了,可籃子是空的。
隨著春意漸濃,溝里的桃花、杏花開了,又避免不了遭到一場折枝摘花的浩劫。由于貪玩,忘記了寫作業,受到了母親嚴厲的責罰。到四月中旬,油菜花開,機會又來了。那時候,膽子真大,鉆到油菜地里捉蜜蜂,敢與蜜蜂爭花寵,有幾次不小心,被蜜蜂蟄了,蟄到眼簾上,其結果慘不忍睹。現在,想起來都害怕。
到了夏季,微風習習,風吹過面頰都是熱的。仰望天空,藍天下的白云,不知什么原因?竟然會移動?帶著疑問,望著天空的我,就與白云比賽跑。其結果是白云還在跑,我已經掉到坡下面,溝渠里,摔破了手,渾身占滿了土。
去學校的路上,路兩旁爬滿了各種青綠的野草,麥苗吐著麥花,野花隨處肆意開放,各種顏色的蝴蝶敞開翅膀飛舞著,一時興起,叫著喊著,蹦著跳著,揮舞著小手去抓蝴蝶......。最終,因遲到被老師請到講臺前站著,直到下課才回到座位上。
童年的事情十分有趣,童年無拘無束,快樂、頑皮直至現在無法忘懷。
關于童真童趣的散文篇3:童趣,能否讓童真依然
在生命的長河中,無論你是什么年齡,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每個人心中都藏著一份或多或少的童真,那份童真或許是滿滿的甜蜜,或許是歡樂中略帶苦澀,但無論怎樣,無論何時何地,那都是我們一生中最難忘、最值得留戀的時光。
曾看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位雕刻家正在一刀一刀地雕刻一塊尚未完成的大理石,一個小男孩好奇地在一旁看著他。雕像逐漸形成,頭部、肩膀、手臂、身軀,接著頭發、眼睛、鼻子、嘴巴......一個可愛的小女孩出現在面前。小男孩萬分驚訝地問雕刻家:“你怎么知道她藏在里面呢?”雕刻家哈哈大笑,他告訴孩子:“石頭里原本什么也沒有,只不過是我用刻刀把我心中的天使搬到這里來了......”
讀完這個故事,我的心莫名顫動,“你怎么知道她藏在里面呢?”小男孩纖塵不染的話,讓我的心里涌起一種久違的感動,這種感動摻雜著絲絲酸楚,竟像水一樣清純得讓人慨嘆......
是的,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生活的歷練已讓我們失去了太多的童真,譬如單純,譬如善良,譬如天真......我們不再像小孩子一樣口無遮攔的說笑,因為擔心說錯;我們不再像小孩子一樣肆無忌憚的瘋玩,因為怕人嘲笑。我們變得一天比一天“成熟”,一天比一天“老練”,一天比一天“謹慎”,我們有了太多的顧慮、擔心和猶豫......
于是,在生活的網站中,我們學會了為自己下載太多太多自認為非常實用的“程序”;設置了太多太多形形色色的“開啟密碼”,安裝了太多太多自認為萬無一失的“殺毒軟件”,而最終卻在隱藏與保護中,把自己完完全全弄丟了,而丟失的,恰恰是那份讓我們無比珍惜的夢和童真。
冰心說:童年,是夢中的真,是真中的夢,是回憶時含淚的微笑。
誠然,我們無法讓時光停住腳步,無情的時光飛輪轉眼已把我們變成大人,但在我們心中,那份快樂,那份天真,那份單純,又是何等強烈的渴望和呼喚呀!
有一首詩這樣寫道:童年像風,吹過了,留下清涼;童年如水,流走了,剩下溝壑;童年似歌,唱完了,余味猶存;童年是詩,吟畢了,僅存微笑。童年留給我們的,是最美麗的回憶,當我捧起記憶中的佳釀,想請它喝時,卻先醉了自己。
是的,無論世事怎樣變遷,無論生活如何滄桑,童真,永遠是最值得珍藏的時光,永遠是我們最快樂的夢。
一生輾轉千萬里,莫問成敗重幾許,得之坦然,失之淡然,心是快樂的,幸福就簡單,不是嗎?當走過了生活的風風雨雨,驀然回首,方知:童真,是我們最真的渴望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