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水如女人的散文
關于水如女人的散文篇1:女人如水
身為女性,經歷了人生:讀書,成家和立業三部曲后,開始悟出一點“女人之道”。
自古有《高山》《流水》二曲,《高山》言志,《流水》言情;后者有言智者樂水之意。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記述了古人伯牙人在高山,心想流水的情致。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水,是萬物的本源;離開了水,再剽悍的駿馬也跨不過平川,再美麗的花朵也開不出璀璨的花蕾。
水,溫柔,純潔,晶亮和無私!因為水的柔韌,溫和與賦予萬物的生命之能;所以,人們也常把溫柔善良的女人比喻為水。而如水的女人,我想,她是有內涵的!
做為女人,如若能像水一樣清澈透明,柔弱無骨,無色生香,為人所需;那一定是自身的修為與造化所賜。
每一個女人,率先以女兒身入世,從松開襁褓,幼小的心靈,本是潔凈而純真的。就像一杯純凈的自來水一樣,之后,在家庭環境的熏陶下,在社會大熔爐里的錘煉中;水,漸漸發生著反應和變化;如“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剛為人女時,記得爺爺教我的《弟子規》,父親教我的《沁園春.雪》,母親教我的勤勞樸實,都對我以后的人生帶來影響。我想:那便是在年少無知時種下的“慧”根!那時,女兒的心地始如一股:汨汨出石的細泉----清純、自然。
初為人妻,每個女人都會經過愛與恨的交替時期,而要明白愛的真正含義與恨的不可思議;這對一個女人來講,是痛苦的過程。那時的女人,如果沒有水的寬度與厚度,就會經常把一些簡單的問題弄得更為復雜。都說女人是水,男人是舟!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只有如水的女人,才會懂得:如何張弛有度,讓愛的小舟駛向心靈的港灣。而這樣的女人,我想:應該比水更有凝聚力!她用女人特有的柔弱和堅定,去趟過男人的心海,洗滌愚者的塵埃!像一股不可抗拒的瀑布,歡快地抵達平湖。這樣的女人,柔情如水,不躁不狂,縱有千難萬險,都能波瀾不驚,這便是如水的女人的魅力!讓男人: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用骨子里的柔,修正了男人的“德”根!
身為人母,除了相夫,還多了教子之責。如何教好子女?也是當今女性的職責和義務。很多事實證明:母親,是孩子最好的啟蒙老師。母親的言談舉止,都是孩子的榜樣,很多的實踐結論:母親的知識與學歷影響不到孩子,而母親的“品德與行為”則是孩子最好的參照,更是不能磨滅的印記!所以,好女人的人品與德行是影響下一代的根源。在影響下一代的同時,也是為自己種下了“福”根!這樣的女人是水的立方,她承載的是駛向大海的帆船。
然后,女人,經過了這些歲月,經歷了人間的某些滄桑,不由自主地進入了不惑之秋。不惑的年代,追求的也許不再是理想,而是平淡!而上有老下有小的這個新的人生階段,是人人都逃脫不了的現狀!這時的女性會肩負著多層身份:人之媳,父之女,愛之妻,兒之母,媳之婆,孫之祖母......!而要做好這些角色,睿智的女人,應該不會把自己的身份的砝碼加在自己喜好的一頭,而是一一的盡心盡責去做好每一份應盡的責任。上敬老,多盡孝;下愛小,多督導;舉案齊眉,做好一家女主的表率!讓家庭回歸寧靜,溫馨祥和!我想:這樣的女人依然如水,流而不腐,用而不絕,福報小家也善行天下!更相信她們的人生一定從頭到尾是精彩而美麗的!
關于水如女人的散文篇2:做一個淡然如水的女子
夜深,獨自對著鍵盤安靜地敲出:做一個淡然如水的女子。
有時候,總會不自覺的自顧自憐,莫名其妙的覺得悲傷在無止境地蔓延。情緒化是淡然的一大弊病,我一直在改,卻一直都沒有改得過來。
告訴朋友,想要,做一個淡然如水的女子。
可以歡樂、可以傷悲。
開心的時候不會大聲地笑,會更多的置于心中。
憂傷的時候也不再呼天搶地,會內斂的獨自寂然。
這算不得溫柔,算不得卑微,只是,在長大的過程中更懂得珍惜。
記得,曾經會肆意的笑、肆意的哭,會對身邊的每一個人有深深的依戀。
歲月流轉,時光輪回,那些熟悉的人、熟悉的景漸行漸遠。
驀然間,一路的磕磕絆絆讓棱角趨于圓滑,或許每個人都在經歷一種從沙子到珍珠的蛻變。
或許會感覺艱難、疼痛,可是我們都漸漸的習慣、麻木于這個讓生命變得木質的蛻變過程。
從最初的幾個好友可以隨便說說笑笑打打鬧鬧,到現在幾十個好友默默無聞客客氣氣。
我們都在長大的過程中走向成熟。
也不再會隨便半夜三更的撥通誰的電話,哭訴自己心中的苦楚委屈。真的累了、痛了,也學會了一個人安靜的捂在被子里默默流淚,不出聲,也不嗚咽。
不會輕易的去抱怨任何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愈發明白:在一張張笑臉的背后并沒有表面上的那么光鮮亮麗。愈發懂得每個人在重重面具的偽裝下把自己最好的一面拿出來給人看。遂而有了更多的諒解和寬容,更多的對所有的事情以微笑來回應。算是騙騙別人,自己過得很好,也是騙騙自己,自己真的很好。換別人的安心,換自己的淡然。
關于水如女人的散文篇3:一個嫻靜如水的女人
某晨,陽光灑滿不大的屋子。窗邊,擺滿了各種綠色的盆栽植物。細細的葉子在溫暖的陽光里自在地伸展著,自由地呼吸著。偶爾有一絲兒小風從窗外吹入,晃動的葉尖將剛被主人噴灑的水珠抖落下來。
靠窗的一張大大的桌子,幾張紙被釘在一起,一支筆擺在紙張的右邊。桌的兩邊各有一把椅子,東面是來拿文書的人短暫停留的,主人一樣把它擦得一塵不染;西面是主人用的,一塊厚厚的坐墊兒,一個干凈的抱枕。主人是一個極怕冷的女人,所以她喜歡把一切都弄得溫暖如家。
陽光透過主人的頭發,把濃黑的發絲照得紅亮。就這樣,此刻的陽光剛好可以照在主人的身上。主人在看書,應該是被書里曲折的情節打動了,眼睛里還閃過一抹晶瑩。此刻,她抬起低垂的頭,立刻用右手擋了一下陽光,微笑著從指縫偷偷看著從窗口灑進來的陽光,嗔怪這淘氣的陽光,那種恬淡,那種安靜,讓突然敲門進來的我看呆了。好美的一幅畫面,好美的一個女人!
她叫靜,名字像極了她的品性。溫婉如玉,嫻靜如水。安靜時,如初冬暖陽;談笑間,笑容可掬。她很喜歡微笑著和人聊天,讓人在緊張繁忙的工作之余感覺輕松和愉悅。她身在紛擾復雜的環境中,卻從不被環境左右。總是安安靜靜地盡著自己的本分,做著自己的事情。在這里辦公算不上忙,大把的時間她用來讀書和侍弄花草。她總是毫不吝嗇地夸贊來往的人,得體的衣服,漂亮的發型,忙碌的工作,帥氣的字體......與交心的朋友聊天,她總是提醒要多喝熱水,穿得厚實暖和。甚至有人喜歡向她傾吐苦水,她總是用各種溫暖的話語安慰對方,勸人向和向善,與人為和為善。
有時我總在想,究竟是怎樣一種環境可以打造出這樣一個人呢?這樣一位讓人看到一樣就一下子安靜下來的人,這樣一位眼睛里沒有浮躁純凈如水的人。就像是熱愛旅游的人,走進麗江看到古城古橋、石板流水、朱檐瓦礫和遠處近乎觸手可及的雪山,心靈仿佛一下子被滌蕩干凈,不得不沉靜下來貪婪地品味這自然美景。
靜長得就很美,在她這樣的年紀屬于極富韻味的女人。微卷的長發總是被隨意地挽成一個小髻,蓬蓬松松又錯落有致,看似隨性而為其實用心打扮。細長的眼眉被輕輕勾勒,俊美的面龐總讓人想起一句詩:“濃妝淡抹總相宜”。靜身量高挑,人愈不惑卻風韻猶存。歲月只在眉尾間留下痕跡,幾十年人生閱歷讓她心性坦然,對一切泰然處之。她恭敬地孝敬公婆、侍奉爹娘,盡著一個女兒、兒媳該有的本分,積極地經營一個大家;她關愛丈夫、照顧兒子,盡著一個妻子、母親該有的責任,努力經營著自己的小家;她鐘愛自己的職業,盡著一個社會人該有的本職,全力做好點點滴滴。她每天晚上去廣場跳舞,和一群年紀相仿的女人一起,美美地舒展身體,狠狠地寵愛自己。
我說我想寫一篇以她為題材的小文送給她,她甚至有些羞澀的催我趕緊寫,她很想知道在外人眼中自己究竟是什么樣子?我問她你在乎別人怎么看你嗎?她搖搖頭說也不是很在乎。可是要是能被別人夸總是一件好事。我告訴她,我會好好夸你的。靜笑了。她像個剛被老師表揚完的小學生一樣,臉龐泛起一抹紅,很是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