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路的散文
沒有人走過歲月,只是歲月在不經意間看了一眼,走未走完的路,過未過完的日子吧。關于路的還有哪些呢?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關于路的散文篇,希望你們喜歡!
關于路的散文篇1:路
又是一個春天,來的意料之中,亦或在意料之外。踏著和風,寂靜無聲,默默青蔥,轉眼之間,杏花謝了,留下匆匆。看著稀疏的燈光,那窗外,滿眼盡是綠意盎然,像忙碌的日子剪切了恬淡的時光,從此不會再來。
穿著一襲青衫,負手離去,相忘于江湖,生死契闊,有如仁義芻狗、霓裳圓舞,高山流水安平太。我依舊在追尋一席故地,也許阡陌交通,雞犬相聞,茫茫紅塵中走過了千山萬水,也許一葉孤舟,細水長流,相逢在人來人往的碼頭。水深水淺東西澗,云去云來遠近山。煙樹將晚,茅舍已兩三間,其實是花落又黃昏。
等到茶靡,憑誰看,距離究竟有多遠。書簽里,記載了翻來翻去的吞云吐霧,那是最純真的感動,書簽上,已有籠罩著天涯的體溫,慰藉著孤獨的靈魂。書里的文字在安靜的綻放,等待著期盼已久的人去欣賞,最終合二為一,永遠不再分開。
曾經多少次告訴自己,只需要靜下來,只要慢慢領悟,身邊有無數的山水,心中流淌著數不盡的呼吸聲。來來往往的人潮,擦肩而過,走過的匆匆一瞥,是否前世已注定了一個結局。一切都在無意中,哪有怎么樣?風風雨雨過后,漸漸清晰的臉龐,終歸走向凈土。折一個柳枝,想一樁心事,聽,聽說,聽誰說,聽誰說什么,也聽誰說過什么。久遠的風帶來了腳步的窸窣聲,總有一天會走進,也會離開。
在時間的節點上,沒有人能走過歲月。錯了,沒有人走過歲月,只是歲月在不經意間看了一眼,走未走完的路,過未過完的日子吧。一川煙草,滿城飛絮,梅子黃時雨。
關于路的散文篇2:路
路,上到康莊大道,下至羊腸小徑,而心路亦在內。一個人的心有多大,就看他對自己所選取的目標如何,就比如我國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鄧小平,他將中國帶入了一條前途光明的康莊大道,那么他的心很大,心中的那條路也很長,很寬闊。
我覺得心路決定于現實中的那條路,如果這是條正路,心亦正,這是條邪路,心亦邪。當然了,心正之人未必心不邪,心邪之人未必心不正,這就要看時代的風向性。英雄救美對于某些人來說固然是千古佳話,但是這“英雄”早就對“美”有了覬覦之心呢?
心路之大小不是想大就大,想小就小的,也不可能從羊腸小徑一蹴而就成為康莊大道。心路也有岔路,亦正亦邪,邪者及時封堵,正者就等到這時期的目標已經完成時,二者合一,看看能不能從中獲益,另辟蹊徑。心路之上不可單調,有了朋友和事業就有了更多的可以選擇的岔路,但這些路的盡頭無非就是成功或者失敗,就要看你的選擇了。
羊腸小徑未必不能走,但比之康莊大道更加難走,崎嶇不堪,要有極大毅力的人才能走下去,并且有可能是條死路,也可能物極必反,否極泰來。就好比馬云,記得聽過一個關于他的故事,他年少不得志,三次高考才堪堪考入當地的三流大學,從小企業管理部門總監做起,一步一步的往上爬,最終創建阿里巴巴,并在美國上市,成為中國首富,風頭一時無兩。由此可見,羊腸小徑亦有春天,就看你能不能堅持走下去。
倘若有一天,你成功了,達到了你的理想境界,甚至超出了你的預期目標,這是就要保持你的心路純凈,想想你這些年的經歷,想想做錯的地方,這樣你會覺得你的心會更加完整。在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為官者造福群眾,為商者不坑蒙拐騙,在每件事上盡心盡力。
心路取決于現實生活中的路,并且比它更為寬廣。有人曾經說:“過程不重要,重要的是結果。”其實不然,古時有詩曰:“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說的就是過程比之于結果,你所經歷的事情給你帶來的情感感受,職場中那些為人處事的方法更為重要。
關于路的散文篇3:路
世界是縱橫交錯的。
人走在世界上的路也是。
縱行總有縱行的目標,橫走有橫走得路徑。有的實在是走得煩了,就縱著橫著的畫圈,到也沒有人去理會,任其自由發展,無所謂對還是錯。
我一直覺得魯迅先生的那句名言: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自然就有了路。我到不覺得路上的人一定要多,才能走去,才能形成路,其實,腳印走到了哪,哪都可以成為你的路。
只是,腳印在哪?
一邊是孤零零的一板棺木,最后的腳印就停在了這里。
一邊是吵吵嚷嚷的的人群,他們還在繼續焦躁不停的挪動自己的腳步。
其實,仔細想來,無論怎么縱橫,或者是滿世界留下腳印,最后的路都會在那里-------腳是會累的,然后讓它留下最后的印跡,最后會懸空-------躺著而去。
只是,我們的腳印該在哪?
記得小時候看《西游記》,三打白骨精那一段,孫悟空明明給唐僧畫了一個圈,并告誡不能走出去,不能走出去,-------當然,白骨精也不能走進去啊!一碰,就是嘩啦啦的冒白花!不過后來白骨精到沒能走進去,可是我們的唐僧先生卻走了出來。------最后的結果我們到很清楚。只是,唐僧為啥就能走出來,犯錯了,還是有挽救的可能,也凸顯了孫行者的一世英名。只是,唐僧為啥不遵守游戲規則,偏偏要走出來,----而且還要給孫悟空找那么多麻煩?!
最后到時佛祖解釋了,命中有那一難!不走出來都不行!
可是,佛祖,你解釋下,為啥要讓他走那幾步啊?
修行?修行的人總是在走,一直沿著修行的目標的在,而那樣的一段路,必須要那么走才能修行到最高境界么?
人如此,社會也是如此么?必須有了不停的行走,才會有達到最后的目標?可是社會,明明就是給劃了線 ,哪些地方該去,哪些不該去,可仍舊有唐僧不斷的出行------于是,有的出行就有更好的目標,而有的,卻走著走著,沒有唐僧那么幸運的有悟空的保護了!有時候,走得太任性了,也免不了腳下有了懸崖絕壁了!
其實,我們的腳印,會走過哪?只有我們自己才知道。這也是走著走著我們才明白過來的事情。
只是我想明白的是,我們留下的腳印,到底會剩下什么?到底會讓我們懷念著什么?!
眼前一片的冰涼。涼的清秋,一群不停奔走的兒女,還有一群吵吵嚷嚷的執法官員。他們的背后,是一個累了倒下的老人。
老人累了,所以選擇了不再走了。
很想俯下身子,問他,你為什么覺得累?唐僧三次被白骨精打倒,而且有那么的難,不是要被蒸就是被吊,他還是走了出來,你為什么不行?你為什么而如此的疲憊?
還有,那一群撕心裂肺的人啊,你們誰在真正的哭泣,為老人的疲憊而真正的傷心?你們的奔走到底是為了什么?你們心里真正的傷心了沒有?有沒有靜靜的最后守候著此刻停下來的老人?
還有你們,畫了圈的人啊,你為啥要去畫那個圈,然后在圈里不停的奔波?唐僧說不準被吃了,還有另外的唐僧,來者或許就規規矩矩的呆著,不會隨意去走動,也不用你刻意一定去畫滿那個圓了。或者,就讓他被妖怪奪取,或者,讓他走吧走吧,懸崖也好,絕壁也罷!
真正的覺得滿世界的腳印都是疲憊的!
滿世界的路都是自由的?!
古人到時說的對:“不成規矩不成方圓!”
除非你要帶領大家走出一條真理的安康大道。
看了“關于路的散文"的人還看過:
1.關于公路的散文
2.描寫橋的散文
3.關于成長路上的散文
4.關于歌頌家鄉的散文
5.關于成長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