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畫的散文
我畫你迷人的眼睛,我想把這誘惑深深的儲藏在一筆又一筆里。關于畫的散文有哪些呢?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關于畫的散文篇,希望你們喜歡!
關于畫的散文篇1:畫
意境中無以言表的一切述說著豐富的思想內涵,生活中無意創造的萬物精髓凝結著情感結晶。詩中有畫,述說著古人千絲萬縷的情懷;畫中有詩,展現著現代人萬紫千紅的繽紛視野;世間皆畫,感受著東西方那不同的一縷縷清幽豐富的神韻。畫的起源不僅僅久遠,且源遠流長,永不泯滅。
也許是素色的淡雅筆筆,也許是多彩的高雅縷縷,皆是為點綴著藝術感極強的畫 ,有的驚人逼真,但也未必栩栩如生。千言萬語的匯總,千姿百態的展現,都是筆下的靈動迸發出紙上的情。風花水月,姹紫嫣紅,清淡的素畫恰恰可以對比出反差,襯托出不同的美。古今中外能妙筆生輝的名人和隱居者,雅致不同,情趣相通,意境不同,思想相融。
古有《清明上河圖》,是北宋畫家張擇端一幅精品,屬國寶級文物的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人物神態皆不同,景色自然且繁華;今有《八駿圖》,是徐悲鴻最著名的名畫,在中國現代繪畫史上傳世名畫,八匹馬形態各異,飄逸靈動;西方有《蒙娜麗莎》是文藝復興時代畫家·達·芬奇為麗莎·喬宮多所匯的肖像畫,蒙娜麗莎的微笑那神秘莫測的微笑將是千古奇韻。不過國畫的精美和藝術水平永遠是意會言傳所不能夠的,水墨之中山水之情濃,千姿百態的人物畫眾、精心繪制的花鳥魚蟲,都是一幅幅精品畫作,漢族傳統繪畫形式是用毛筆蘸水、墨、彩作畫于絹或紙上,稱為中國畫,靜氣凝神的佳作,永遠是我作為中國人對國畫的愛,不論婉約的清幽,還是磅礴的熱烈,賞畫中,畫的一切不知不覺就把平和的心境觸動出一絲絲最美的漣漪。
被浮夸的世界洗滌過后那清淡雅致的心,可能描繪出淡淡的憂傷和柔柔的情懷,靜靜的看,若非凄涼,便是滄桑,經典之畫不僅在于畫家的用心,還有靈感的迸發,畫中思想和寓意流淌著沒有言表的深意,歲月的年輪濃縮著無法觸摸的畫之情,驀然回首,生命中的人事物都定格為一幅曾經的畫,如有天分,便可畫作精妙。其實照貓畫虎和別樣構思也未嘗不可成為畫中典范啊!廣袤的土地、遼闊的疆域、壯麗的山河,連那藍湛湛的天空和大海,綠茵茵的草地和樹木都可畫在一張紙上,世間一切,拿起畫筆,或多時或頃刻間,都可畫。既然“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那么畫便是記錄著一切有相的眾生,每一個上一秒仿佛都在淡然逝去中,畫的雖然假,但它以真實的面貌和姿態存在著,并詮釋著虛幻的一切。
善畫者,藝中見高低,心中想著不僅要描繪出的畫,眼中定格在可畫之物上,筆下留有真和情,勾勒中表述著作畫者的細膩,水墨也可芳菲,多彩未必絢麗,藝術涵養是決定了成品的水平,淡淡的墨,濃濃情,畫的韻味將永遠不受時間和空間的轉換交替而失色。
關于畫的散文篇2:喜歡畫畫
我是一個喜歡畫畫的孩子,在畫畫面前無論自己多大,我只能稱自己是孩子。因為畫畫是真心的喜歡的一件事,就像許多年前很多人會單純的喜歡隔壁班的女孩子那樣,很單純的愛畫畫。會畫畫是一件幸福的事,找一個安靜的地方:一個畫板、白紙幾張、幾只筆;可以是深山老林,也可以是一望無際的麥田里;可以是畫室安靜的一角,也可以是有陽光的陽臺。能抱著畫、站著畫、趴著畫、就連閉著眼睛也能在腦袋里畫。簡簡單單、安安靜靜。
喜歡畫風景和插畫。風景畫好了可以告訴朋友你身邊的點點滴滴,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告訴遠在他鄉的朋友自己路過的風景,走過的路。插畫的喜歡在于它的變化莫測,各種風格可以隨意混搭配合,表現力比較強,可以更好的去表現自己的想法,比較自由。最近看了很多怪異但寓意深遠的插畫,發現越來越喜歡了,自己有時候會夢想當一個自由、閑暇的插畫師,想張小白一樣,畫自己喜歡的畫,去自己喜歡的地方,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愛自己喜歡的人。
關于畫的散文篇3:畫畫
我是個花心的人,不僅對于女人,對于其他很多的事都是。我的愛好太多了。游泳,寫作,籃球,足球,寫字,寫作,科學,唱歌,舞蹈,畫畫……如此你就可以看出我是個如何花心的人。
今天我要說說畫畫。畫畫也算是自己一直喜歡的事情,小時候就愛看名畫,水墨畫,有時候盡管看不出個所以然來,但感覺美極了。現在也是,很多畫,依然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但就是感覺入自己心了。
看到別人畫畫,我也一直心癢癢。但是大家知道,想學畫畫其實還挺花錢。而家里窮,所以一直就是冷一下,熱一下,從來沒有怎么畫過。就是偶然涂涂鴨,我也知道自己畫的不好。
尤其是這兩年,想畫畫的沖動更強烈了。腦中總是出現一些畫面,自己想保存下來,像寫詩歌那樣,留在自己的生活中。
是啊,咱不是億萬富翁,不可能像王中磊那樣,畫上幾個億,把自己喜歡的“梵高”帶回家。但是詩意生活,本身就不昂貴,也很容易達到。這是我后來才知道的。
所以我就決定,發展一下自己畫畫這個愛好。買畫板,紙筆。還跑去和會畫畫的朋友學。
一個人倘若要干一件事,總能為自己找到恰當的理由。前段時候網上有一個帖子很火,題目是《那些讓人看不懂的天價名畫》,都是出自大師之手。
我去看了。也真是懵了。一塊羅伯特·雷曼的幾乎全白無題畫作,估價至2千萬美元。我朋友圈里的一位詩人發表說說寫道:“這不是我家衛生間的一塊地板嗎??”還有就是美國一個叫湯波利的畫家,畫了一幅名為《黑板》的畫作。畫面內容就是在黑板上畫了6行圈圈,卻拍出了7053萬美元。類似的畫作,還有不少。很多網友調侃說:“我的繪畫生涯,才剛剛開始。”
我和他們一樣,不理解這樣的價值交換。也許就像別人說的:“藝術作品不能用金錢衡量。好與不好,畫家知道,買畫的人知道。你不參與,跟你沒有關系。”這就是藝術市場。
我在想6行圈圈要表達什么,也許只有湯波利知道。那么畫畫就在于表達自己。這一點倒是貼合了我的心。不論多么有爭議,不論多么荒誕,但是就是能看到自己在里面,就是能看到世界在里面,美在里面,那不就行了嗎?
至于值多錢,那不是你說了算,是市場說了算。所以我跟朋友說我要畫畫了,也還不覺得是件丟人的事情。
關于藝術的價值,正確的看法應該是這樣。藝術確實不能用價格衡量,但是藝術家需要生存和發展。藝術的價值就離不開創作此藝術的人。
當你看著八大山人畫作的時候,那種水墨的怪誕,是很有靈犀的。仿佛你在和八大山人說話。當你看著梵高《向日癸》的時候,你一定也能感覺到那就像梵高的心一樣。熱烈而急切! 這種近距離的刺激和激動,可以用錢來衡量嗎?? 不能!如此你就能理解我上面所說的了。
如此,你也就能理解一個畫畫人的心了,一個寫詩人的心了,一個唱歌人的心了。
我還記得豐子愷寫過:“別的事都可有專家,而詩不可有專家。因為做詩就是做人。人做得好的,詩也做得好。倘說做詩有專家,非專家不能做詩,就好比說做人有專家,非專家不能做人,豈不可笑?因此,有些“專家”的詩,我不愛讀。因為他們往往愛用古典,蹈襲傳統;咬文嚼字,賣弄玄虛;扭扭捏捏,裝腔做勢;甚至神經過敏,出神見鬼。而非專家的詩,倒是直直落落,明明白白,天真自然,純正樸茂,可愛得很。”
藝術來源于生活,生活對于藝術家很重要。所以不是不可寫詩,或者畫畫,歌唱之類的。人人可以為詩人,人人可以為畫家,人人可以為歌唱家。
但是一定不要曲解這種觀點。人人可以為詩人,人人可以為畫家。不是說詩歌是好寫的,畫畫是好畫的。須知藝術與自己來說簡單,本身卻不易。筆下生花非一日之功,畫龍點睛乃巧奪天工!
我自己喜歡畫畫,卻深知自己技藝不行。胸中無術,筆下無物,腦中想的畫面,和筆下的畫面簡直南轅北轍。“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對于任何一門藝術都是真言。
但是有人會問,那你說:技藝重要還是思想重要? 我覺得就像陳丹青說的:“真正的美術史是什么,是一聲不響的大規模淘汰。你一定要肯定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技巧。我畫的那個朝圣的小姑娘,那么苦,那么好看,但她自己卻不知道——藝術就是這樣,憑這一點點就打動人了。”
他還說:“我沒有素描基礎,不是照樣畫創作?中國傳統繪畫從來就不是畫素描。難道就是沒基礎了。想當年,我們一起畫畫的同學中,那些把大衛石膏像畫的好的無與倫比的人,現在不知道哪里去了。”
陳丹青說的對,專業藝術畢業的學生,可以把石膏像畫的精致的很,可是他們的腦袋里還有靈感嗎?他們腦中都被“技藝”占據,“思想”去哪里了?
我們不是要培養“機器人”,要比畫的精致,他們干不過電腦,也干不過照相機。
我自己去西安書院門轉彎的時候,我確實看到了太多太多的“專業”人才了。他們都在畫別人畫過的名畫。都在仿畫。我知道那是為了吃飯,是市場需要??墒俏矣X得他們挺可惜的。
可惜的同時,我又羨慕他們熟練的技巧。畢加索也說:“我一生都在學習像孩子那樣去畫畫。” 但是大家去看畢加索的畫,陳丹青等人的畫 ,就可以看到,他們不是畫不好,技藝也是很不錯了。
這樣胸中有術,腦中又有物,下筆自然就能出真東西。所以上面問題的答案,就不言而喻了。技藝重要,思想也重要。光有思想,沒有技藝,不足以表達想法。光有技藝,沒有思想,不足以感動人。二者兼有,才是成就大師的前提。任何一門藝術,都是如此。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也許正因為我不是專業畫畫的,但我超級喜歡藝術和畫作,所以我看的也還明白。
我畫畫,是表達我的思想。我的技藝不行,我能表達多少,我能不能滿意,只有自己知道。
詩意生活,從來離我們不遠。跟金錢沒有關系,這不是打高爾夫,也不是玩賽車,這是一堂心靈的洗禮,心靈的朝圣。你可以擁有,你值得擁有。這短暫的一生你就不該錯過這樣的詩意生活!
看了“關于畫的散文"的人還看過:
1.關于畫的散文
2.繪畫的意義散文
3.冰心的現代詩和散文《畫——詩》
4.有關天空的優秀散文欣賞
5.有關樹的抒情散文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