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女兒上學的散文
女孩和父親,是一對奇妙的關系。父親能給女兒很多:自信、安全感、理性、保護……偉大的父親能給女兒非同尋常的愛。關于父親送女兒上學的溫馨散文有哪些呢?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送女兒上學的散文篇,希望你們喜歡!
送女兒上學的散文篇1:送女兒上大學
“羊子,老爸走啦!”
我故作鎮定地朝女兒揮揮手,拋下一個燦爛的微笑,然后扭過頭,拖著空空的行李箱,疾步走出吉大的校門。
轉身的那一刻,我不敢再回頭看女兒一眼,生怕她像小時候我要出門時那樣追過來抱著我的腿不放。然而,女兒并沒有追過來,一個人留在了陌生的城市。想到她一個人將面對生活的艱辛,我眼圈一熱,差點掉下淚來......
火車里塞滿了人,一有縫隙,馬上就有人擠過來。天南地北的乘客嘰里呱啦的聊天聲、賣東西的花言巧語的推銷聲、小孩的哭鬧聲響成一片。而我,卻像一具心被掏空的軀殼,木然望著窗外遠去的風景。
想著從未離開過父母的女兒,一個人留在遙遠而陌生的城市,我的心就被揪起來——她的日用品還沒賣她知道買嗎?學校食堂的大鍋飯她吃得慣嗎?她的衣服被子臟了怎么辦?……
要知道,以往這些事情她從來不需要考慮,因為她一直是跟著我們長大的,從來就沒有單獨離開我們生活過!
長春-沈陽-鐵嶺-山海關……
火車一路向南。女兒成長的往事,一如窗外的風景,一幕幕浮現——
“哇…哇…”1995年9月5日清晨,一陣嬰兒的哭叫,宣告了一個新生命的誕生!7點零5分,陽光透過東邊的窗戶,爬進我們簡陋的臥室,像要親吻女兒的小臉。滿屋子的歡笑,傳遞著女兒誕生的喜信!
不知是高興過頭疏忽大意了,還是初為人父經驗欠缺,女兒出生第二天就發燒了。
心急如焚的我匆匆抱起孩子直奔鄉衛生院。醫生量體溫,38.7度,要輸液。
孩子太小,護士在女兒手上、腳上忙活了半天沒找到可以扎針的地方,最后只好在額頭上扎。一針,不行;兩針,沒回血;三針……隨著護士的手一次次抽插,女兒頭上腫起一個個大包,痛得哇哇哭叫。我心疼得眼淚打轉,每一針扎下去,我的心就在滴血。又不便對護士發作,只能幫著護士夾緊女兒,任由她在女兒頭上試驗。
總算掛上吊瓶了,女兒也在我懷里安靜地睡著了……
四個小時總算過去了,液輸完了。一摸女兒額頭,更燙。趕緊叫醫生,一量體溫,39.5度!老醫生憋了半天,才結結巴巴地說:“你,你還是,轉到,轉到普愛醫院去吧……”
我一聽這話,氣不打一處來。折騰了半天,居然讓我轉院!
“沒這個本事你們早在干嘛?早知道我直接去普愛醫院啊!”我近乎咆哮。
然而,埋怨也沒用,我只好和姐姐氣呼呼地把孩子抱到車上,離開鄉衛生院,奔“普愛”而去……
普愛醫院到底是大醫院,醫生把握似乎大些。量過體溫,醫生見我著急成什么似的,便安慰道:“不要緊,只是受了風寒。但孩子發燒時間太長,怕引起肺炎,先住院邊輸液邊觀察吧!”
辦完住院手續,護士小姐來給女兒輸液。被鄉衛生院胖嫂護士扎針嚇著的我異常緊張,不知女兒又要挨幾針?
年輕的小護士手倒很利索,一針下去,回血了,固定針頭,調好點滴速度,我還沒回過神,護士走了。我心里充滿感激,目送護士小姐遠去,腦中有天使飄過……
一個星期后,女兒終于出院了。但因為女兒這次生病,妻不在身邊,奶水脹回去了,女兒只能喝奶粉長大。
最麻煩是晚上喂奶,一晚上4次。那時母親已是70多歲的老人,妻睡眠不好,晚上喂奶粉就成了我的專職。睡前要喂一次,晚上11點、轉鐘后2點、5點各喂一次,每次要花30分鐘左右。因為開水沖奶粉后很燙,須將奶瓶放入碗里的冷水中降溫,不能太熱,熱了容易燙著孩子;也不能太冷,冷的吃了拉肚子。每次喂前先將奶水滴在手臂上試一下,手臂感覺不燙,方可給孩子吃。有時搞不準,須反復試幾次才行。喂完后,還要讓孩子撒尿,不然,晚上可要尿床。
這樣一晚上反復幾次,睡眠當然很差。幸虧那時年輕,累并快樂著,還能挺得住。
養孩子是件苦差事,可其間的快樂,也是無可替代的!
春天,是放風箏的季節。學校后面的小丘陵上有片桃園,桃園南面一口池塘,東邊是很大的一塊空地。孩子稍大一點,周末閑暇時候,我和妻子就帶著女兒一起去那兒放風箏。
女兒看著我把風箏放起來,她也吵著鬧著要放。可她畢竟太小,跑不快,風箏怎么也飛不起來,急得要哭。我只好讓她坐到我的肩上,我背著她跑。跑了好大半天,還沒飛起來。妻子過來幫著拉線,我又背著女兒快跑,妻子跟著跑,風箏總算飛起來了,我累得滿頭大汗,女兒在我肩上“咯咯”地笑著……
學校南邊不到一里地,有個小水庫。水庫南面水很深,北面卻是一片淺灘,水齊我的腰那么深,是天然的泳池。
夏天,吃過晚餐,我們一家人帶上游泳圈,拿著換洗的衣服,信步來到水庫北邊的淺灘。
夕陽的余暉灑在水面上,金光閃閃。妻忍不住先下到水中,到水齊胸部時,妻站立不穩,雙臂亂揮。女兒以為媽媽在水中跳舞,哈哈大笑。我趕緊過去幫妻子穩住神,牽著她走到淺水處。
這時女兒吵著要下水,于是我們幫女兒鉆進游泳圈。我和妻子一人一邊地把她推到水中,女兒高興地雙手胡亂拍打著水花。水灑到我們臉上,女兒越發起勁,銀鈴般的笑聲在水花里飛濺……
快樂的時光總覺短暫,轉眼到了女兒上學的年齡。
記得女兒入學不久,我去接孩子回家。班主任對我抱怨:“你女兒真是把我煩死了,上課的時候一會下位,一會去拉別的孩子。更可氣的是,我講課講得好好的,她突然大聲笑起來!”
“她以前沒有上育兒園,不懂規矩,我回去好好跟她說!”我向老師解釋。
回家后,我沒有直接教訓女兒。吃飯的時候,我問女兒:“學校好不好玩?”
“好玩!”
“怎么好玩?”
“很多同學,可以一起玩!”
“老師好不好!”
“不好!”
“為什么不好?”
“不讓我回答!”
“你舉手了嗎?”
“沒舉手,我很大聲叫了,老師不讓我回答!”
“回答問題要舉手,老師才看得見。如果同學們都大聲叫,老師聽不見!記住了嗎?”
“記住了”
“還有啊,上課要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老師沒叫你下位你不能隨便下位。這樣老師才能聽清楚老師講的什么!如果大家上課都隨便下位,還拉別的同學講話,老師光顧管你們,就不能好好上課。所以,你上課要專心聽課,把問題搞清楚了,老師再提問,別人不會答的你答對了,老師和同學們就會覺得你很棒,老師自然會表揚你的!”
“好吧!”
孩子果然沒有讓我失望,不久就聽老師說:“你女兒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又聰明又聽話!”
女兒的學習終于走上正軌,從小學到中學,一路走來,很少再讓我操心。因為基礎扎實,她順利考進本市重點高中。
進入一中,真正的考驗開始了。女兒讀小學時,習慣晚上八點就睡覺;到了初中,最遲十點睡覺。可是讀高中,下晚自習就到十點半,走回家,洗個澡就過了十一點。原以為女兒會吃不消,沒想到她很快適應了這種高度緊張的生活。一學期后分班時,女兒擠進了“火箭班”。
面對各班選出的“學霸”,女兒更像上緊發條的時鐘,卯足了勁學習。每天我還沒起床,女兒已經上學,我已經睡覺,女兒才進家門。好不容易放半天假,女兒梳洗后,又躲進自己的房間做作業了。
我和妻子看著女兒如此努力,一方面欣慰,一方面心疼。只要女兒在家,我和妻子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影響她的學習,連瞅空送點東西給她吃,都怕她嫌煩。
前100名,前50名,前30名……每一次考試過后,我和妻子都迫不及待地看去“光榮榜”。每一次進步,我們都替女兒感到驕傲!但看到女兒房間深夜還亮著燈,我又想勸她好好休息!
高考有時需要點運氣,女兒平時語文成績拔尖,作文常被老師當范文張貼,高考后核對答案,基礎題只錯了一道選擇題,但分數下來后竟只有108分!
與本省一流大學武大、華科失之交臂,女兒填報志愿成了一道難題。妻希望女兒留在武漢,女兒渴望上“985”重點大學。我們終究拗不過女兒,她選擇了全國排名很高,在湖北錄取分數線不高的吉大,選擇了遠離家鄉的北方……
往事如煙,被拋在身后。火車一路向南,女兒離我也越來越遠。合上雙眼,我在心中默默祝福:“女兒,你一定要好好照顧自己,快快樂樂學習,開開心心生活!”
送女兒上學的散文篇2:送女兒上學
大女兒出生的時候,我已經34歲了。三年之后,小女兒又出生了。看著兩個小掌上明珠一天天長大,當爸爸的,心里真是按耐不住的喜愛。都說女兒是爸爸的前生小情人,這話一點都不假。媽媽在教育孩子們的時候,比較有原則,行為舉止,衣著打扮,待人處事,才藝讀書,一步一步,有章有法。我不在家,女兒們按部就班,有板有眼。我一進門,一切都亂了。
女兒們知道爸爸對她們很寵愛,在爸爸面前說一不二。爸爸在身邊,有恃無恐,媽媽的話,往往打個折扣。對此,太太對我意見很大。好幾次和我認真談話,言明厲害,要我保證,對女兒要嚴格,不能溺愛。我也痛下決心,信誓旦旦,一定要在女兒面前樹立起為父的尊嚴!這個尊嚴可真是不好辦,剛剛板起臉來,聲音提高了一點點,女兒們就委屈地看著我,眼睛一眨,小眼淚珠子就掉下來了。這眼淚簡直讓我萬箭穿心,馬上投降,又變成了“老奴才”!
好在大多數時間,女兒們和媽媽在一起。每天早上送女兒們上學,是我最快樂的時候。大女兒和小女兒雖然只相差三歲,性格卻大不一樣。學校離家里不遠,步行20分鐘左右就到了。每天這一路上,是女兒們和我盡情交流的好時候。街道兩邊大樹參天,每家每戶的房前花園風姿各異。春夏秋冬,在清澈的空氣里拉著女兒的小手走在這花和樹的世界,聆聽小鳥的晨鳴,觀賞松鼠的嬉戲,時不時看到早晨遛狗的人,拉著各種各樣的小狗走來,女兒們都高興的要命,馬上親熱的和小狗們打招呼,蹲下來,在狗狗們的身上摸一摸。小狗們也搖著尾巴,小鼻子在女兒們的小手上嗅來嗅去。幾年下來,每天如此,周圍居民每家每戶的小狗,女兒都知道的清清楚楚,碰見了,都馬上叫著名字。
女兒拉著爸爸的手上學,我都能感覺到她們由衷的高興。都是小學生,班里的小朋友,老師,學校里發生了什么趣事,大女兒都挑起話頭和我講一講。小女兒還是小學三年級,玩是第一位的。對我的要求總是想讓我給她講故事。講故事可真是一個挑戰。女兒們喜歡馬,夏天的時候,我經常帶著女兒們到離住處不遠的一家農場里去看馬,騎馬。那里養的馬中,有一匹馬叫“Magic”, 是兩個女兒的摯愛。Magic 是一匹小白馬,頭上帶著青灰色的小點點。兩個女兒喜歡拿蘋果和草去喂它,和它說話。在他身上拍一拍,摸一摸。Magic 很喜歡小朋友們去和他玩。是農場里的熱門小馬。我絞盡腦汁,把Magic編進女兒的日常生活中。在過去的一年里,Magic和我們一起去Alberta旅行,在酒店喝下午茶,按照酒店的要求穿著“resort causal”,在游泳池里玩,學開車,和女兒班上的小動物阿貍鼠說悄悄話,甚至還自己走到機場搭了飛機去了阿姆斯特丹!女兒們都聽的很認真,很高興。再去農場的時候,小女兒還高興的和Magic打招呼,問它去了阿姆斯特丹沒有。
這樣徒步送女兒上學轉眼已經三年多了,剛開始的時候,女兒們對于走路去上學,頗有些不滿。雖然只有二十分鐘的步行,她們總能找出各種各樣的借口讓我們開車去。不是早飯的時候故意磨磨蹭蹭,出門時幾乎都快要遲到了,就是抱怨自己的腳疼,走路難受。女兒們的借口都是情真意切的,兩只大眼睛望著你,一副無辜的樣子。媽媽一般都堅決抵制了她們這些“軟刀子”,下命令,步行。剛開始我的心里還很過意不去,女兒們也掉幾滴小眼淚。都沒用,還是要走路。有一天下大雨,準備好出門的時候已經離學校打鈴只差15分鐘了。大女兒自己打著傘,小女兒和我一起打著一把大傘,沖進雨里朝學校走。那一天雨真是下得很大,雨水沿著雨傘邊緣嘩嘩地往下流。為了趕時間,我們三個人一邊快步走,一邊喊著一二一,一二一,頂風冒雨一路小跑趕到學校,竟然才用了十分鐘!我們都氣喘吁吁,看著學校旁邊的路上,送孩子上學的車排著長龍,都擠得不能動,女兒們的成就感一下子提高了很多。從那以后,小家伙們就不再老是想方設法讓我開車送她們上學了。漸漸的,走路去上學變得越來越有意思,每天走過各家門前的花園,我們還給各個花園打分,走過大柳樹下,小女兒抓著柳枝蕩一下秋千。今天走這條路,明天走那條路,春夏秋冬,從櫻花到梅花,從蒙蒙細雨到漫天飛雪,走路越來越輕松。每天都會早到,還可以在打鈴前在操場上拉拉單杠,看看小女兒在游戲場玩一下,大女兒還可以到學校圖書館去借書還書。這比悶在車里匆匆趕路真是不知強了多少倍。
現在每天早晨,看著女兒們高高興興地手拉手去上學,我很慶幸,她們終于養成了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想想看,還是媽媽的堅決比較有用。
送女兒上學的散文篇3:送女兒上學
女兒終于離開我了。時間過得真快,仿佛出生時的情景還在昨天,轉眼之間,女兒已經長大一個12歲的大姑娘了。傷感于孩子與父母的緣分真淺,短短十多年的時間,孩子便從此不再繞膝承歡,開始獨立的人生了。臨走之前,她外公無不傷感的說:“這么小,便離開我們了,這一走,初中、高中、大學、工作……也許是十幾年,也許就是一輩子了。”女兒安慰他說:“我放假不是要回來嗎?”外公說:“不一樣了,你回來只是短暫的休息,像客人一樣了。”想想也真是這樣,都說天下午不散的宴席,盡管親情無價,但也無法長久的廝守,天高任鳥飛,海闊任魚游,你要讓他去飛翔,就必須忍痛割愛,忍受分離的煎熬,大概天下的父母都是這樣矛盾的心情吧。
女兒倒是開心的很,盡情的享受著沒有作業的假期,成天忙著同學聚會,一點也沒有離別的傷感。送她到學校那天,面對新的環境,女兒一臉的驚奇,興奮的跑來跑去,一會就和同寢室的人混的爛熟。在走廊看見幾個家長和孩子在抹眼淚,我心里也酸酸的。替女兒收拾好東西,交代一番后,我準備離開了,見女兒一點也沒有依依不舍的表情,失落之余,我仍不甘心的問了一句:“媽媽要走了,你一點也不傷心嗎?”女兒嬉皮笑臉沒心沒肺的說了一句:“我為什么要傷心?”我差點氣暈。
回到家后,給女兒打了幾次電話,聽她在電話里嘰嘰喳喳的描述學校的生活:早上六點起床;軍訓很累;食堂的飯菜盡是肥肉;晚上要搶著洗澡……,聽得出,女兒很適應學校生活,也很快樂,我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