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自己的唯美散文
寫一篇文章,致自己,與自己說說悄悄話。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致自己的唯美散文,希望大家喜歡。
致自己的唯美散文篇1:致自己
人,幸福與否,不在他人眼中,而在自己心里。
自己認為此時的境遇和狀態是幸福的,便是幸福。
每個人所尋求的東西不同,幸福的感覺也不盡相同。
自己認為好的不代表他人也會認同,不了解他人的情況和處境,便不該將自己的想法強加于人。
有嘴多問自己,有眼多看自身;勿言他人是非,勿看他人不足。
做人做自己,見賢需思齊。
并非活在自以為的世界中,只因思想不同,看待事物的方法、角度不同。
努力做好自己該做的,不問結果。
生活在繼續,沉淀、充實自己。
聚一束心光,照亮前行的路。
致自己的唯美散文篇2:寫給自己
已經到了四月一日的凌晨,一個人坐在空蕩蕩的房間里,敲打著依舊有些冰涼的鍵盤,為自己四十六歲的生日寫下自己的文字。
去年3月31日的深夜,霞客為自己放飛著無盡的遐想,一個人躺在床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眠。去年的4月1日,我已經啟程飛赴廈門,在那個和風送暖的春日,讓我的紫色夢想在美麗鷺島燦然綻放。最美的龍年,留下了不知多少難忘的回憶。一年的時間里,霞客踏遍華夏山川大地,什么都不曾留下,只留下了自己或深或淺的腳印;宇兒也在去年大學畢業,終于走上了工作崗位,比以往任何階段更懂得體恤父母的恩澤。在父母、親人、朋友的心目中,我應該是幸福、快樂、溫暖的人。
不知什么時候起,自己的心境變得如此脆弱得不堪一擊,就在昨晚還在一個人暗自垂淚。進入新年后,發生了很多的事情,讓我猝不及防。先是自己的身體亮起了紅燈,再后來就是工作中出現了這樣那樣的事情,我努力調整,近兩個月的惆悵和感懷,洋洋灑灑地寫下近四千字的《二月絮語》,從來沒有過的凌亂和些許的釋然。突然領悟到人活著,其實就是一次遠行。人在旅途,相信霞客永遠是那道最亮麗的風景線,希望穿越自己,和生命一起精彩!可能無人喝彩,可能依舊會很茫然,但卻是真實地活著。也許有一天,當我厭倦了網絡,還是會回到這個屬于自己的空間,做獨一無二的自己,記錄下生命中的點點滴滴。
陽春三月的一天,當自己裝點行裝,一個人踏上南去的列車,來到中國最美的鄉村-婺源,去尋覓那抹靜謐的、搖曳的黃時,那是自己真正意義上的獨行。沒有旅伴、更沒有團員,只是單身一人踏上旅程,我想學會和自己一個人獨處。
火車馬上就要開動了,宇兒發來短信,囑咐我注意安全,和別的旅客多聊聊天,怕我腰疼讓我多走走。愛人也打來電話,父子倆千叮嚀萬囑咐,讓這次一個人的旅行多了一絲安慰。第一次坐火車臥鋪,還是有些害怕。和衣躺到窄窄的臥鋪上,不敢馬上入睡。因為白天一直忙著工作很疲憊,還是迷迷糊糊地睡著了。火車上不能充電,看見好朋友們留言卻不能回復,心里非常地不安。
熬過17個小時,第二天的下午四點,安全到達九江,一個人登上了潯陽樓、鎖江樓,看夕陽之下長江之水滾滾東逝,遙望江北那片耀眼的金黃色的油菜花地。第三天完美結束行程,沿途粉墻黛瓦的徽派明清民居,金黃的油菜花,雪白的梨花,還有火紅的杜鵑,綠色的茶山,幾種顏色構成一幅絕美的田園風光畫卷。
第四天,本是游覽最佳季節的“江南第一仙峰,天下無雙福地”的三清山,卻被一場霏霏細雨籠罩在朦朧的雨霧中,云霧繚繞其間,已經看不到巨蟒出山,玉兔奔月等形態各異的怪石,但那一棵棵頑強地扎根在花崗巖縫隙中的松樹一樣帶給你生命的震撼,還有鑿壁在云中的彎彎曲曲的棧道,那么令人驚奇。在山上走了整整四個小時,是所有旅伴中走下全程的三個人之一,很為自己驕傲。
記得那一天是3月17日,也是霞客走進網絡兩周年的日子,網絡天涯,讓我能來到恩師的家鄉,讓我走進文字的世界,讓我和你們相遇。有難以割舍的情懷,有對這個虛擬世界的依戀。這條路走的很苦,但終于能夠平靜地走過來,在這里我找到了自己。還是那天的夜晚,空間一篇簡單的心情隨筆《有你我很幸福》讓本以為已經很堅強的我淚流滿面。在春雨瀟瀟的婺源縣城,讓霞客記住了有一個福建的笑笑時刻在惦記著自己。
3月18日,結束了在江西的所有行程,當拖著疲憊的雙腿走在燈火通明的站前廣場上,一個人的車站,在那里整整停留了七個小時,有些孤單,忽然很想家……那天是我的旅行社成立一周年,獨自一個人在異鄉的土地上度過了那個難忘的夜晚。難耐的孤獨、寂寞、還有些許的失意,也懂得這就是對自己的一次歷練,但還是哭了,哭得手里的紙巾濕了一大片,心情平靜了許久才擦干淚水登上了回家的列車。
幸好有宇兒出發前放進包里的《讀者》,伴隨著霞客戰勝了孤獨,度過了漫長的旅途。當背著雙肩包、拉著行李箱走出站臺時,長長地舒了一口氣。沒有回家而是直接來到公司,忙著處理手里的工作。等到第二天愛人接我回家時,才忽然記起一家人已經分別了整整半個月的時間。
因為旅途的疲乏加之沒有很好地休息,感冒、咳嗽,整整病了一周。終于有點精神把美麗婺源寫成文字后,已經累得后背酸痛。這幾天,經歷了病痛的折磨,經歷了非常親近的姑婆不幸過世,聽著表姐、表弟失聲的痛哭,淚水一次次地蒙上了雙眼。又到了清明,昨天去公墓祭掃親人,悲傷的心情也如陰沉的天氣難以平靜。不敢再寫懷念親人的文字,那篇《感恩之旅》已經確認在中華頌全國文學藝術大賽中獲得二等獎,也算是對恩師的一個告慰吧?石林老師,您應該也很欣慰吧?
這幾日陸續收到了這么多好朋友的禮物,笑笑寄來了廈門特產,劍客寄來了紅景天,今天快遞告訴我說蕭兒的禮物已經寄到了天津。知道還有你們的生日禮物在路上,今天清晨看到了谷哥為我寫的日志,昨天下午還在為自己未知的未來奔走在繁華的街道上,回家第一眼看到了兵蘭寫的《四月,你好》,一次次地感動、流淚,霞客無以言表對你們的感激之情,只能把最真摯的祝福送給所有的好朋友們,祝福你們健康、快樂、平安、幸福!
昨天已經吃過婆婆為我準備的催生的餃子,謝謝你們,愛所有的親人、朋友們!
霞客游歷萬重山 水鄉雪地走百川
一生始自當今日 若塵不悔此生緣
致自己的唯美散文篇3:寫給自己
看到韓寒的一段文字,感觸的很,看后總想說上那么兩句,沒有固定的模式和思路,就是想到哪里就念叨到哪里的散漫的文字而已。
的確,人的性格和人生態度沒有一成不變的,除非我們不再成長,過去,除了遙遠,似乎一無所有,而未來,除了預知,也沒有可以斷然的定數。
剛開始學習哲學的時候,老師說每個人都應該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當時的腦子完全停留在愛國和熱愛生活之間,以及及其幼稚的如何區分好人和壞人。總覺得生活除了黑色就是白色,那些鮮艷的色彩也只是渲染生活的多姿多彩而已,今天看來,那是件多么愚蠢的觀點,太多介于黑白的灰色無處不在,喧囂而迷亂的環境總是肆無忌憚的挑戰我們的眼球,黑白,只是最原始的基調罷了,看著這一切,我們,都準備好了嗎?
知道我的人,會說我是個懷舊的人,了解我的人,大多說我難以捉摸。而我,更喜歡用簡單形容自己,對世俗的冷漠,對人情的熱忱,對歲月的淡然,對信仰的忠誠,心情忽冷忽熱的時候,思想也會做些或大或小的斗爭,于我,只是成長的痕跡罷了。
如果說我把最好的喜愛給了文字,那就把更多的厭惡給了陌生,我害怕陌生,環境和人都一樣,不但會羞澀越加會抵觸,所以我會羞澀會一言不發,和活潑開朗的自己形成對立。更多的時候,我把這樣的自己交給了文字,讓它們在我敲打鍵盤的時候不再赤裸和蒼白無力。
一直不明白那些發出“人生若只如初見”感慨的人,實在想不透那是個怎樣的情景。初見的印象,大多都夾雜了人為的想象,以至于與后來相差甚遠,究其根源,或許就是初見時那些主觀的欲加的東西。哲學上會有“暈倫效應”類似的學術觀點形容初見的影響,而今,我們會說是否有“眼緣”,面對快節奏的生活,總是難免浮躁,可是,靜下心來仔細想想,真有表面顯現的那么忙碌和奔波嗎?忽然覺得,能夠安靜,就是一件特幸福的事兒。
回顧這二十多年的美好,我犯了很多錯誤,說了很多罪惡的話,辦了很多荒謬的事,丟了很多珍貴的東西,于今天,那些都是荒誕不羈的過往,可是又能怎樣,我一樣能夠很真誠的坦誠這一切,雖然會羞澀會矯情……
敲著敲著就變成了醒世錄一樣,本來很隨和一事兒也有些沉重的味道,這不是我要的效果,所以停罷,待續。
看過“致自己的唯美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