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平凹小說
賈平凹,1992年創刊《美文》。1993年創作《廢都》。1997年憑借《滿月兒》,獲得首屆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下面是小編帶來賈平凹小說的內容,歡迎閱讀!
《孤獨地走向未來》原文:
好多人在說自己孤獨,說自己孤獨的人其實并不孤獨。孤獨不是受到了冷落和遺棄,而是無知己,不被理解。真正的孤獨者不言孤獨,偶爾作些長嘯,如我們看到的獸。
弱者都是群居著,所以有蕓蕓眾生。弱者奮斗的目的是轉化為強者,像蛹向蛾的轉化,但一旦轉化成功了,就失去了原本滿足和享受欲望的要求。國王是這樣,名人是這樣,巨富們的掙錢成了一種職業,種豬們的配種更不是為了愛情。
我見過相當多的郁郁寡歡者,也見過一些把皮膚和毛發弄得怪異的人,似乎要做孤獨,這不是孤獨,是孤僻,他們想成為六月的麥子,卻在僅長出一尺余高就出穗孕粒,結的只是蠅子頭般大的實。
每個行當里都有著孤獨人,在文學界我遇到了一位。他的聲名流布全國,對他的誹謗也鋪天蓋地,他總是默默,寵辱不驚,過著日子和進行著寫作,但我知道他是孤獨的。
“先生,”我有一天走近了他,說,“你想想,當一碗肉大家都在眼睛盯著并努力去要吃到,你卻首先將肉端跑了,能避免不被群起而攻之嗎?”
他聽了我的話,沒有說是或者不是,也沒有停下來握一下我的手,突然間淚流滿臉。
“先生,先生……”我攆著他還要說。
“我并不孤獨。”他說,匆匆地走掉了。
我以為我要成為他的知己,但我失敗了,那他為什么要流淚呢,“我并不孤獨”又是什么意思呢?
一年后這位作家又出版了新作,在書中的某一頁上我讀到了“圣賢庸行,大人小心”八個字,我終于明白了,塵世并不會輕易讓一個人孤獨的,群居需要一種平衡,嫉妒而引發的誹謗,扼殺,羞辱,打擊和迫害,你若不再脫穎,你將平凡,你若繼續走,走,終于使眾生無法趕超了,眾生就會向你歡呼和崇拜,尊你是神圣。神圣是真正的孤獨。
走向孤獨的人難以接受憐憫和同情。
有關賈平凹語錄推薦:
1) 過去我們以木取火,眼看著山上的樹木被砍了回家燒飯,樹砍光了,連樹根也刨了,就害怕某一日用什么來燒飯呢,但后來就有了能燃燒的叫煤的石頭,煤的石頭挖盡了,又有了電,或許將來沒有了電,燒飯的燃料就會出現別的。
2) 對于性這種欲的沖動,人類在有了文明后帶有兩種說法,一是稱做愛情,給以無以復加的歌頌,作為所有藝術的永恒專題;一是斥為色情,給以嚴厲的詆毀和鞭韃。可是,誰能說清愛情是什么呢,色情又是什么呢?
3) 好多男人喜歡的是輕佻的女人,希望招之,女人就會來之,在一起說,笑,打情罵俏,但他們常常不愿這樣的女人成為他們的妻子,對于妻子,卻要求永遠忠于他們,視丈夫以外的男人為石頭木頭,女人們到底將要全部作為婦人的。如果都對自己的妻子嚴格限制,天下哪兒又有供自己風流的女人呢?這就是男人最矛盾的地方,所以男人在某種意義上講是最自私和丑惡的動物。
4) 男人是朝三暮四的,是喜新厭舊的,是吃了碗里看在鍋里的,不胡思亂想的男人不是男人,所謂的在性上的高尚與卑下的男人之分是克制的力量強弱,是環境的允許與限制,是文化重負下的猶豫和果斷。
5) 男人在主導著這個世界,這已經是人類的不幸,如若某一日女人也主導了這個世界,那同樣是人類的不幸。男人就是男人,女人就是女人,男人與女人兩極發展,這才是真正的男人和女人,才是上帝造人的原意,男者不男,女者不女,反倒使陽陰世界看似合一,實則不平衡了。
6) 態是古時用語,態無法言說,類似當今人所談的氣質和風度。女人的漂亮不會永駐,女人的態卻長伴終生。李漁講女人有態,三分漂亮可增加到七分,女人無態,七分漂亮可降落到三分,它如火之有焰,如燈之有光,如金銀之寶氣。
7) 對于性這種欲的沖動,人類在有了文明后帶有兩種說法,一是稱做愛情,給以無以復加的歌頌,作為所有藝術的永恒專題;一是斥為色情,給以嚴厲的詆毀和鞭韃。可是,誰能說清愛情是什么呢,色情又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