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進酒李白感情變化
《將進酒》是詩仙李白的巔峰之作。下面是由小編分享的將進酒李白感情變化,希望對你有用。
將進酒李白感情變化賞析一
這首詩中,詩人感情的發展變化極快,可分四個層次:
開頭四句寫悲。一落筆就寫黃河景象,有慷慨生悲之意。這是非同尋常的。詩人寫黃河,頗能顯示它的宏偉氣魄和浩大聲勢其基調是壯;這次則不同——詩人仿佛站在高山之巔,頃刻間就看遍了它的萬里流程,因有“不復回”之嘆,盡管也寫出了黃河的氣魄之大,其基調卻是悲。由此聯想人生,詩人頭腦中便出現了這樣一幅圖景:高堂之上,人們對鏡自視,“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秋浦歌"其十五》)。真是流光易逝,人的一生竟像朝暮之間一樣短促啊!至此,詩人的悲意更濃了。
“人生”以下六句寫歡。盡管詩人在政治上并不“得意”,但在他看來,朋友間的聚會也同樣是人生中的快事,大家何不高高興興地痛飲一場呢!想到這,他頓生豪情,相信自己將來必能作出一番事業,對區區金錢也毫不在意。于是連呼“烹羊宰牛”,準備像東漢大學者鄭玄那樣“一飲三百杯”。詩人這種歡樂感情是真實的,也是高尚的,不同于凡夫俗子的只圖一醉方休,因為他說出了“盡歡”的正當理由。
“鐘鼓”以下六句寫憤激之情。待到酒宴開始,詩人舉杯勸飲,他的感情突然由歡樂轉為憤激,他鄙棄那結黨營私、排斥賢能的豪門貴族集團,因而說“鐘鼓饌玉不足貴”;他憎恨這些人的黑暗卑污行徑,因而說“但愿長醉不復醒”——這兩句詩可以說集中地表現了他自離開長安至今的憤激之情。但這又不僅是為了一己遭遇,他還想到了“古來圣賢”他們有經天緯地的才能而不為統治者所用。詩人說他們“寂寞”,不是否定他們,而是為他們惋惜乃至抱不平。尤其是曹植——這是他十分景仰的人,他贊揚曹植的豪華酒宴,其實是為曹植的懷才不遇抱恨終生而嘆惋,兼以自況。這就加深了詩人的憤激之情,為結尾說的“萬古愁”埋下了伏筆。
“主人”句至結尾寫狂放之情。這一層寫詩人要將一切價值昂貴之物都拿來“換美酒”,真是狂放到了極點。這是可信的,因為上文說過“千金散盡還復來”。這種狂放,從實質上看,是詩人的悲之重、歡之濃和憤激之深的集中表現。至此,再用“同銷萬古愁”來結束全詩,自有水到渠成之效。
將進酒李白感情變化賞析二
《將進酒》中作者的情感富于變化,給人以美的享受。忽而高亢激昂,忽而低沉渾厚,忽而歡暢淋漓,忽而愁上心頭。李白,醉臥于世間,釃酒高歌。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黃河的水流不也是無法向后的嗎?直奔大海,沒有人能讓她回流;明鏡中的高堂的青絲朝暮間不也白發蒼蒼了嗎?時間如梭,也沒有人能讓回頭。如今,時間已然度過許多年,李白在此舉起酒杯,大聲感嘆時間沒有等待他,等待他大展宏圖。
不被重用又如何呢?“天生我材必有用”,這是李白的特有的自信,早晚有一天,他會大展胸中之志,揮舞長劍,報效國家。于是,散盡錢財的他,舉杯高歌“千金散盡還復來”。
這時的歡飲已經變為了狂放,“會須一飲三百杯”。情感升華,李白也微有醉意。
突然,四個短促的“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使全詩略作停頓,李白借著醉意勸酒:“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最后,“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不僅是愁涌上心頭,而且是“萬古愁”,不光是在借酒澆愁,因為“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澆愁愁更愁”,還是一種深沉的無奈,被與不被重用自己無法左右,只能用酒來緩解,聊以寬慰自己。身為七尺男兒無法報效國家,自己除了前面的憤懣,還多了一絲無可奈何。
將進酒李白感情變化賞析三
本詩作于「懷才不遇」之際,為人生之大悲,有適逢置酒會友,乃人生快事。于是乎對酒抒情,揮灑得淋漓盡致。詩人的情感與文思在這一刻如同狂風暴雨勢不可擋;又如江河入海一瀉千里。
時光流逝,如江河入海一去無回;人生苦短,看朝暮間青絲白雪;生命的渺小似乎是個無法挽救的悲劇,能夠解憂的惟有金樽美酒。這便是李白式的悲哀:悲而能壯,哀而不傷,極憤慨而又極豪放。表是在感嘆人生易老,里則在感嘆懷才不遇。理想的破滅是黑暗的社會造成的,詩人無力改變,于是把沖天的激憤之情化做豪放的行樂之舉,發泄不滿,排遣憂愁,反抗現實。
詩文開頭的“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似乎在向人們展示時間流逝之中,人的渺小,有無限的悲傷,而后“人生得意須盡歡”,“盡歡”二字似乎成為了詩人排解憂愁的唯一途徑,包漢著消極逃避的思想;“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這兩句著實在描寫宴會上的歡娛,使作者暫時忘記了剛才的悲傷,盡情于宴會的氣氛當中;狂放至極,緊接而來的就是更加殘酷的愁緒,因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的出現就不再那么意外了。
總而言之,這首詩的情感變化十分迅速、復雜,是詩人真性情的不加掩飾的書寫,因而才能歷經時間的考驗流暢至今,成為世人為之稱道的千古名作!
全篇大起大落,詩情忽翕忽張,由悲轉喜、轉狂放、轉激憤、再轉狂放,最后歸結于「萬古愁」,回應篇首,如大河奔流,縱橫捭闔,力能扛鼎。全詩五音繁會,句式長短參差,氣象不凡。此篇如鬼斧神工,足以驚天地、泣鬼神,是詩仙李白的巔峰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