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的短篇文章
在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史上,郭沫若研究一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領域,且在30、80年代出現過兩次研究的高潮。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郭沫若的短篇文章,希望大家喜歡。
郭沫若的短篇文章一:銀杏
銀杏,我思念你,我不知道你為什么又叫公孫樹。但一般人叫你是白果,那是容易了解的。
我知道,你的特征并不專在乎你有這和杏相仿佛的果實,核皮是純白如銀,核仁是富于營養--這不用說已經就足以為你的特征了。
但一般人并不知道你是有花植物中最古的先進,你的花粉和胚珠具有著動物般的性態,你是完全由人力保存了下來的奇珍。
自然界中已經是不能有你的存在了,但你依然挺立著,在太空中高唱著人間勝利的凱歌。
你這東方的圣者,你這中國人文的有生命的紀念塔,你是只有中國才有呀,一般人似乎也并不知道。
我到過日本,日本也有你,但你分明是日本的華僑,你僑居在日本大約已有中國的文化僑居在日本的那樣久遠了吧。
你是真應該稱為中國的國樹的呀,我是喜歡你,我特別的喜歡你。
但也并不是因為你是中國的特產,我才特別的喜歡,是因為你美,你真,你善。
你的株干是多么的端直,你的枝條是多么的蓬勃,你那折扇形的葉片是多么的青翠,多么的瑩潔,多么的精巧呀!
在暑天你為多少的廟宇戴上了巍峨的云冠,你也為多少的勞苦人撐出了清涼的華蓋。
梧桐雖有你的端直而沒有你的堅牢;
白楊雖有你的蔥蘢而沒有你的莊重。
熏風會媚嫵你,群鳥時來為你歡歌;上帝百神--假如是有上帝百種,我相信每當皓月流空,他們會在你腳下來聚會。
秋天到來,蝴蝶已經死了的時候,你的碧葉要翻成金黃,而且又會飛出滿園的蝴蝶。
你不是一位巧妙的魔術師嗎?但你絲毫也沒有令人掩鼻的那種的江湖氣息。
當你那解脫了一切,你那槎椏的枝干挺撐在太空中的時候,你對于寒風霜雪毫不避易。
那是多么的嶙峋而又灑脫呀,恐怕自有佛法以來再也不曾產生過像你這樣的高僧。
你沒有絲毫依阿取容的姿態,但你也并不荒傖;你的美德像音樂一樣洋溢八荒,但你也并不驕傲;你的名諱似乎就是"超然",你超在乎一切的草木之上,在超在乎一切之上,但你并不隱遁。
你的果實不是可以滋養人,你的木質不是堅實的器材,就是你的落葉不也是絕好的引火的燃料嗎?
可是我真有點奇怪了:奇怪的是中國人似乎大家都忘記了你,而且忘記得很久遠,似乎是從古以來。
我在中國的經典中找不出你的名字,我很少看到中國的詩人詠贊你的詩,也很少看到中國的畫家描寫你的畫。
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呀,你是隨中國文化以俱來的亙古的證人,你不也是以為奇怪嗎?
銀杏,中國人是忘記了你呀,大家雖然都在吃你的白果,都喜歡吃你的白果,但的確是忘記了你呀。
世間上也盡有不辨菽麥的人,但把你忘記得這樣普遍,這樣久遠的例子,從來也不曾有過。
真的啦,陪都不是首善之區嗎?但我就很少看見你的影子;為什么遍街都是洋槐,滿園都是幽加里樹呢?
我是怎樣的思念你呀,銀杏!我可希望你不要把中國忘記吧。
這事情是有點危險的,我怕你一不高興,會從中國的地面上隱遁下去。
在中國的領空中會永無聽不著你贊美生命的歡歌。
銀杏,我真希望呀,希望中國人單為能更多吃你的白果,總有能更加愛慕你的一天。
1942年5月23日
郭沫若的短篇文章二:寄生樹與細草
寄生樹站在一株古木的高枝上,在空氣中洋洋得意。它倨傲地俯瞰著下面的細草說道:“你們可憐的小草兒,你看我的位置是多么高,你們是多么矮小!”
細草們沒有回答。
寄生樹又自言自語地唱道:“啊哈喲,我是大自然中的天驕。有大樹做我庇護,有大樹供我養料。我是神不虧而精不勞,高瞻乎宇宙,君臨乎小草,披靡乎浮云,揖友乎百鳥。啊哈喲,我是大自然中的天驕。”
一場雷雨,把大樹劈倒了。寄生樹和古木的高枝倒折在草上。細草兒們為它哀哭了一場。寄生樹漸漸枯死了。每逢下雨的時候,細草們便追悼它,為它哀哭。
寄生樹被老樵夫撿拾在大籮筐里,賣到瓦窯里去燒了。每逢下雨的時候,細草們還在追悼它,為它哀哭。
1924年,在上海
郭沫若的短篇文章三:芍藥及其它
芍藥
昨晚往國泰后臺去慰問表演《屈原》的朋友們,看見一枝芍藥被拋棄在化妝桌下,覺得可惜,我把它揀了起來。
枝頭有兩朵骨朵,都還沒有開;這一定是為屈原制花環的時候被人拋棄了的。
在那樣雜沓的地方,幸好是被拋在桌下沒有被人踐踏呀。
拿回寓里來,剪去了一節長梗,在菜油燈上把切口燒了一會,便插在我書桌上的一個小巧的白磁瓶里。
清晨起來,看見芍藥在瓶子里面開了。花是粉紅,葉是碧綠,顫葳葳地向著我微笑。
4月12日
水石
水里的小石子,我覺得,是最美妙的藝術品。
那圓融,滑澤,和那多種多樣的形態,花紋,色彩,恐怕是人力以上的東西吧。
這不必一定要雨花臺的文石,就是隨處的河流邊上的石磧都值得你玩味。
你如蹲在那有石磧的流水邊上,肯留心向水里注視,你可以發現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
那個世界實在是絢爛,新奇,然而卻又素樸,謙抑,是一種極有內涵的美。
不過那些石子卻不好從水里取出。
從水里取出,水還沒有干時,多少還保存著它的美妙。待水分一干,那美妙便要失去。
我感覺著,多少體會了藝術的秘密。
4月12日
以上就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郭沫若的短篇文章,希望對你有幫助!
看過“郭沫若的短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