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城散文詩 昨天,像黑色的蛇
顧城是中國唯一的童話詩人,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顧城散文詩 昨天,像黑色的蛇,以供大家閱讀。
顧城散文詩 昨天,像黑色的蛇
昨天
像黑色的蛇
盤在角落
它活著
是那樣冷
死了,更不會熱
它曾在
許多人的心上
緩緩爬過
留下了青苔
涂去了血色
現在
它死了
壓在一座
報紙的山下
難以捉摸
無數鉛字
像螞蟻般聚會
討論著
怎樣預防它復活
顧城散文詩 昨天,像黑色的蛇鑒賞:
“昨天/象黑色的蛇”,這么一個有亮度、有色彩、有質感的比喻,一下子令人產生一種難以忍受的感覺。黑色的蛇,這么一種猙獰、惡毒,讓人不寒而栗的動物,與我們昨天那段惡夢般不可思議的歷史連接在一起,從感覺上作用讀者,以激起讀者內在的情緒、情感。深入事物的內質,把兩種給人感覺上相近的事物連接在一起,構成新鮮有力的比喻,以達到內在的準確,這是現代詩人所追求的。那么一個瘋狂變態達十年之久,獸性*戰勝人性*,假、惡、丑蹂躪真、善、美的昨天,正象一和冰冷的、黑色的蛇,“它曾在/許多人的心上/緩緩爬過/留下了青苔/涂去了血色”,讓人心有余悸,不堪回首。痛定思痛,這條“難以捉摸”的蛇,會不會僵而不死,再度復活?“怎樣預防它復活”,光靠“無數的鉛字”?對于一個血液里沉淀著過多封建因子的社會,對于一個頭腦容易昏脹、發熱而又缺乏民主意識與法制觀念的民族,要想防止悲劇重演,假、惡、丑再度橫行,力量在哪?措施在哪?詩人在深沉地思考著,也在隱隱地擔心著。
用詩的方式處理具有深層反思意義的題材,這首詩是成功的。這主要在于詩人用意象代替情緒的發泄,代替議論。象蛇這樣一個意象就暗含著詩人對昨天那段歷史的情緒。美國“意象派”詩人龐德,主張詩應以客觀的準確意象,代替主觀情緒發泄,以準確的物質關系象征非物質關系。這首詩正有這樣的特點。
顧城經典語錄:
1) 我多么希望,有一個門口,早晨,陽光照在草上。我們站著,扶著自己的門窗,門很低,但太陽是明亮的。草在結它的種子,風在搖它的葉子,我們站著,不說話,就十分美好。
2) 別人占了你的座位,你沒有說話,就站在我身邊。我忽然變得奇怪起來,也許是想站起來,但站了站卻又坐下了。我開始感到你、你頸后飄動的細微的頭發。我拿出畫畫的筆……我畫了你身邊每一個人,但卻沒有畫你。我覺得你亮得耀眼,使我的目光無法停留。
3) 陽光在天上一閃又被烏云埋掩暴雨沖洗著我靈魂的底片
4) 你不愿意種花,你說,我不愿看見它一點點凋落。是的,為了避免結束,你避免了一切開始。
5) 命運不是風,來回吹,命運是大地,走到哪你都在命運中。
6) 我把你的誓言把愛刻在蠟燭上看它怎樣被淚水淹沒被心火燒完看到最后一念怎樣滅絕怎樣被風吹散
7) 我在幻想著幻想在破滅著幻想總把破滅寬恕破滅卻從不把幻想放過
8) 黑夜給了我一雙黑色的眼睛而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