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必背成語及解釋
1、舞文弄墨——歪曲法律條文;玩弄文字技巧。有貶義。
2、無人為役——表示不能做好一件事,而非指不能被人驅使。
3、嗚呼哀哉——指死亡或完蛋。
4、玩物喪志——只顧玩賞所喜好的東西,因而消磨掉志氣。
5、為虎傅翼——替老虎加上翅膀。比喻幫助壞人,增加惡勢力。傅,添加。
6、蔚為大觀——形容事物美好繁多;給人一種盛大的印象。蔚為——草木茂盛;大觀——盛大的景象。
7、無地自容——沒有地方可以讓自己容身。形容非常羞愧。此處應為“無處藏身”。
8、蔚然成風——形容一種事情逐漸發展、盛行,形成風氣。不能形容熱情。
9、先聲奪人——先用強大的聲勢挫傷敵人的士氣以壓倒對方。后也用以比喻做事搶先一步。
10、先入為主——先接受了一種說法或思想,以為是正確的,有了成見,后來就不容易再接受不同的說法或思想。
11、隔靴搔癢——比喻說話作文等不中肯,沒有抓住問題的關鍵
12、各行其是——各自按照自己以為對的去做。
13、耿耿于懷——對某些事總記在心里,形容心存怨恨。(一般指自己對某些事不滿、
14、功敗垂成——在快要成功的時候遭到失敗。(多含惋惜意、
15、狗尾續貂——泛指以壞續好,前后不相稱,多指文藝作品。
16、孤注一擲——把所有的錢一下子投做賭注,企圖最后得勝。比喻在危急時把全部力量拿出來冒一次險。
17、瓜田李下經過瓜田,不彎下身來提鞋,免得人家懷疑摘瓜;走過李樹下面,不舉起手來整理帽子,免得人家懷疑摘李子。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18、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來看待。
19、掛一漏萬——形容列舉不全,遺漏很多。
20、管窺蠡測——從竹管里看天,用瓢來量海水,比喻眼光狹窄,見識短淺。
高中易錯成語及解釋
1、心寬體胖——也說“心廣體胖”。胖——pán,安泰舒適。指有修養的人心胸寬廣,體貌也就舒泰、安詳。
2、心勞日拙——做壞事的人費盡心機,卻越來越無法得逞,處境一天不如一天。
3、心領神會——不用對方明說,心里領悟其中的意思。也指深刻地領會。(年詞語解釋題)
4、心有余悸——指經歷一場危險之后,回想起來仍感到害怕。只用于對過去發生過的事還感到害怕。
5、興高采烈——興致和情緒都非常高昂熱烈。形容十分愉快。
6、信誓旦旦——旦旦——誠實的樣子。形容誓言極其誠摯可信。
7、信手拈來——隨手拿來。多形容寫文章時詞匯或材料豐富,不必多尋思,就能寫出來。
8、信筆涂鴉——形容書法拙劣或隨便寫作。不是畫畫。
9、信口雌黃——信——聽憑,隨意。雌——cí。雌黃——即雞冠石,黃赤色,可作顏料。古時寫字用黃紙,寫錯了就用雌黃涂抹再寫。比喻不問事實,隨嘴亂說。
10、薪盡火傳——前一根柴剛燒完,后一根柴已經燒著,火永遠不熄。比喻師生傳授,學問一代代地流傳。
11、行云流水——比喻自然不拘執(多指文章、歌唱等)。
12、行將就木——意為人之將死,而不能用來修飾樹木。
13、虛張聲勢——假裝出強大的聲勢。
14、虛與委蛇——蛇——yí。委蛇——應付。對人虛情假意地進行敷衍應酬。
15、虛懷若谷——形容非常謙虛,能容納別人的意見。可以表示對別人的敬意,只能對人,不能當謙詞用于自己。
16、虛左以待——虛,空著;左,古時以左位為尊。空著左邊的位置等待客人,表示尊敬。也泛指留出位置恭候他人。
17、洗心革面——洗心——清洗內心的污穢。革面——改變舊面目。比喻徹底悔改。
18、喧賓奪主——喧——大聲嚷嚷。客人的聲音比主人的還要大。比喻客人占了主人的地位,或外來的、次要的事物占了原有的、主要的事物的地位。
19、相濡以沫——泉水干涸,魚靠在一起以唾沫相互濕潤。后比喻同處困境,相互救助。
20、相敬如賓——指夫妻互相尊敬,如同對待客人一樣。
高中語文易錯成語積累
1、責無旁貸:貸:推卸。自己應盡的責任,不能推卸給旁人。
2、瞻前顧后:瞻:向前看;顧:回頭看。看看前面,又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之前考慮周密慎重。也形容顧慮太多,猶豫不決。
3、眾口鑠金:鑠:熔化。形容輿論力量大,連金屬都能熔化。比喻眾口一詞可以混淆是非。
4、不刊之論:刊,刪改,修訂。不可刪改或修訂的言論。形容文章或言論的精當,無懈可擊。易誤用為貶義。
5、真知灼見:灼:明白,透徹。正確而透徹的見解。
6、彈冠相慶:《漢書?:王吉傳》:“吉與貢禹為友,世稱‘王陽在位,貢公彈冠’,言取舍同也。”彈冠,撣去帽子上灰塵準備做官。后來用“彈冠相慶”指一人當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慶賀將有官可做,多用作貶義。使用時易弄錯感情色彩。
7、汗牛充棟:汗牛,用牛運輸,使牛累得出汗;充棟,堆滿了屋子。形容書籍極多。形容的對象僅指書。
8、深孚眾望:孚,使人信服。意思是深得眾人的信賴和尊重。易誤用成“不負眾望”。
9、重整旗鼓:指失敗后重新集后力量再干。也可寫作“重振旗鼓”。此詞不能用作貶義。
10、不謀而合:沒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見解或行動完全一致。本詞應與“不約而同”也只能做狀語不能做謂語。
11、鞭辟人里:里,里頭;辟,透徹。形容能透徹說明問題。使用時要注意語境,不要隨便濫用。如:“他對這個問題的分析很全面,可謂鞭辟入里。”這一句就因誤用成語犯了前后不一致的毛病。
12、好整以暇:形容雖在百忙之中仍然從容不迫。不能誤用作貶義。
13、仁者見仁:指對同一問題,各人觀察的角度不同,見解也不相同。本詞使用也要注意語境。如:“在要不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大是大非面前,大家要仁者見仁,以便達成協議共識。”這句中的成語屬于誤用,在原則性的問題上當然不能“仁者見仁”,否則就不能“達成共識。”
14、曾幾何時:指時間過去沒有多久或不久以前。不能誤解為不久的將來。
15、不稂不莠:稂,狼尾草。全詞比喻人不成才,沒有出息。不能望文生義誤用作褒義。
16、附庸風雅:附庸,追隨;風雅,多指才學。為了裝點門面而結交名士,從事有關文化的活動。不能誤用作褒義。
高中常考成語及其解釋
17、過猶不及:“猶,如同。事情做得過火了,就跟做得不夠一樣,都是不好的。不要錯誤地理解為做得太不夠了。
18、窮形盡相:形容盡致的意思,指文章的細膩生動。不要把它誤解成原形畢露。
19、數典忘祖:典,典籍,指古代的禮制、歷史。數典忘祖比喻忘本。現也用來比喻對本國歷史無知。
20、鹿死誰手:鹿,原比喻政權,后亦比喻爭逐的對象。鹿死誰手原指誰獲得政權,后泛指誰獲得勝利。
21、爐火純青:純,純粹。道家煉丹,爐中的火焰由紅色轉成青色時即為火候到家。比喻功夫達到純熟、完美的境界。注意本詞語用的對象。
22、在劫難逃:舊時迷信的人認為命里注定要遭受的災難是無法逃脫的。現有時也用來指某種災害不可避免。
23、指手畫腳:指說話時做出各種動作。形容說話時放肆或得意忘形。
24、振聾發聵:聵:天生耳聾,引伸為不明事理。聲音很大,使耳聾的人也聽得見。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們清醒過來。
25、昭然若揭:昭然:明顯、顯著的樣子;揭:原意為高舉,現也指揭開。形容真相全部暴露,一切都明明白白。
26、字斟句酌:斟、酌:反復考慮。指寫文章或說話時慎重細致,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
27正本清源:正本:從根本上整頓;清源:從源頭上清理。從根本上整頓,從源頭上清理。比喻從根本上加以整頓清理。
28、戰戰兢兢:戰戰:恐懼的樣子;兢兢:小心謹慎的樣子。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發抖的樣子。也形容小心謹慎的樣子。
29、鐘靈毓秀:鐘:凝聚,集中;毓:養育。凝聚了天地間的靈氣,孕育著優秀的人物。指山川秀美,人才輩出。
30、炙手可熱:手摸上去感到熱得燙人。比喻權勢大,氣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30、置之度外:度:考慮。放在考慮之外。指不把個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冷門驚艷成語積累
目宨心許
【釋義】 指眉目傳情,內心相許。
《七發》:“使先施、征舒、陽文、段干、吳娃、閭娵、傅予之徒,雜裾垂鬋,目窕心與。”
紙落云煙
【釋義】形容落筆輕捷,揮灑自如。
《楊荊州誄》:“翰動若飛,紙落如云。”
芒寒色正
【釋義】稱頌人的品行高潔正直。
《尚書禮部員外郎柳君集紀》:“粲焉如繁星麗天,而芒寒色正。”
美意延年
【釋義】作謂語;指一切樂觀的人能夠健康長壽。
《荀子·致士》:“得眾動天,美意延年。”
談霏玉屑
【釋義】指談話時美好的言辭像玉的碎末紛紛灑落一樣。形容言談美妙,滔滔不絕。
《顯道辭中以詩示教因和韻復之》詩:“談霏玉屑驚人聽,歌和陽春滿坐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