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伊索寓言讀書感悟
通過不斷地寫讀后感,人們可以逐漸掌握用文字表達自己思想和感受的技巧,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和表達能力。好的讀伊索寓言讀書感悟要怎么寫?小編給大家帶來讀伊索寓言讀書感悟,供大家參考。
讀伊索寓言讀書感悟篇1
讀了《伊索寓言》這本書,使我愛不釋手,有了許多感想,心里總是想著這本書的資料,里面的人物時時浮此刻我的眼前。
《伊索寓言》的作者是古希臘的伊索,他是傳說中的人物,他寫的都是對生活中某種現象的批判、啟示和教訓。
用大家最熟悉的幾個寓言來舉例吧。
《狼和小羊》這一則寓言中講的是:狼想把小羊吃掉,用各種方法來和小羊狡辯。揭穿了當時社會的黑暗。
《龜兔賽跑》這一則寓言,結果大家都明白,是烏龜贏了。因為他不懈的努力,換取了勝利。而兔子卻高傲、自大。低估了別人,總認為自我最厲害,其實有自信心是好的,但不能太過于自信,因為那就不叫自信了,而叫驕傲。
另我感觸最深的是《膽小鬼》這個故事,他講了一個人,膽子很小,生活條件不好,卻很貪財,總想得到不勞而獲的財物。
有一天,他上山砍柴。累極了,背著柴下山回家去了。在山腳下的一條小路上,看見了一頭金色的獅子,他不敢碰,心想:這到底是活的,還是雕像呢。那獅子一動不動,也不出聲音,必須是雕像,這是神恩賜給我的,看我這樣的窮,想讓我賣一個好價錢。
他向四周巡視了一遍,確定沒有人,就抓起“獅子”的前爪和后爪,可它太重了,拿不起來。他好像很聰明似的想:人多力量大嗎,我回去把家人找來一齊搬。之后,他就跑回家去了。
等他把家里的,男女老少都找來時,那個金獅子已經不見了。
他告訴人們,做事必須要果斷,不能拖拖拉拉的。否則,什么事情都變的很糟糕的。有一句話說的好,“效率就是金錢”。做事要講究效率,如果做事慢了,就什么事情也辦不好了。這就叫做“一事無成”。
《打破神像的人》是我覺的最趣味的故事,大家不妨來聽一聽吧。
有一人,他窮的落花流水,給一個大戶人家做馬夫,這個人家很富裕,他問自我的主人:怎樣才能富裕起來呢?
主人認為這個問題很復雜,像一道永遠也解不開的數學題,但他好像很明白的樣貌說:“只要買一座神像放在家里供著,就能夠變得富裕起來了。”馬夫信了。
過了幾天,富人就開始吃喝嫖堵,把錢財都花掉了。可是他死前卻在神像里藏了很多金幣。
他要死了,把兒子叫到身邊,說:“你不要把神像賣掉,寧愿摔了也不要賣。”
他的兒子以為父親在說胡話,就沒當回事。可他窮的不行了。家里僅有這個神像值錢,就把他賣給了馬夫。
這個馬夫把他放在家里。一年過去了,他仍然沒有富裕起來。一氣之下,馬夫把神像摔了。這時,金幣都出來了。他生氣的說:“我尊敬你的時候,你卻裝模作樣,我把你打碎了,你這時才明白來幫忙我。”
道理:想富裕,就要勤勞,用自我的雙手和大腦去掙錢,才能富裕起來,不能靠別人。
我還要給大家講一個故事——《驢和馬》,古時候,有一個國家總是發生戰爭,所以,人們家里都要養一匹戰馬,準備在戰爭的時候騎。
一個年輕人,養了一匹十分好的戰馬和一頭很普通的驢,戰馬每一天都吃的很好。而驢天天干重活不說,吃的也不如戰馬。
驢不明白,就問馬:你為什么吃的好,還不用干活?而我一天天卻很累?”
“我也不明白主人為什么要對我這么好,但我明白每一頭驢都是要干重活的。”驢不說什么了。
不幾天,又要發起戰爭了。戰場離這個年輕人家很近,年輕人騎著戰馬去打仗了。
驢跑去看,他看見所有人都在打仗。這時候,他的主人被別人砍死了,馬在他身邊很難過。敵人看可是去,把馬也砍死了。
驢回到家,悲痛極了,明白主人為什么對馬這么好了,它也不計較了。
安逸的生活的背后是時時刻刻都會發生危險的,代價實在是太高了,而忙碌的生活,看似艱苦但卻能夠平安無事。
是不是這個故事太趣味了,還想再聽一個嗎?那我就再講一個《牧人和驢》的故事吧。
一個牧人在打獵的時候,發現了一只小狼,他見它可憐,就把它抱回家,和狗一齊養著,它們長大后,就看護羊。
有一天,一匹狼夜里來叼走了一只羊,狼就去追,可這羊已經被咬死了,它就和那一匹狼一齊吃羊,它這時候才發現,羊肉是那么好吃。
回家后,它什么都不想吃了。又有一天,狼又來偷羊,家狼就假裝去追那只狼,跑出去后,就和野狼又一齊吃羊。
野狼好幾天都不來了,狼就把羊叼來和狗一齊吃。這一切都被牧羊人盡收眼底,第二天,他就把狼給殺了。
人不能相信惡的東西,有句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的確是這樣。
最終再讓我講個附有生活哲理的小故事
這則故事講的是一只蚊子自認為能戰勝獅子,想和獅子比比誰厲害,它吹著喇叭飛到獅子那里,向獅子挑戰。它沖到獅子的臉上,專咬獅子鼻子沒有毛的地方。獅子氣得用爪子把臉都抓破了,還是抓不到蚊子,只好認輸,要求停戰。蚊子戰勝了獅子,十分得意,它繼續吹著喇叭唱著凱歌,驕傲地在空中飛來飛去。不細心粘到了蜘蛛網上,被蜘蛛抓住了。在臨死的時候,它悲嘆道:“我已經戰勝了強者,卻被弱者所消滅。”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驕傲是沒有好下場的,有些人雖然擊敗過比自我強大的人,也會被比自我弱小的人擊敗。強中自有強中手,能人后面有能人。驕傲自滿的人必須會得到懲罰,最終會落到和蚊子一樣的下場。
讀了《伊索寓言》這本書,讓我懂得了許多道理如不要貪得無厭,行動勝于言論,驕者必敗,不一樣的事要用不一樣的辦法解決等等,那本《伊索寓言》我必須會好好地珍藏,它將使我終生受益。
讀伊索寓言讀書感悟篇2
在《伊索寓言》這本書中,全是一個個短小故事。但是,每個故事里都講著不同的深刻道理。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龜兔賽跑》。
兔子和烏龜賽跑,兔子嘲笑烏龜的步子慢,但是,烏龜笑了,說總有一天它會跑蠃兔子。它們馬上開始了比賽。烏龜拼命地爬,一刻都不停止。而兔子卻一個箭步沖到前面,并一步當先。看著烏龜被拋在后面,兔子心想,比賽太輕松了,自己先睡一覺也能蠃。它坐在樹下,睡著了。烏龜卻堅持爬行,它慢慢地超過了兔子,成了冠軍。
這個故事講了一個道理,穩步向前者,往往能獲得最終勝利!
現在,你們想知道我為什么喜歡這個故事嗎?告訴你們,其實我也有這樣的經歷哦!
我在上四年級時,數學成績一直不是很好,考試老是考不到分數線以上。有同學就笑我:“我一次考試成績,抵得上你兩次考試成績。”聽了這話,我無地自容,暗下決心:我五年級一定考個好分數給你們看!在暑假的時候,我狠下功夫,認真預習五年級數學。有好幾次我都想放棄。但我的決心卻給我不斷地加勁。堅持不懈的努力換來了好的結果!我的數學兩次考試都在平均分以上!我回想起當時的場景,都為自己而自豪!
上面的事情告訴我們,只要不斷努力,就會有好的結果!
讀伊索寓言讀書感悟篇3
《伊索寓言》這本書是我的最愛,原因有三:一是我非常喜歡作者本人那種自強不息的精神;二是小故事大道理,短小精悍發人深思;三是從中學到了很多知識。
這本書的作者名叫伊索,是一個在苦難中長大的孩子。童年時期的他是一個啞巴,但是他的母親非常愛他,時常講故事給他聽。母親去世后,伊索跟著曾照料過他的老人,離家到各地去漫游,學到了許多有關鳥類、昆蟲和動物的故事。他們在一起過了好多年快活的日子。
有一天,伊索夢見了幸運之神和氣地向他微笑,并把他的手指放進他的嘴里,放松他的舌頭。醒來后,他意外地發現自己已經可以說話了。也因此成就了《伊索寓言》的誕生。
在《山羊和驢》的故事中,我懂得了害人終害己,算計別人的結果只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在《狐貍和豹》的故事中,我知道了智慧勝過美麗的外表這個道理等等。
看著看著,我似乎也成了一個小作家。這不,我也編了一個寓言《鉛筆的虛榮心》:這天,鉛筆戴上了鋼筆帽,就開始得意洋洋,主人過來拔掉了鋼筆帽,鉛筆就如同從十萬米的高空重重摔在地上,一下子失去了自信。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虛有其表、沒有自身價值是非常可怕的。
在此,我寫了一首打油詩,送給我心目中敬佩的作者:寓言寓言真奇妙,小小故事有奧妙,種種知識藏里面,看你找不找得到!
同學們,多看書,多學知識,長大肯定能成才哦!
讀伊索寓言讀書感悟篇4
假期里,我讀了一本書,名叫《伊索寓言》。它每一篇短小精悍的故事里,都蘊含著一個深刻的道理,教會我如何做人。每讀一篇我都會有一份收獲,讓我對這本書愛不釋手,讀了一遍又一遍。
記得有個故事是農夫和蛇,在寒冷的冬天,有一個農夫漫無邊際的走著,看見了一個類似枯樹枝的東西,他用手將他拿來防身用,那個“枯樹枝”其實是一條凍僵了的蛇,農夫出于好心,將蛇放進自己的懷里,小心翼翼的暖和著它,沒過多久,蛇被溫暖的體溫熱乎醒了,它扭動身子,反過頭來咬了農夫一口,農夫中毒了,他說:“我好心救你,你卻置我于死地,是何等居心,我真不該救你啊。”蛇聽了,說我本就是壞人,你救壞人,后果一定不會好的。說完就一搖一晃的走了。
這個故事讓我深深的為農夫的善良而惋惜,又為蛇的恩將仇報而感到憤憤不平,農夫不該救蛇呀!我真切的明白了,不要指望向壞人施善,期待他會還你仁義,即使你對壞人仁至義盡,他的邪惡本性也是不會改變的,壞人是不可饒恕的,不能讓他得寸進尺。
《伊索寓言》讓我感受很深,言語無法表達。《伊索寓言》是我人生的好老師,讓我懂得那么多的道理,《伊索寓言》改天再見!
讀伊索寓言讀書感悟篇5
古希臘所有寓言家都像是天上閃閃耀眼的星星一樣絢麗奪目。其中有一顆最璀璨奪目的恒星,它有著美麗的散發著銀白色的閃耀光環。那就是在寓言界,享有一定高級待遇的伊索。他為我們鉆刻了一本嘔心瀝血的《伊索寓言》。
它,名聲遠揚;它,教育我們;它,是個有史以來第一本讓我感到與眾不同的書。我喜愛它,它就像我的一個無聲老師;它更像我的一個要好的朋友;它就是一處我隨時隨地想回就回的故地。
《伊索寓言》這本書,很多人都看過,很多人都知道它。對它都有千篇一律地看法:“它像一個巨大的百寶袋,裝著許許多多含義深刻的道理,讓人去領悟,讓人去思考,讓人們明白這些道理。”一開始接觸到這本書我也這樣認為,但是多看了幾遍之后,我產生了不一樣的看法,有了不同的理解。
這就是我總結下來的重要幾點:
伊索把這本書里的故事寫得這樣的生動,形象,是因為他寫得就是自己親身所經歷過的事情,或者發生在他身邊的事情。而那些道理也不是簡簡單單就能感悟出來的,而是要經過反反復復的思考,深入的理解。從中就告訴我們兩點知識:一.閱讀:閱讀要反反復復地讀文章,理解意思。慢慢融入、深入故事,把自己就想成是故事中的其中的一個重要的主人公,在腦海中細細地品味,這樣的話,閱讀的正確率就會明顯的提高,考試時就會應變自如。二.寫作:要寫真事,聯通閱讀的方法先看作文書,在吸取作文中的好詞好句,恰當的在作文中適當的地方借鑒、貫通過去。讓自己的作文給予讀者一種生動的,精彩的,流連忘返的感覺,深刻地記住你的文章,而不是給人一種枯燥乏味的感覺,一看就忘。
伊索既然把這些道理都深深地記錄在書里了,也一定是有目的的:“讓你好好體會地這本書,用聰明的大腦深刻的記住那些書中提到過的道理。”假如有一天你遇到了一些從未碰到過的難題,解決不了。說不定你一拍腦門,就想起了《伊索寓言》中的方法:該用怎樣的態度,怎樣的精神,怎樣的方法解決它。這樣再大的難題在你眼中也是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可以不用絞盡腦汁,也不用死腦細胞,不用費吹灰之力快速地就解決了。
伊索這本書寫出來是用來教育人的,什么別忘恩負義,別得寸進尺等等道理,都離不開這個教育人這個主題。學習想要教育人,想要更有禮儀,更有道德的人先看看這本書吧,這樣就會有很大進步。
我讀了它學會了許多的道理,悟出了與眾不同的理解,相信你也會有收獲。收獲可大可小,不要輕易氣餒,也不要隨便放棄,相信總有一天,你也會開創一個只屬于自己的新天地,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