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伊索寓言的有感
讀后感是指讀完一篇文章或一本書后,把自己的感想、收獲寫下來。好的讀伊索寓言的有感是怎樣的?這里給大家提供讀伊索寓言的有感,供大家參考。
讀伊索寓言的有感篇1
在《伊索寓言》這本書中,全是一個個短小故事。但是,每個故事里都講著不同的深刻道理。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龜兔賽跑》。
兔子和烏龜賽跑,兔子嘲笑烏龜的步子慢,但是,烏龜笑了,說總有一天它會跑蠃兔子。它們馬上開始了比賽。烏龜拼命地爬,一刻都不停止。而兔子卻一個箭步沖到前面,并一步當先。看著烏龜被拋在后面,兔子心想,比賽太輕松了,自己先睡一覺也能蠃。它坐在樹下,睡著了。烏龜卻堅持爬行,它慢慢地超過了兔子,成了冠軍。
這個故事講了一個道理,穩步向前者,往往能獲得最終勝利!
現在,你們想知道我為什么喜歡這個故事嗎?告訴你們,其實我也有這樣的經歷哦!
我在上四年級時,數學成績一直不是很好,考試老是考不到分數線以上。有同學就笑我:“我一次考試成績,抵得上你兩次考試成績。”聽了這話,我無地自容,暗下決心:我五年級一定考個好分數給你們看!在暑假的時候,我狠下功夫,認真預習五年級數學。有好幾次我都想放棄。但我的決心卻給我不斷地加勁。堅持不懈的努力換來了好的結果!我的數學兩次考試都在平均分以上!我回想起當時的場景,都為自己而自豪!
上面的事情告訴我們,只要不斷努力,就會有好的結果!
讀伊索寓言的有感篇2
我非常喜歡《伊索寓言》里的故事,每一個故事雖然很短,但很生動,很有趣。最讓我感受最深的是《烏龜賽跑》的故事。
有一天,兔子和烏龜碰到,兔子就對烏龜說我們來比比誰跑的快,烏龜和兔子決定來一場比賽。開始,當然是兔子天生的飛毛腿跑在前面,烏龜遠遠地落在后面。中途兔子覺得烏龜肯定趕不上自己了,便躺在路邊大睡起來。而緩慢的烏龜卻毫不停歇,堅持往前走,結果竟比兔子先到達終點。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是: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當強者驕傲自滿時,那些勤奮的弱者也有機會勝出。
讀伊索寓言的有感篇3
暑假閑來無事,我把《伊索寓言》翻出來讀了讀。讀完之后,我深有感觸。
書的作者伊索,是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文學家,他與克雷洛夫、拉·封丹、萊辛并稱世界四大寓言家。《伊索寓言》其實也不是這本書本來的名字,它本來的名字叫《埃索波斯寓言集成》。但是,《伊索寓言》真不愧是世界文學史中一顆耀眼的明星,因為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它都取得了很高的藝術成就。
《伊索寓言》里的故事很簡單,從思想上來看,書中的每個簡短故事背后,都蘊含著極為深刻的人生哲理,無不指導著我們的人生。
比如《兩只青蛙》的故事告訴我們思考問題要全面;《烏龜和老鷹》則說明了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規律,我們做事情之前要根據實際情況定下目標;《父親和兒子》讓我懂得了團結力量大……
這些小故事里,我最喜歡的還是《牧人和大海》的故事。這個故事主要講的是,有個牧人在海濱放牧,看見大海很平靜,就想去航海。為此,他把羊賣了,買了一些椰棗,裝船出發。后來海上刮起了強大的風暴,船有被打翻的危險,他把貨物全都拋到海里,自己乘著空船,好不容易保全了性命。過了不少時間,有人從那處海濱經過,碰巧大海又轉為平靜。那人贊嘆大海的溫和,那位木人接口說道:好朋友,大海顯然又想要椰棗了,所以才顯得那么平靜。這個故事主要告訴我,災難能使人長見識。
這本書通過很多簡單的小故事讓我懂得了很多道理,是一本特別有趣的書,它里面還藏著很多很多的小故事大道理,等著我們來思考呢!如果你也感興趣,那就趕緊來看看吧!
讀伊索寓言的有感篇4
我在寒假中讀過一些書,覺得《伊索寓言》很好看。
書中的一個個小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每個故事都有一段很深的道理,使我受益匪淺。
其中的《金斧、銀斧和鐵斧》這個故事對我的觸動較大。誠實、善良的窮樵夫出門砍柴,累得坐在河邊休息。因為實在口渴,就彎下腰去喝水。突然,“撲通”一聲,插在腰間的鐵斧掉進了河里,樵夫急得號啕大哭。
這時,水中走出了一位仙人。仙人問明情況,給他撈起了三把斧頭:金斧、銀斧、鐵斧,樵夫拿起了屬于自己的那把鐵斧,但是仙人仍然把金斧和銀斧都送給了樵夫。他的兄弟們看了分外眼紅。其中一個兄弟動起了壞腦筋,他也來到河邊學起了樵夫的模樣。同樣,也招來了仙人,仙人也拿來了三把斧子。但是這位壞心眼的兄弟,看到仙人手里的金斧、銀斧、鐵斧,貪婪地說:“這些都是我的斧頭!”看到這種情形,仙人失望地帶著三把斧子離開了。這位貪心的兄弟最后什么也沒得到。
這個故事讓我懂得:貪得無厭必將受到應有的懲罰。
讀伊索寓言的有感篇5
《伊索寓言》是我最喜歡看的一本書。相傳這本書是古希臘奴隸伊索所著,里面講述了一個個簡明生動、寓意深刻的故事,讓人深受啟發,所以我特別喜歡看這本書。
其中,我最喜歡《樹和斧子》這個故事。它講述了一個樵夫砍材的艱辛和快樂生活。有一次他砍材的時侯把斧子柄弄斷了,就求助大樹的幫助。大樹幫助了樵夫,給了他一截樹枝做斧子柄。樵夫把大樹砍倒了。一棵老橡樹看到同伴們被砍倒時,氣憤地感慨:都是大樹葬送了他們的生命。如果它不給樵夫幫助,樵夫就無法砍伐樹木。現在大樹被砍倒了,大家都要跟著遭殃,所以大樹不應該盲目幫助對自己有危害的人。這個故事警示示人們要分清是非,謹言慎行。
讀著讀著,我不禁想起了《農夫和蛇》《東郭先生和狼》這兩個故事,是啊,幫助對自已有潛在威脅的對象時,一定要小心。否則,哪怕一點小小的幫助,也能帶來滅頂之災。
《伊索寓言》就像是一個魔術袋,它讓我明白了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什么是善什么是惡,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所以我深深地喜歡上了這本書。
讀伊索寓言的有感篇6
《伊索寓言》是一部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是古希臘民間流傳的諷喻故事,經后人加工,成為現在流傳甚廣的《伊索寓言》,其重要作者就是伊索。書中的成百上千篇寓言文字簡練,寓意深刻,其中有多篇已家喻戶曉。
在這上百篇寓言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貓和雞》,整篇故事——連標點符號——加起來一共才85個字。“有一天,貓不懷好意地、假惺惺地舉辦生日宴會,請來許多雞赴宴。雞剛一到齊,貓立刻就關上大門,把他們統統吃掉了。這是說,對于敵人不要抱有任何美好的希望,否則將遭受更大的不幸。”
這篇寓言的寓意讓我想起了初一時學的一篇古代文言文《狼》,它給我的啟示是面對惡勢力,要勇于斗爭,還要善于斗爭。
在《貓和雞》中,雞無法識破貓的詭計,因此上當受騙,全軍覆沒。在現實生活中,也有類似的案例。比如網絡詐欺。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的杰羅姆·杰克遜在進行一番獨創性的研究后,在《美國刑法評論》1994年春季號上報告了他對一個他稱作“詐騙高手”的新犯罪團伙的調查結果。這些職業小偷通過偽造申請或電子偷竊獲取信用卡,然后將它們在國際上流通,以騙取錢財。這些年輕人在貧困中長大,他們希望過上“好日子”。他們為自己的欺騙技巧感到得意洋洋,甚至狂妄到覺得他們不會被抓住。的確,在杰克遜對他們進行跟蹤調查的5年間,他們中沒有一個人被抓住。
在《狼》中,屠夫不但識破了狼的詭計,還勇于斗爭,善于斗爭。我們中小學生以及幼兒園的兒童是綁架犯最集中的目標,因此,我們要學習如何分析問題,辨別好壞,保護自己。不和陌生人說話、不接受陌生人的好處等等勸告雖然聽過成千上萬次,但到了關鍵時刻還是會有人掉入陷阱。
《伊索寓言》給我大大小小的啟示有不少,我會時常拿來看看、學習的。
讀伊索寓言的有感篇7
自從我暑假里讀了《伊索寓言》這本書以后,我對寓言故事產生了好奇心,寓言是一根魔杖,雖然短但能變成許多有趣的東西。也從中明白了許多鮮為人知的道理。
第一大篇是動物篇。《狼和獅子》這篇中,狼用不正當的手段好不容易得到了一頭小肥豬,正在得意洋洋的時候,在山路上遇到了迎面而來的獅子,那獅子不由分說的把小豬給搶了過去。可狼沒有反抗,因為它知道獅子不好惹,只好看著獅子把小豬帶走了。這個寓言告訴我們:用不正當的手段獲得的東西,最終還是保留不住的。
第二大篇是人物篇。《兩個樵夫》這篇中,有一個樵夫在水潭邊喝水時,不小心把斧頭掉到水潭里去了,他傷心極了,因為沒有了斧頭就砍不了柴,也就沒錢買藥,沒發給母親看病了。樵夫忍不住大哭起來。這時,驚動了水潭中好心的神仙,樵夫就把事情說了一遍,神仙聽了認為樵夫是個勤勞而孝順的好孩子。于是給了把金斧頭給樵夫,可樵夫說不是他的斧頭。神仙又拿了一把銀斧頭,可樵夫也說不是。最后神仙把那把鐵斧頭給樵夫,樵夫高興說這就是我的斧頭,非常感謝神仙的幫忙。神仙看到樵夫這么誠實,便把金斧頭和銀斧頭都給了樵夫。樵夫回家后變賣了金銀斧頭,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還有一個貪心的樵夫知道了這件事,便起了貪心,也來了水潭邊把準備好的鐵斧頭扔進潭里,然后就大哭起來,不一會神仙過來了,知道了這件事,于是從潭里拿了把金斧頭給樵夫,樵夫高興地說這正是我掉下去的斧頭,心想:以后可以過上好日子了。想呀想呀,不小心掉到了潭里。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勤勞誠實的人,總會過上好日子,貪心的人最后連生命也賠上了。
從這兩篇寓言故事中,讓我們明白了做人要踏踏實實的,用不正當手。
讀伊索寓言的有感篇8
《伊索寓言》這本書是世界上家喻戶曉的寓言集,篇幅短小,形式不拘,淺顯的小故事中常常閃耀著智慧的光芒,爆發出機智的火花,有著深刻的寓意。它不僅是向少年兒童灌輸善惡美丑觀念的啟蒙教材,而且是一本生活的教科書,對后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伊索寓言》共收集了三四百個小故事,寓言通過描寫動物之間的關系來表現當時的社會關系,主要是壓迫者和被壓迫者之間的不平等關系。寓言作者譴責當時社會上人壓迫人的現象,號召受欺凌的人團結起來與惡人進行斗爭。
非常喜歡《伊索寓言》里的故事,篇篇都有著深刻的寓意。如對富人貪婪自私的揭露;對惡人殘忍本性的鞭韃;對勞動創造財富的肯定;對社會不平等的抨擊;對懦弱、懶惰的諷刺;對勇敢斗爭的贊美。還有許多寓言,教人如何處世,如何做人,怎樣辨別是非好壞,怎樣變得聰明、智慧。
例如,《農夫和蛇》的故事勸告人們不要對敵人仁慈;《狗和公雞與狐貍》告訴人們要善于運用智慧,戰勝敵人;在《獅子與鹿》、《捕鳥人與冠雀》、《兩個鍋》等故事里,作者揭露出當政權掌握在貪婪殘暴的統治者手中時,貧苦的人是不可能平安地生活下去的。
我最喜歡的是《龜兔賽跑》、《烏鴉找水喝》的故事,相信這兩個故事也是人人都耳熟能詳的,可是生活中又有幾人能有烏龜的毅力,卻有很多人一不小心就變成了那個兔子,在學習上或生活中比別人聰明一點點,或者是比別人跑得快一點點時就有驕傲自滿的情緒。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如果你想永遠比別人快一點、聰明一點,那你得戒驕戒躁,如果比別人“笨”一點或是慢一點也沒關系,你只要向烏龜學習那種一刻不停始終堅持到最后的堅韌毅力和精神。
這樣到最后你一定會成功,一定會勝利。
讀伊索寓言的有感篇9
周末,我閱讀了《伊索寓言》一書,里面的一個個小故事如磁石般吸引著我。其中《樵夫和死神》一文令我深有感觸。
這個故事發生在一個貧窮的樵夫身上。這個樵夫被貧窮和勞累困在了無盡的痛苦之中。他每天上山砍柴,然后還要背到山下的集市上賣。一家人的生計全靠它在維持。一天,他拖著沉重的步伐走向歸途時,終于體力不支,倒在了路邊。他想到了自己一生所經歷的風雨,不由得感慨起了命運的殘酷。他哀求死神將他帶走,帶到遙遠而美麗的天國,遠離痛苦。死神被他的誠心所感動,決心幫他擺脫痛苦的束縛,用鐮刀取走了他的生命。咽氣的那一刻,他卻有又想起了人間的美好,使他無限留戀。他后悔,可為時晚矣。
貧窮和勞累固然壓得樵夫直不起腰,可是又有什么可以和生命比呢?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是一種幸運;我們可以活著,也是一種幸福。人們總是這樣,失去了生命的時候才發現生命的可貴,對時間亦是如此。許多人到了暮年才后悔,為什么不趁年少的時候認真學習?有些人急急忙忙地完成著工作任務,心中卻后悔,為什么之前要拖拖拉拉,要所有的事都拖延到最后一刻再去做。我也常常犯拖拖拉拉這個“老毛病”,例如作文要到星期日才寫啦……總覺得時間還早得很呢。看來,這個“老毛病”我也是時候改一改了。
這些看似簡單的小故事,每個都蘊含著人生的道理。作者伊索想告訴世人的,其實就是做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