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讀后感1000字
寫讀后感可以可以鍛煉語文能力,提高寫作水平,通過不斷地寫讀后感,可以逐漸掌握寫作技巧和方法,提升寫作素養。讀書讀后感1000字規范是怎樣的?下面給大家整理了一些讀書讀后感1000字,供大家參考。
讀書讀后感1000字篇1
我所認識的穆桂英是一個瀟灑豪邁的女孩巾幗。她是史上第一位女元帥。創建了歷史上的第一個神話。
她的事跡,相信讀過這本書的人都有知道,而我就是一個她的仰慕者。記得,第一次認識她的時候,那是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我像以往一樣的坐在自己的小書桌上,閱讀家里人給我買的課外閱讀書。或許是緣分,或許是巧合,一次不經意地閱讀到了有關穆桂英掛帥的文章。這篇文章徹底的引起了我的好奇心和喜歡,然后通過查閱文獻才知道有這么一個傳奇的女子。
我從字里行間中感受到了她的熱血與豪邁,她的一身正氣,她的古靈精怪、她的英姿颯爽。越讀下去就越對她著迷,感覺無法從她的故事里自拔。
看到她看著國家陷入水深火熱之中,愁的坐立不安,而義不容辭地挺身而出。高舉戰旗,金甲披身,跨坐而高大的站馬上,威風凜凜。
我還記得她掛帥出征時說了一句話:“我不掛帥誰掛帥,我不領兵誰領兵。”這句話里充滿了她骨子里的傲性與霸氣,讓在場的戰士們鼓起了舞士氣,斗志昂揚的走向了戰場,奮勇殺敵,也令我不得不折服在她的威嚴之下。
她上陣對抗敵軍時,用的站術以出其不意而取勝,將敵人迷惑得團團轉,然后一舉拿下。她是奇才,是站場上的主宰。
她男女之間有著平等觀念,不在意身份之差,與戰士們一起飲酒作樂,一起比武切磋,有著新世紀現代女性的觀點,不在意男女之別。
時代在不斷的變化,科技也在不斷的進步,后來又出了一部電視劇版的穆桂英掛帥。里面的穆桂英和我所期待已久的穆桂英一樣。一樣的機靈鬼巧、一樣的傲氣凜然、一樣的英姿颯爽、所以我特別喜歡她,不止是她這個人而是她整個人散發的精神魅力所在令我深深的著迷。
我喜歡這樣的她,我認為她是女性的代表,而我們新世紀的女性更應該是這樣的。
我想,如果到了古代,我雖然沒有做將軍的才能,但如果國家有難,我會有‘他日馬革裹尸還,不負如來不負卿’的心境和勇氣,如果有機會的話,我也想體驗一下熱血灑戰場的感覺,保衛國家。我相信那種感覺一定很崇高,死也無所畏懼,因為我們守護的腳下的這一片土地,這是我的國家,叫做信仰,不會丟棄,用盡一切也要守護。
其實在這個故事后還有很多出色人。其中有一個非常厲害的人也是女子。“徐太君”,與穆桂英有著一樣的性格品使。也是一位出色的將軍。與穆桂英是婆媳也是忘年交的好友。“楊宗保”穆桂英的夫君,青年俊杰、驍勇善戰。楊家每個兒媳,個個都是優秀的戰士。可以溫柔嫻淑,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更可以殺敵衛國。
這是個好故事,從中我們可以學到很多,繼承她們的精神,女子巾幗。做個敢愛敢恨的現代女性。
讀書讀后感1000字篇2
紅巖
每當我聽到《紅梅贊》這首歌,面前就浮現出江姐在赴刑場時和渣滓洞的難友們告別的那一幕,于是滿懷悲憤而激動的心情,回想起《紅巖》這本書來。
《紅巖》是一部中國軍事文學名著。它刻畫了眾多革命英雄的形象——有成崗的臨危不懼、視死如歸;許云峰的英勇斗敵、舍己為人;江姐受盡酷刑后的堅貞不屈;劉思揚出身豪門,卻依然投身革命;渣滓洞難友們的團結奮斗,令敵人聞風喪膽;白公館志士們奮勇突圍,迎來黎明……所有這一切都展現在我眼前,那是多么讓人悲憤、感嘆而倍受鼓舞的畫面!
最令我難忘的情節是江姐被捕后第三次受刑的場景,兇惡的特務用長長的竹簽子釘入江姐的指縫中間進行逼供時的場面,而且還是十指連心,那得多疼呀!但是江姐即便是承受著鉆心地疼痛,也依然保持著革命者堅貞不屈的頑強精神……每次我讀到這里,眼淚都會情不自禁地流下來……特務們的目的,是想把從許云峰口里得不到的,從其他共產黨員身上得到,因此他們把全部精力都放在這位重要的女共產黨員身上,妄圖從她口里得到川東地下黨組織-的名單。可是特務們一次又一次地失敗了。
每讀完一遍,我都會想,是什么樣的精神讓這些志士們在那潮濕腐臭的渣滓洞、白公館,令人近乎窒息的地牢,在嚴重缺水的情況下咽著發餿的殘羹冷炙,拖著遍體鱗傷的身體,強忍舊膿新創襲來的陣陣劇痛,并且還禁錮著沉重的手鐐和腳鐐……還能以常人無法想象的毅力和-抗戰到底?
國民黨-僅僅只能給予他們肉體上的折磨,卻動搖不了革命者的斗志,獄中的艱苦生活,反而還磨煉了他們的意志!想到自己以前學英語作文,花了不少時間卻只能得低分,便泄氣了;學習上遇到一點不順心的事或一道難題,就非常氣餒……再想想渣滓洞白公館里的革命志士,一比起來,總會令我感到十分羞愧和內疚。我要向他們學習,磨煉出堅韌的意志、頑強的毅力,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不懼困難,勇往直前!
從前我總以為現在的時代不同了,我們能過上今天這樣幸福的生活是理所當然的事。讀《紅巖》及其他相關作品后,我深刻地認識到,我們的幸福也是許多革命先輩拋頭顱灑熱血,用自己的生命換來的!
我要感謝《紅巖》,它為我樹立了榜樣,它使我對人生的價值有了嶄新的理解,它將促使我成為一個真正的人,一個英勇堅強、不懼困難的人!
讀書讀后感1000字篇3
愿和平永遠伴隨我們左右
小巷中,走過的人們相視一笑,互問你好;涼蔭底下,互相依偎著的老人嘴上掛著一絲笑意;和平廣場上,和平鴿擁攬著一縷金色的陽光……這些安然的場景卻不能讓我忘記了《安妮日記》……
初涉《安妮日記》在上個學期,我花了很長時間在這本書上。好奇的我與一名猶太小女孩進行了一番心靈上的溝通。
正式這番不尋常的溝通是我的心靈受到很大的震撼與觸動……主人公是一位名叫安妮的小女孩,出生在一個猶太家庭,安妮從小就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然而這個正值豆蔻年華的小女孩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會有那么悲慘的遭遇。二戰爆發后,布拉特便對波蘭突襲,便對猶太人進行大肆屠殺……安妮一家人躲到一個密室里,但是這有用嗎?敵人發現他們后便把他們關進令人窒息的集中營。但小安妮卻沒有對生活失去信心。每天她都在發黃的床榻上悄悄記錄著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信念……我堅信,這么一個對生活充滿向往的小女孩有理由活下去,并且活得更出色。無奈的她還是喊著熱淚倒在血泊中。但她的精神并沒有倒塌,直到法西斯倒臺了,他們才獲得了重生……
讀完這本書,我心中漾起了莫名的感動、敬佩,有為安妮的不幸而感到悲傷,更多的是對黑暗獨裁統治的憎恨,不屑與鄙視。我悲憤,為什么人要制造那么多不必要的不幸,難道物質文明飛速發展的今天,戰爭是維護利益的僅有手段嗎?我百般不解、惆悵……
為什么文明不能生活在同一個世界,就像桃花源一樣,像蒙大奇一樣,像烏托邦也罷,至少沒有硝煙,沒有戰爭,男女老少其樂融融,生活在一個寧靜的世界里,怎們就不能呢?是的,或許我覺得可能。因此,我希望,希望時間停止戰爭,希望白色和平鴿在這方樂土放下橄欖枝,希望我們的人生色彩斑斕!
知道今日,我仍不愿去回想20世紀三四十年代那場全球性的惡戰,一場可怕的戰爭,一想起它,腦中便會浮現出遍野的尸首和撕心裂肺的痛苦呻吟,不要讓我想起那些人們不幸的眼淚,不要看到他們絕望無助的眼神,不要看到他們孤苦無依的身影。我要聽到全世界人們高聲朗誦和平的贊美詩,要看到渴望和平放飛和平鴿,而不是呻吟無助的詠嘆調……
看看周圍人,一切都是多么的祥和,盲童也不焦躁了,老人他們嘴上也洋溢著彩虹弧度的微笑。每一樣事物,每一個人,甚至每個微生物都是那么自在,看起來是那么幸福。
讓我們停止戰爭,愛護生命吧,讓和平永遠伴隨我們左右,讓世間沒有那么多痛苦與不幸,讓我們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吧!
讀書讀后感1000字篇4
單行街讀后感
“咣當、咣當……”一只空了的鐵罐頭,在小街深處的石頭路上滾跳蹦跶著,發出單調、枯燥而空洞的聲響。
聰兒,一個臉色蒼黃的男孩失去了他應有的稚氣和歡笑。他的母親認為既然聰兒作為她唯一的親人就應該被她呵護著。她不讓聰兒與那些草坪上愉快玩耍的男孩子們為伍,認為他們所做的一切總會傷害到她的寶貝聰兒。聰兒想跳,在家跳;聰兒想跑,就在家跑。總而言之,聰兒就像一只渴望藍天的小鳥,卻被關在了生了銹的鐵籠里。而且在這個束縛自由的籠子里還有一條鐵鏈束著這只小鳥的腳。聰兒的媽媽認為聰兒是多動癥患者,還帶他去醫院,當醫生告誡她要還給聰兒自由時,她才允許聰兒去草坪玩耍。但事實上,聰兒身上仍有一根無形的繩子拽著他,告訴他,球在這里,快跑!或是,球來了,蹲下。甚至當聰兒自己不小心摔倒時,她會斥責其他孩子。所以說,這,也是偉大的母愛嗎?
但是,當我讀完這本書后竟不自禁把自己對號入座到聰兒的位置上。現在的家庭大多都是獨身生子女,所以父母總會溺愛孩子,但這其實是一種無形的是傷害呀!當父母過分地保護孩子時,這只會使那孩子的身心受到束縛,失去他應有的自由、稚氣還有悅耳的歡笑聲。在父母不斷溺愛下,孩子便得不到成長啊!
在我們家也經常出現像聰兒那樣的情況,還記得我八歲的時候渴望能自己獨自一人去超市買東西。母親自然是不樂意的,她總是說:“你呀,還太小,做不成事。再說,萬一遇見壞人怎么辦?你就再也見不到媽媽咯!”我卻沒有像媽媽那樣憂心忡忡,“壞人又不是專門捉我的,怕什么?再說,我可以報警呀!”媽媽見也說不過我了,便只得說:“唉,那你去吧。出小區大門要看車,不要老低頭走路,快去快回!”瞧,媽媽還是一副擔心的樣子,好像我要上戰場似的。但事實上,和我同齡的孩子中許多都能自己回家了呀!
就這樣,我擁有了自己的人生之路:八歲,獨自去超市;九歲,獨立睡覺;十歲,獨自呆在家;十一歲,學會過馬路;十二歲,離開家人到外地游學。是啊,我知道我的成長之路走得很慢,但這成長之路使我一步一步走來的呀!溺愛是世界上最可怕的愛,放手才是真正的愛呀!
所以,聰兒的母親想必也領略到這一點了吧!那個曾經臉色枯黃的男孩早已不復存在了吧!那愉悅的歡笑聲也增添了幾分吧!聰兒終于回到了草坪上,也重新得到了他應有的自由。這個故事就以這樣一個美好的結局結束了。我緩緩合上書,閉上眼睛,不由得想著:這就是對于一個孩子來說最美好的自由吧!
低沉空洞的“咣當”生早已消失在小街盡頭,而從不遠處傳來的不正是那悅耳而又象征著自由的歡笑聲嗎?
讀書讀后感1000字篇5
張愛玲在空前深刻的程度上表現了現代社會兩性心理的基本意蘊,她在她那創作年代并無任何前衛的思想,然而令人震驚地拉開了兩性世界的面紗。作者筆下的七巧三十年來戴著黃金的枷鎖。她用那沉重的枷鎖也給許多人造成了心理和生理的痛苦。表面上看,曹七巧是被金錢迷亂了心性,變成了一個狠毒、絕情、病態的人,但其實是她的人性被所處的環境逼迫、扭曲的結果,所以此時此刻的我對七巧也表示同情。像七巧這樣的女人在當時社會中是具有普遍性的,而這種普遍性是與封建社會的根本相聯系的。
在封建社會,女人沒有任何權利,她們只是男人的附屬品,所以也注定了七巧的命運最終會是一個悲劇。曹七巧為了報復曾經傷害過她的社會,她用最為病態的方式隨心所欲地施展著淫威。此時的七巧已經徹底的被當時的社會所害。我想作為一個女人,除了生存必需的物質外,男女之愛是她們的基本需要。但身處沒落公侯之家的七巧卻連正常的夫妻之愛都得不到滿足。她生命中有三個男人:丈夫、小叔子季澤、兒子長白。丈夫是個天生的軟骨病人,在她看來是“沒有生命的肉體”,“要是能有點人氣就好了”,甚至連她自己也弄不明白怎么會有了兩個孩子。姜家只不過是讓她來侍奉他的,她也因此而分到了姜家的財產。姜季澤卻是她心中的最愛,喜歡到了身不由已的地步,但姜季澤也有自己的底線,他不可以也不能對自己的嫂嫂動情,我想這不僅是在封建社會不能,就是在當今社會也是不可以的。后來,七巧的丈夫去世后,分到家產的季澤終于來找七巧,但現在的七巧卻認為他是來騙錢的,對自己不是真情,所以把姜季澤攆走了。可以看出作者筆下的主人公不僅僅是想擁有愛情,最重要的是她想擁有真愛,但因為七巧過多的猜疑,她放棄了這種得到真愛的機會。在此后,她也拋棄了許多,而所獲得的財產,就成了她生命的唯一依托。她在丈夫、季澤那里得不到愛,忍受著情欲的煎熬,以至于后來產生了瘋狂般報復的病態心理,對所有男女之愛充滿忌妒,包括了自己的親身兒子長白、女兒長安的愛情。七巧的兒子長白成了她生命中唯一的男人,她讓已結婚的長白整夜陪著她通宵聊天,講小夫妻的生活,最后逼得兒媳婦自殺身亡。
這個封建社會的女人因為與丈夫的結合使她獲得了家產,也因為愛上了自己的小叔子季澤而備受愛情的煎熬。她的兒子長白也在她的管教下成了一個浪蕩子,連同女兒長安,都成了她病態心理的犧性品。在七巧的生命中有三個男人,但這三個男人都不能給她愛,作為女人,我覺得她的一生是可悲的。我為這個在封建社會有很多不可以的女人感到痛心。所以我更要說明的是,這個“黃金的枷”,不是她自己愿意戴的,是封建社會強加在她身上的,最后她被金鎖壓瘋了,想摘也摘不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