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進中舉讀后感600字
范進是古代的一個學子,它雖然勤奮好學,可是屢考不中,真可謂“屢戰(zhàn)屢敗”。
就在范進50多歲的時候,事情發(fā)生了轉機。這一年,他認真學習,考試時一絲不茍認真對待,蒼天不負有心人,他終于考出了好成績,被皇上點中。
這一天,范進正在街上閑逛,他的一個好朋友跑來告訴他“范進,你中舉了!”范進以為好朋友在逗他,沒當一回事,依舊慢慢悠悠地往前走。他看到很多人圍在那兒看皇榜,也擠進去瞪大眼睛瞧瞧。突然,一個熟悉的名字“范進”跳入眼簾。這時,范進心中一陣狂喜,只見他一跳三尺高,嘴中高喊:“我中了!我中了!”然后在大街上狂奔。圍觀的人們驚呆了,也跟著群跑看笑話。瘋狂的范進跑掉了鞋子,劃破了衣服,跑飛了帽子……一路狂奔。
范進的好友看到這種情況,心中十分著急,趕忙去告訴他殺豬賣肉的老丈人:“你的女婿中舉了,可他高興地瘋了,快去救救他吧!”他的老丈人也很著急,趕忙隨那人去追范進。
到了范進跟前,他也束手無策。這時一個人說:“他平時最怕你,趕快扇他兩個巴掌也許能救他。”圍觀的眾人也七嘴八舌的勸導。他的老丈人猶豫不決,但還是慢慢地舉起了那像扇子一樣的大手,壯了狀膽子,重重地打在了范進的臉上,嘴中罵道:“混帳東西!你中什么中!”一巴掌打醒了瘋迷的范進。
眾人欣喜異常,有的大笑、有的吹口哨。可他的老丈人卻心中郁悶,感覺自己的手在隱隱發(fā)麻發(fā)痛,心想:“他現(xiàn)在是天上的文曲星,真的打不得了!”
這個故事非常可笑,也很逗人,讀后細細一想感覺十分有意思,也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50多歲的范進能中舉確實不易,他的堅持不懈,他的拼搏進取,他的堅定信念不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范進中舉讀后感600字篇2
在古代,科舉考試就是進入仕途的唯一正規(guī)途徑,同時,科舉的難度也是非常人所能夠輕易戰(zhàn)勝的。很多的人終其一生也只是成為了一個秀才,功名利祿未曾看見。所以說,科舉相較于今天的高考其實是更加殘酷和現(xiàn)實的。這樣的一項制度究竟是利處多還是弊端比較多,相信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從范進中舉的故事當中也是能夠得到很多的不同的信息。
作為一名數(shù)考不進、年過半百的老秀才來說,范進在中舉之前的壓力確實是非常大的。用他老丈人的話來說的話,就是“現(xiàn)世寶”。同時,在世俗的眼中,也是飽受著“百無一用是書生”的輿論的壓迫。所以,整個的生活狀態(tài)在現(xiàn)實當中是沒有任何的經(jīng)濟支持以及精神支持的。
但是,從范進中舉之后的情況來看的話。老丈人提肉進門,一口一個女婿的叫著,再也不是曾經(jīng)的現(xiàn)世寶了。同時,當?shù)氐母簧檀笸笠彩窍嗬^上門拜訪,曾經(jīng)沒有半毛錢關系也是都是成了恩師乖徒。從這里,我們也是看到了現(xiàn)實的一種諷刺。
但是,這樣的一步登天的情況之下,中舉之后的范進卻瘋了。這種瘋是來自于高度的喜悅以及一種夢想實現(xiàn)之時的心靈無法承受。所以說,通過這樣的一種行為,我們也是清晰地看到了科舉的瘋狂。這份瘋狂已經(jīng)讓一個正常人的精神世界發(fā)生了顛覆,所以說這也是一種對于人性的極度摧殘。整個的故事最初看就是一個笑話,但是,再看的話,就是一出莫大的悲劇。
范進中舉讀后感600字篇3
課文主要以范進中舉前和中舉后兩部分進行的鮮明對比,其中最主要的代表人物就是范進的丈人,胡屠戶在范進中秀才后,盛氣凌人地辱罵他,說他是“現(xiàn)世寶”、“窮鬼”、“爛忠厚沒用的人”,他只是唯唯諾諾,還說“岳父見教的是”;他向胡屠戶借盤費,胡屠戶用不堪入耳的說話罵他,甚至罵他母親是“老娘”,他也毫不生氣,充分表現(xiàn)出范進逆來順受、怯懦麻木的性格。當他考好試,家里窮(的)得沒有飯吃了,等到母親叫他去賣雞,他才匆忙抱著雞去賣,這一點說明他平時只是死讀書,作事情不懂得變通。
但他知道他知道自己中了舉人了,喜極而瘋,鄰居請來了他的丈人,讓他打醒他,這時,老丈人又換了一副截然不同的嘴臉,說什么“雖然是我女婿,如今卻做了老爺了,就是天上的宿星,打不得”,并且在他得知范進中了舉人了,特意拿了七八斤肉,四五千錢來道賀,這又與前面只拿豬腸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從這些不難看出胡屠戶是一個(斯)欺貧愛富,趨炎附勢的(性格)人。
所以我們要時時保持一顆公平公正的心去對待一切,不能做像胡屠戶那樣勢利眼的人。
范進中舉讀后感600字篇4
我國的諷刺文學有著久遠的傳統(tǒng)。早在先秦諸子的散文中,就已有頗具諷刺意味的作品。《儒林外史》繼承并發(fā)展了我國諷刺文學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范進中舉》就是《儒林外史》中比較出色的一篇文章。
《范進中舉》講述的是一個叫范進的老書生在他五十四歲那年考上了舉人,周圍的人包括他的親人,由先前的冷嘲熱諷到對他熱情恭維起來,就連平時動不動打罵他的丈人也對范進獻起殷勤來。
當我看到,范進對他的老師說,他年齡五十四,已經(jīng)考了二十次科舉時,我不禁嚇了一跳,怎么考到這么老,難道沒有別的出路了嗎?如果是我,兩考不過就別的活了,不可能考幾十年還這么固執(zhí)。媽媽告訴我:“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封建時期的大家都認為只有讀書才能功成名就。考過了,就能當官,當官就有了權,有錢人再和有權人進行錢權交易,名和利就雙豐收了。所以,范進張進李進王進等書生才拼命地考試。
果然,范進考過沒多久,就有地主鄉(xiāng)紳給他送錢送物,不久他就過上了人上人的好生活,很快就融入了官場,學著別的官員借視察的名到處打秋風了。
這就是諷刺,《儒林外史》的作者用這本書諷刺了當時的社會現(xiàn)狀,向大家展現(xiàn)了一個病態(tài)的社會。
《儒林外史》這本書我還了解的不多,但我知道里面一定有更多有趣的知識。作文
范進中舉讀后感600字篇5
《范進中舉》是《儒林外史》的精彩篇章,圍繞著范進這個窮困已久最后一日“高中”的文人,一群可笑可鄙之人躍然紙上。但是,當嘲弄和鄙薄的感情滑過,掩卷沉思時,我頓悟:他們都是受害者呀!
范進,這個滑稽劇的中心人物,無疑是科舉制度的受害者。他永遠沉浸在四書五經(jīng)中,沒有什么實用的本領。考了幾十年,青春年華都消耗在考場上了。在這幾十年里,他對這個社會有什么貢獻嗎?能夠說接近于零。非但他一個人窮得有上頓沒下頓,連帶著妻子和含辛茹苦養(yǎng)育他的老母親也饑一頓飽一頓。看,為了湊點盤纏去應鄉(xiāng)試,“家里已是餓了兩三天”!老母親“餓得兩眼都看不見了”!若是不中,范進還會在科舉的栓桔中掙扎下去,直到死去;中了,這一飛來喜訊讓范進高興得發(fā)了瘋!何等可嘆可笑!
胡屠戶是一個典型的勢利小人,其嘴臉讓人作嘔。但其前據(jù)后恭的表現(xiàn)不也是由于封建科舉的巨大影響力嗎?他是怎樣看舉人的呢?“這些中老爺?shù)亩际翘焐系摹那恰?你不看見城里張府卜那些老爺,都有萬貫家私,一個個方面大耳!”。總之,覺得自我的女婿中個秀才已是宗師的恩典了,想中舉人純粹是“想天鵝屁吃”!范進在這位脾氣頗大的老丈人面前,每每都被罵得狗血噴頭。而范進一中舉人,立時在胡屠戶心里變成“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心理作用之大,竟然在打過范進之后,“把個巴掌仰著,再也彎但是來”!這封建科舉之毒,實在是毒人心扉呀!
其他如胡氏、范進母親、街坊等人,或直接,或間接,也都是科舉教育的受害者可憐他們身陷其中,尚不自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