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合之眾心得體會800字
心得是指作者在某個領域、某個方面或某個事件中獲得的經驗和感悟。好的烏合之眾心得體會800字應該怎么寫?快來看看,小編給大家分享烏合之眾心得體會800字的寫作技巧和示例,供大家參考!
烏合之眾心得體會800字篇1
《烏合之眾》的作者是古斯塔夫·勒龐。作者是一位法國人,他的血液里帶有法國人特有的激進與狂熱。我并不是十分認同勒龐的觀點,勒龐在書中闡述個人一旦形成群體,群體就會擁有個人永遠都不會擁有的一些心理與思想,一個溫和的人在融入了群體之后,在一定的條件下,例如革命爆發,他就可能會成為一個徒。他還認為群體所體現出來的種.種特質是人類處于原始狀態才會出現的一種現象。在他的筆下。群體毫無理智可言,他們極容易受到暗示和煽動。群體對既有真理的維護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無論是誰只要動搖了真理的權威性,群眾就會十分殘忍的對待他。希帕蒂婭是生活在東羅馬帝國時期的女數學家。她既聰慧又美麗。
由于宗教迫害,希帕蒂婭在回家的路上被人們脫光了衣服,對這位偉大的女數學家施以暴行——他們用蚌殼割下了她的肉,又將她的尸體焚毀。這在我們看來是十分殘忍的舉動,可是群眾們卻可以做出來。我相信在他們只是個體的時候是絕對不會做出如此可怕的事情來的,也許連想都想不到。
先且不說勒龐的觀點是否有些不妥,但他在書中舉出了大量的的例子來證明他的觀點,例如十字軍的遠征(勒龐在書中舉了大量與十字遠征軍相關的例子)以及拿破侖。除了這些耳熟能詳的例子之外還有關于馬薩羅尼的故事,布瑞維利爾夫人等等。這使你即便不認同他的觀點,卻還是不得不說他的觀點是那么的令人信服,但是既然是研究大眾心理的書,舉例子的話是不是不光要舉西方國家的例子,更應該有亞洲,拉丁美洲等世界各地的例子呢。
勒龐的用詞也大多帶有完全肯定的色彩。“必須”“一定”之類的詞語在他的書中經常出現,相反“可能”“也許”之類的詞卻很少出現,甚至可以說是幾乎沒有。這樣大膽的用詞也是我對這本書十分癡迷的原因之一。
烏合之眾心得體會800字篇2
勒龐的《烏合之眾》研究的是一個具有共同屬性或利益取向的群體所會產生的群體效應,但是沒有研究和解釋這些群體效應是怎樣產生共同屬性或利益取向。就如弗洛伊德所評價的:“勒龐的《烏合之眾》發現了群體中會產生的群體效應及問題,但是并沒有解釋群體成員之間建立感情聯系的心理過程的原因。”
不過個人認為研究產生聯系心理的原因應該是心理學家最關心的事情,而我們作為投資者應該可以直接借鑒和參考勒龐對已經具備群體效應的群體的研究成果。因為股市應該是一個具備群體效應的群體成員構成的群體行為表現,股價對群體成員起到了利益驅動作用,而股價只是可以被小部分人操縱的一個標識而已,尤其是小盤股。從這種角度理解,股市操縱者就可以通過股價的表現,在股民這個群體中產生領袖效應,以致讓股民形成無理智跟隨的群體效應。
發現一群人中能產生群體效應的共性、激發群體中的群體效應、合理運用群體中的群體效應。可以讓企業家事半功倍,讓企業中的員工形成一個極具競爭力、凝聚力的團隊;革命家也是一樣,運用好了可以讓成千上萬的人為你奉獻;,但是如果企業家、革命家是激發人性中陰暗的一面,而產生的群體效應,那樣只會讓其曇花一現,給歷史留下悲慘的一幕。
這個正如毛澤東基于國際共產主義精神,結合中國的實際國情,產生的符合中國實際情況的毛澤東思想和共產主義精神——打倒土豪劣紳、實行土地改革、讓農民當家做主等等當時大多數民眾的共同向往,而且在實踐中不斷的通過軍事和政治思想同步實施、強化及驗證其正確性,以致毛澤東漸漸的在群體中產生的領袖效應,群體成員也因此產生了群體效應,萬眾一心的局面,戰勝了國民黨的飛機、大炮。同樣在10 年動亂期間發生的歷史黑暗,也要很大程度的歸功于群體效應的極端無理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