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滕王閣序的散文200
加強對《滕王閣序》寫作特色的賞析,能加強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接下來請欣賞小編給大家網絡收集整理的描寫滕王閣序的散文。
描寫滕王閣序的散文一
“云銷雨霽,彩徹區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秋雨已經停了,層層暮云漸漸散去,太陽又灑下了它的光輝,照在這被雨水洗禮過的滕王閣上,更照在了這被雨水滋潤過的大地上,使這一切充滿了濃濃的美妙氣息。站在騰王閣之上,張開想象的翅膀,將自己溶入到美麗的秋色之中,仿佛天地靈氣正包圍著自己。舉目遠眺,夕陽下的彩霞鑲嵌在天地之間,伴隨著孤鳥向遠處慢慢延伸。奔流的江水和波動的湖光在余輝的點綴下已和漫漫長空溶為一體,極目尋求邊際,卻只能找到更加令人陶醉的美景。遠遠傳來悠揚的歌聲,是漁舟上的漁翁在放歌,優美的旋律伴隨小小的漁船在天地間緩緩锝流動著。一陣鳴聲驚起,那是在湖中的群雁在聲聲鳴唱。在這美麗的天地間跳動著的是日月的精華,翻騰著的是天地的靈氣,感受到的是難以言表的美麗。
描寫滕王閣序的散文二
“披繡闥,俯雕甍,山原曠其盈視,從澤紆其駭矚。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弭津,青雀黃龍之舳。云銷雨霽,彩徹區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漫步在臨江聳立的滕王高閣上,打開精美的閣門,隨即撲來的山水清新之氣令人振奮不已。俯視雕飾精巧的屋脊,飛閣流丹;細看柱上雕花紋路,栩栩如生。各樓閣錯落有致,窈窕多姿,與附近的風景自然地融為一體。極目遠眺,山嶺平原極目空曠,河流湖澤迂回曲折。世族大家的房屋籠罩在寒潭升起的煙霧中。河邊泊滿了形如青雀黃龍的大船,增添了一種不可或缺的靜物美。
云彩散盡,雨過天晴,陽光普照,天氣明朗。孤鶩與彩霞并肩起飛,相映增輝,青天碧山,天水相接,這渾然一色成就了一幅秋晚暮色美圖。點點星光露出天際,高閣隱隱傳來漁夫忙碌一天的調子,響徹在鄱陽湖邊,回蕩……驚起一群剛歇腳不久的雁群,它們慌張的啼著那鳴叫聲直到衡陽水邊才嘎然止住
不愧是王勃,短短幾行,刻畫出仙境般的滕王閣,給人清新簡凈的意境和真實遒健的生命感受。像向閣下一片幽雅別致的江南園林,小橋流水,煙柳畫屏,幽徑通幽,閣上雕欄玉徹,書畫滿堂。憑欄遠眺,帆風影動,白云悠悠,江流悠悠,歌聲悠悠……如此心動之景,又有誰會不向往呢?
描寫滕王閣序的散文三
一千三百多年過去了。你沉睡在海底是否感受到了一千三百多個春秋?子安……
——題記
當老師指著屏幕中那座宏偉的建筑說它就是滕王閣的時候,我已然朦朧了雙眼。子安,安否?南海之水是否如他們所說,冰冷徹骨,你的靈魂是否如我所愿,安然無恙?
我很慶幸生在你的故鄉,并州。雖不在龍門,卻也與你同飲一灣河水,共登一脈太行。我始終相信,這區區一千三百年定不會抹殺你的一切。不知我腳下的土地,你是否來過,如果來過,它頂會存有你的一絲氣息,哪怕只一粒微塵也好,便足以讓我愛上這片土地。
只是,何日君再來,共聞落花香……
二十六歲,你的人生定格在了那樣一個氣宇軒昂的年紀。子安,那海水也不愿見你容顏老去啊!但我不相信那是個意外,不相信你如書中所說,“不幸落水驚悸而死”,只因不愿去想你痛苦掙扎的模樣。我寧愿相信你以一道美麗的弧線落入水中,面容沉靜地沉入水底。那個世道,容不下你。世俗,如一把鋒利的劍,死,或許是你不背叛靈魂的最好方式。那樣,你遍永遠都是心中的自己,那個無拘無束,桀傲不馴的王子安。
關于唐朝,從此后便只有一個王子安,什么帝王將相,或是侯門府院,也敵不過你身后一抹殘云,腳下一方土地……
不知你在踏上小舟那一刻,有沒有想過這一去便是千年,那滕王閣成了你留給世人最后一絲記憶。那日的學士,滿座賓朋,也都隨往事風干了吧,連那都督“閻公”也成了有姓無名的某某某,沒有人記得,也毋須再記得。惟有你,連同你筆下的落霞孤鶩,秋水長天,穿越千年也未曾老去。可是,子安,今日的滕王閣以不是你當日登上的那座,任它重修得如何偉岸精美,終究沒有你曾經來過啊。我更愿找一處當年的斷壁殘垣,坐在那里靜靜觀望,你筆下的江水如何映著云影悠游流過,那些群山如何披著綠色順勢延伸。
四月的南海,已足夠溫暖了吧,不知那些如精靈般的陽光能否穿越那層深藍的海幕,為你送去人間的問候。我從未到過南海,但我現在知道了,即使我一個人乘船飄蕩在這單調的幽藍之上,也是不會孤單的吧!這水下的某一處,某一縷水草或是某一方巖石之后,有你寂然地沉睡在那里,任海龜魚兒匆匆游過,任海水瓢搖了你的長發。你,依然是你。南海有你,景皆失色。
子安,千年已逝,君可安否?
那南海之水啊,從此別再咆哮了吧,別再打擾寂寞的子安,和他高傲的靈魂,我愿用所有的笑容,換他一世的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