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 匪風
《隰有萇楚》是家住西方而遠游東土、久滯不歸的詩人的思鄉詩。現在請欣賞小編帶來的詩經《 匪風》的全部內容。
詩經 《 匪風》原文:
匪風發兮,匪車偈兮。顧瞻周道,中心怛兮。
匪風飄兮,匪車嘌兮。顧瞻周道,中心吊兮。
誰能亨魚?溉之釜鬵。誰將西歸?懷之好音。
詩經 《 匪風》譯文:
大風刮得呼呼響,大車急馳塵飛揚。一條大道抬眼望,令我心中真悲傷。
大風刮起直打旋,大車飛馳如掣電。一條大道抬眼望,令我心中真凄慘。
哪位將要煮魚嘗?請借鍋子多幫忙。哪位將要回西方?請帶好信到家鄉。
詩經 《 匪風》賞析:
詩人家住西方,而遠游東土,久滯不歸,因作是詩以寄思鄉之情。《毛詩序》以為檜邦“國小政亂,憂及禍難,而思周道焉”,鄭箋曰:“周道,周之政令也。”孔疏曰:“上二章言周道之滅,念之而怛傷;下章思得賢人輔周興道:皆是思周道之事。”朱熹《詩集傳》云:“周室衰微,賢人憂嘆而作此詩。言常時風發而車偈,則中心怛然。今非風發也,非車偈也,特顧瞻周道而思王室之陵遲,故中心為之怛然耳。”其說皆不足為訓。
前兩章字句略同,意思重復,寫法也一樣。前兩句寫所見之景,后兩句直抒胸中憂思。詩人滯留東土,佇立大道旁,見車馬急馳而過,觸動思歸之情。他的心也隨急馳的車輛飛向西方,但是,車過之后,留下一條空蕩蕩的大道和他孤身一人,車去而人竟未去。風、車之急速,他人之已歸去,與自己之滯留不得歸,動與不動,形成多層對比。“顧瞻周道”,描繪詩人徬徨無奈情狀如在目前。這時詩人再也按捺不住滿腔的憂傷,終于噴發出強烈的心聲:“中心怛兮”,“中心吊兮”。其聲如急管繁弦,反映詩人思歸的急切心態。
第三章句法忽變,陡然一轉,以“誰能”二句起興,興中有比,是在無可奈何的境地中發出的求援呼聲,“誰將”二句,寫詩人既不得歸,只好托西歸者捎信回家,是不得已而求其次。但這次著也未必能實現,“誰能”、“誰將”均是疑問希冀之詞,還沒有著落。詩人不說自己如何思鄉殷切,羈旅愁苦,反以“好音”以慰親友,情感至為深厚。陳震《讀詩識小錄》評曰:“意在筆先,神愴言外。”誠然。
有關詩經名句閱讀推薦:
1、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詩經·小雅·鹿鳴》譯:野鹿呦呦叫著呼喚同伴,在那野外吃艾蒿。我有許多好的賓客,鼓瑟吹笙邀請他。
2、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小雅·采薇》譯:回想當初出征時,楊柳輕輕飄動。如今回家的途中,雪花紛紛飄落。
3、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4、青青子衿,幽幽我心。縱我不在,子寧不嗣音?
5、雄雉于飛,泄泄其羽。我之懷矣,自詒伊阻。雄雉于飛,下上其音。展矣君子,實勞我心。《詩經·國風·邶風·雄雉》譯:雄雉飛在遙遙的遠方,羽翅舒展真漂亮。我朝思暮想的人兒啊,愁思綿綿音信渺茫。雄雉飛在遙遙的遠方,四處響起他的歡唱。誠實可愛的人兒啊,無盡相思使我心傷。
6、江有汜,之子歸,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
7、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詩經·小雅·斯干》
8、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9、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10、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小雅。鴻雁。斯干》譯:潺潺的山澗水,深遠的南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