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全詩
綠野堂開占物華,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譯文
綠野堂建成之后占盡萬物精華,路人指著它說這是裴令公的家。
裴令公的桃李學生遍布天下,哪里用得著再在門前屋后種花呢?
注釋
奉和:做詩詞和別人相應和,達到一唱一和的效果。
令公:即指裴度,令公是唐朝對中書令的尊稱,裴度(765年至839年)唐代文學家、政治家,字中立,河東聞喜(今山西聞喜)人。因為擁立文宗有功,進位至中書令。又綠野堂為裴度之宅,所以這里的令公是指裴度。
綠野堂:唐代裴度的住宅名,故址在今天的河南省洛陽市南。《舊唐書 裴度列傳》又于午橋創(chuàng)別墅,花木萬株,中起涼臺暑館,名曰綠野堂。
開:創(chuàng)立,建設。
物華:萬物的精華。
桃李:代指學生。
賞析
這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一首贊美老師的詩。
今天是教師節(jié),品讀這首詩恰逢適宜。
令公,即唐代宰相裴度。執(zhí)掌朝政二十年,薦引過李德裕、李宗閔、韓愈等名士,重用李光顏、李愬等名將,還保護過劉禹錫等人,但從不薦引無才的親友為官。
綠野堂,是裴度晚年辭官在東都集賢里建立的一座亭閣。綠野堂內,裁培花木萬株,引入清水灌注其中,兩岸景物交相映襯。在這里裴度與白居易、劉禹錫等文士整日吟詩飲酒,相互唱和。
當時的名士,都爭相與裴度交游。每次有名望的人士從洛陽返回長安,文宗必定首先詢問他:“你見到了裴度嗎?”由此可見,裴度的聲望之高。
白居易寫這首詩的本意是勸勉裴度不要太消極避世,仍然要像前二十年一樣引薦人才。
家里的花種的再多,也不及“桃李滿天下”來得重要。白居易一方面寄希望裴度能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再有作為;另一方面也勸委婉勸裴度不要過度奢侈,營建別墅,潔身自好,為天下學子樹立榜樣。
綠野堂的魅力不必說,占盡物華,天下皆知。每個路人都能指著綠野堂道是裴令公的家。然而,大家之所以都知道是您的家,不僅僅是因為您在綠野堂內植花萬株,更是因為您“桃李滿天下”的美名啊。
至此,“桃李滿天下”,成為世人贊美老師的名言,一直傳頌不衰。堂前的花開得再艷,哪有自己的學生有用更讓人開心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