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詩歌鑒賞大全(7)
時(shí)間:
燕華2
詩歌朗誦大全
二、由典故入手。
古代詩歌是以凝練的文字表現(xiàn)豐富的內(nèi)容,用一個(gè)典故就可以省去許多文字。因此理解典故是把握古代詩歌思想感情的重要途徑。
(一)典故的類別
1.引用前人語句。
①直引:直接引用前人的詩文句子作為自己的詩詞中的句子。例: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辛棄疾《京口北固亭懷古》)——引用杜甫《登高》中的“無邊落木瀟瀟下,不盡長江滾滾流。”
②化用:將前人的句子改動(dòng)一些作為自己的詩句。例:客從南溟來,遺我雙鯉魚。(杜甫)——化用《漢樂府》中的“客從遠(yuǎn)方來,遺我雙鯉魚。”
2.引用神話傳說。例: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李賀《李賀箜篌引》)——“江娥”、“素女”傳說中的神女。
3.引用歷史故事。
①明引:例: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shí)。(白居易《放言》)
②暗引:功名圖麒麟。(杜甫《前出塞》)——宣漢帝把霍光等十一位功臣的像畫于麒麟閣。
③反引: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李商隱《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