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詩歌鑒賞大全(3)
時間:
燕華2
詩歌朗誦大全
3.透過表面意義,挖掘深層含義
謁金門(唐·馮延巳)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閑引鴛鴦香徑里,手挼紅杏蕊。
斗鴨闌干獨倚,碧玉搔頭斜墜。終日望君君不至,舉頭聞鵲喜。
二、鑒賞詩歌中的物象。
詩人借助具有某種特定內涵的事物來表明自己的心跡或某種情感。如詠物抒情詩。
1.抓物象的特點。 次北固山下(唐·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2.抓物與志的“契合點”:挖掘物象內在的品格、精神。
小松(唐·杜荀鶴)
自小刺頭深草里, 而今漸覺出蓬蒿。時人不識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3.抓意象的特殊內涵。
在中國古代詩歌中,詩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來表達主題思想及感情,這些事物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詩人賦予了某種特定的內涵。分析古代詩歌可以從這些事物的特有內涵入手。下面舉例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