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三李的詩歌鑒賞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這首詩寫了碧水青山,白帆紅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絢麗的畫面。但這畫面不是靜止的,而是流動的。隨著詩人行舟,山斷江開,東流水回,青山相對迎出,孤帆日邊駛來,景色由遠及近再及遠地展開。詩中用了六個動詞“斷、開、流、回、出、來”,山水景物呈現出躍躍欲出的動態,描繪了天門山一帶的雄奇闊遠。一、二句寫出了天門山水雄奇險峻不可阻遏的氣勢,給人驚心動魄之感;三、四句寫足也寫活了渾闊茫遠的水勢。
2夢游天姥吟留別 / 夢游天姥山別東魯諸公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
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開。
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
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
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這是一首記夢詩,也是一首游仙詩。此詩以記夢為由,抒寫了對光明、自由的渴求,對黑暗現實的不滿,表現了蔑視權貴、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
唐代三李的詩歌鑒賞(精選篇2)
1、無題
李商隱?〔唐代〕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蓬山 一作:蓬萊)
這首詩,以女性的口吻抒寫愛情心理,在悲傷、痛苦之中,寓有灼熱的渴望和堅忍的執著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綿邈,極為豐富。
這首詩,從頭至尾都融鑄著痛苦、失望而又纏綿、執著的感情,詩中每一聯都是這種感情狀態的反映,但是各聯的具體意境又彼此有別。它們從不同的方面反復表現著融貫全詩的復雜感情,同時又以彼此之間的密切銜接而縱向地反映以這種復雜感情為內容的心理過程。這樣的抒情,聯綿往復,細微精深,成功地再現了心底的綿邈深情。
詩中一、三、四、五各句,都可以從李商隱以前的詩歌創作中發現相似的描寫。在前人創作的薰陶和啟發下,詩人有所繼承和借鑒。但是他并沒有簡單地模仿前人,而是以很高的創造性,向前跨進了一大步,把原來比較樸素的表現手段改造得更曲折、生動,用以反映更為豐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實際上已經脫去舊的形跡,成為新的創造了。從這里可以看出,詩人豐富的文學修養與他對于意境和表現手段的探索,是這首詩取得成就的重要條件。
2、錦瑟
李商隱?〔唐代〕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錦瑟》,是李商隱的代表作,愛詩的無不樂道喜吟,堪稱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講解的一篇難詩。有人說是寫給令狐楚家一個叫“錦瑟”的侍女的愛情詩;有人說是睹物思人,寫給故去的妻子王氏的悼亡詩;也有人認為中間四句詩可與瑟的適、怨、清、和四種聲情相合,從而推斷為描寫音樂的詠物詩;此外還有影射政治、自敘詩歌創作等許多種說法。千百年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大體而言,以“悼亡”和“自傷”說者為多。
詩運用象征、隱喻的手法,創造性地發展了傳統的“比興”方法。“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想象一下:繪有花紋的美麗如錦的瑟有五十根弦,詩人也一邊在感慨快到五十歲了,一弦一柱都喚起了他對逝水流年的喜悅追憶,暗示自己才華出眾而年華流逝。
詩題“錦瑟”,但并非詠物,不過是按古詩的慣例以篇首二字為題,實是借瑟以隱題的一首無題詩。此詩是李商隱最難索解的作品之一,詩家素有“一篇《錦瑟》解人難”的慨嘆。作者在詩中追憶了自己的青春年華,傷感自己不幸的遭遇,寄托了悲慨、憤懣的心情,大量借用莊生夢蝶、杜鵑啼血、滄海珠淚、良玉生煙等典故,采用比興手法,運用聯想與想象,把聽覺的感受,轉化為視覺形象,以片段意象的組合,創造朦朧的境界,從而借助可視可感的詩歌形象來傳達其真摯濃烈而又幽約深曲的深思。全詩詞藻華美,含蓄深沉,情真意長,感人至深。
唐代三李的詩歌鑒賞(精選篇3)
1苦晝短
李賀〔唐代〕
飛光飛光,勸爾一杯酒。
飛逝的時光,請您喝下這杯酒。
吾不識青天高,黃地厚。
我不知道蒼天有多高,大地有多厚。
唯見月寒日暖,來煎人壽。
只看到寒暑更迭日月運行,消磨著人的年壽。
食熊則肥,食蛙則瘦。
吃熊掌就胖,吃蛙腿就瘦。
神君何在?太一安有?
神君可在何處,太一哪里真有?
天東有若木,下置銜燭龍。
天的東方生有神樹,下置神龍銜燭環游。
吾將斬龍足,嚼龍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
我要斬斷神龍的足,咀嚼神龍的肉,使它白天不能巡回,夜晚不能潛伏。
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
自然使老者永不死,少年不再哀哭。
何為服黃金、吞白玉?
何必吞黃金,食白玉?
誰似任公子,云中騎碧驢?
有誰見過任公子,升入云天騎碧驢?
劉徹茂陵多滯骨,嬴政梓棺費鮑魚。
劉徹求長生,最后只能在茂陵中慢慢腐爛成骨,嬴政求仙藥,死后棺車白費了掩臭的腌魚。
2將進酒
李賀〔唐代〕
琉璃鐘,琥珀濃,小槽酒滴真珠紅。
明凈的琉璃杯中,斟滿琥珀色的美酒,淅淅瀝瀝槽床滴,濃紅恰似火齊珠。
烹龍炮鳳玉脂泣,羅幃繡幕圍香風。
煮龍肝,爆鳳髓,油脂白,點點又似淚珠涌,錦鄉帷簾掛廳堂,春意呵濃濃。
吹龍笛,擊鼉鼓;皓齒歌,細腰舞。
笛聲悠揚如龍吟,敲起皮鼓響咚咚,吳娃楚女,輕歌軟舞,其樂也融融。
況是青春日將暮,桃花亂落如紅雨。
何況春光漸老日將暮,桃花如雨,飄落滿地紅。
勸君終日酩酊醉,酒不到劉伶墳上土。
勸世人,不如終日醉呵呵,一日歸黃土,縱是酒仙如劉伶,望一杯,也只是,癡人說夢。
唐代三李的詩歌鑒賞(精選篇4)
1雁門太守行
李賀〔唐代〕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向日 一作:向月)
敵兵滾滾而來,猶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墻;戰士們的鎧甲在陽光照射下金光閃爍。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塞上 一作:塞土)
號角聲響徹秋夜的長空,邊塞上將士的血跡在寒夜中凝為紫色。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紅旗半卷,援軍趕赴易水;夜寒霜重,鼓聲郁悶低沉。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為了報答國君的賞賜和厚愛,手操寶劍甘愿為國血戰到死。
2李憑箜篌引
李賀〔唐代〕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云頹不流。
秋夜彈奏起吳絲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聽到美妙的樂聲,天空的白云凝聚起來不再飄游。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湘娥把淚珠灑滿斑竹,九天素女也牽動滿腔憂愁;出現這種情況,是由于樂工李憑在京城彈奏箜篌。
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樂聲清脆動聽得就像昆侖山美玉擊碎,鳳凰鳴叫;時而像芙蓉在露水中飲泣,時而像香蘭開懷歡笑。
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
清脆的樂聲,融和了長安城十二門前的清冷光氣;二十三根弦絲高彈輕撥,打動了高高在上的天帝。
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高亢的樂聲直沖云霄,沖上女媧煉石補過的天際;好似補天的五彩石被擊破,逗落了漫天綿綿秋雨。
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
幻覺中仿佛樂工進入了神山,把技藝向女仙傳授;老魚興奮得在波中跳躍,瘦蛟也翩翩起舞樂悠悠。
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月宮中吳剛被樂聲吸引,徹夜不眠在桂樹下逗留;桂樹下的兔子也佇立聆聽,不顧露珠斜飛寒颼颼!
唐代三李的詩歌鑒賞(精選篇5)
1秋來
李賀〔唐代〕
桐風驚心壯士苦,衰燈絡緯啼寒素。
秋風驚人心,壯士辛苦著作急,有似昏燈里,紡織娘啼叫著催織寒衣。
誰看青簡一編書,不遣花蟲粉空蠹。
日后誰來讀我用竹簡寫下的這編書,不使它被蠹蟲蛀成粉屑和洞隙?
思牽今夜腸應直,雨冷香魂吊書客。
這思想牽扯著,今晚我的肚腸也要愁直了,雨滴冷颼颼,像有古詩人的靈魂來慰吊。
秋墳鬼唱鮑家詩,恨血千年土中碧。
秋夜墳場上,詩鬼們誦讀著鮑氏的詩句,他們的怨血在土中化作碧玉,千年難消。
2野歌
李賀〔唐代〕
鴉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銜蘆鴻。
拉開山桑木制成的弓,仰天射出用烏鴉羽毛作箭羽的箭,弦響箭飛,高空中口銜蘆葦疾飛而過的大雁應聲中箭,跌落下來。
麻衣黑肥沖北風,帶酒日晚歌田中。
穿著肥碩寬大的黑色粗麻布衣服,迎著呼嘯的北風,在田野里燒烤著獵獲物,飲酒高歌,直到暮色四起,黃昏來臨。
男兒屈窮心不窮,枯榮不等嗔天公。
大丈夫雖身受壓抑遭遇困窘,才志不得伸展,但心志不可沉淪。憤怒問天公:上天為什么要作有枯有榮這樣不公平的安排?
寒風又變為春柳,條條看即煙濛濛。
凜冽寒風終將過去,即將到來的應是和煦春風拂綠枯柳。到那時綴滿嫩綠的柳條看上去正好像輕煙籠罩一般搖曳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