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賀詩詞鑒賞出名
醁醽今夕酒,緗帙去時書。
病骨猶能在,人間底事無?
何須問牛馬,拋擲任梟盧!
《示弟》的作者是有“詩鬼”之稱的李賀,作于公元813年。前半部分描寫的是作者仕途蹭蹬,失意歸來,而其弟卻不嫌棄,熱情款待,使得作者悲喜交加的復雜情感。后半部分作者一方面顧影自憐,抒發了沉淪不遇的感慨,另一方面又指摘時弊,表達了憤世嫉俗的情懷
李賀詩詞鑒賞出名(精選篇2)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雁門太守行》是唐代詩人李賀運用樂府古題創作的一首描寫戰爭場面的詩歌。此詩用濃艷斑駁的色彩描繪悲壯慘烈的戰斗場面,奇異的畫面準確地表現了特定時間、特定地點的邊塞風光和瞬息萬變的戰爭風云。首聯寫景又寫事,渲染兵臨城下的緊張氣氛和危急形勢,并借日光顯示守軍威武雄壯;頷聯從聽覺和視覺兩方面渲染戰場的悲壯氣氛和戰斗的殘酷;頸聯寫部隊夜襲和浴血奮戰的場面;尾聯引用典故寫出將士誓死報效國家的決心。全詩意境蒼涼,格調悲壯,具有強烈的震撼力和藝術魅力。
李賀詩詞鑒賞出名(精選篇3)
幽蘭露,如啼眼。
無物結同心,煙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蓋。
風為裳,水為佩。
油壁車,夕相待。
冷翠燭,勞光彩。
西陵下,風吹雨。
這首詩寫得綺麗濃艷,然而又空靈縹渺,“鬼氣森森”,極具特色。蘇小小是南齊時錢塘名妓。李紳在《真娘墓》詩序中說:“嘉興縣前有吳妓人蘇小小墓,風雨之夕,或聞其上有歌吹之音。”全詩由景起興,通過一派凄迷的景象和豐富的聯想,刻畫出飄飄忽忽、若隱若現的蘇小小鬼魂形象。這首詩以景起興,通過景物幻出人物形象,把寫景、擬人融合為一體。
寫幽蘭,寫露珠,寫煙花,寫芳草,寫青松,寫春風,寫流水,筆筆是寫景,卻又筆筆在寫人。寫景即是寫人。用“如”字、“為”字,把景與人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既描寫了景物,創造出鬼魂活動的環境氣氛,同時也就塑造出了人物形象,使讀者睹景見人。詩中美好的景物,不僅烘托出蘇小小鬼魂形象的婉媚多姿,同時也反襯出她心境的索寞凄涼,收到了一箭雙雕的藝術效果。這些景物描寫都圍繞著“何處結同心,西陵松柏下”這一中心內容,因而詩的各部分之間具有內在的有機聯系,人物的內心世界也得到集中的、充分的揭示,顯得情思脈絡一氣貫穿,具有渾成自然的特點。
李賀詩詞鑒賞出名(精選篇4)
宋玉愁空斷,嬌饒粉自紅。
歌聲春草露,門掩杏花叢。
注口櫻桃小,添眉桂葉濃。
曉奩妝秀靨,夜帳減香筒。
鈿鏡飛孤鵲,江圖畫水葒。
陂陀梳碧鳳,腰裊帶金蟲。
杜若含清露,河蒲聚紫茸。
月分蛾黛破,花合靨朱融。
發重疑盤霧,腰輕乍倚風。
密書題豆蔻,隱語笑芙蓉。
莫鎖茱萸匣,休開翡翠籠。
弄珠驚漢燕,燒蜜引胡蜂。
醉纈拋紅網,單羅掛綠蒙。
數錢教姹女,買藥問巴賨。
勻臉安斜雁,移燈想夢熊。
腸攢非束竹,胘急是張弓。
晚樹迷新蝶,殘霓憶斷虹。
古時填渤澥,今日鑿崆峒。
繡沓褰長幔,羅裙結短封。
心搖如舞鶴,骨出似飛龍。
井檻淋清漆,門鋪綴白銅。
偎花開兔徑,向壁印狐蹤。
玳瑁釘簾薄,琉璃疊扇烘。
象床緣素柏,瑤席卷香蔥。
細管吟朝幌,芳醪落夜楓。
宜男生楚巷,梔子發金墉。
龜甲開屏澀,鵝毛滲墨濃。
黃庭留衛瓘,綠樹養韓馮。
雞唱星懸柳,鴉啼露滴桐。
黃娥初出座,寵妹始相從。
蠟淚垂蘭燼,秋蕪掃綺櫳。
吹笙翻舊引,沽酒待新豐。
短佩愁填粟,長弦怨削菘。
曲池眠乳鴨,小閣睡娃僮。
褥縫簪雙線,鉤絳辮五總。
蜀煙飛重錦,峽雨濺輕容。
拂鏡羞溫嶠,薰衣避賈充。
魚生玉藕下,人在石蓮中。
含水彎蛾翠,登樓潠馬鬃。
使君居曲陌,園令住臨邛。
桂火流蘇暖,金爐細炷通。
春遲王子態,鶯囀謝娘慵。
玉漏三星曙,銅街五馬逢。
犀株防膽怯,銀液鎮心忪。
跳脫看年命,琵琶道吉兇。
王時應七夕,夫位在三宮。
無力涂云母,多方帶藥翁。
符因青鳥送,囊用絳紗縫。
漢苑尋官柳,河橋閡禁鐘。
月明中婦覺,應笑畫堂空。
李賀詩詞鑒賞出名(精選篇5)
零落棲遲一杯酒,主人奉觴客長壽。
主父西游困不歸,家人折斷門前柳。
吾聞馬周昔作新豐客,天荒地老無人識。
空將箋上兩行書,直犯龍顏請恩澤。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雞一聲天下白。
少年心事當拏云,誰念幽寒坐嗚呃。
李賀的詩向來都是以“懷才不遇”為主題,也帶有一種哀憤的特色,但這首困居異鄉,有所感遇的《致酒行》,音情高亢,表現明快,別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