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物的詩歌作者簡介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李商隱(公元813—858),字義山,號玉谿生,又號樊南生,漢族,唐朝懷州河內(今河南省沁陽市)人,是唐朝著名詩人。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yōu)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清乾隆五十四年《懷慶府志》記載,李商隱死后葬于祖籍懷州雍店(今沁陽山王莊鎮(zhèn))之東原的清化北山下。
詠物的詩歌作者簡介精選篇2
朝代:明朝|作者: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于謙(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號節(jié)庵,漢族,明朝浙江杭州府錢塘縣(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明朝大臣。于謙詩作歸隱情懷的表達與慷慨悲涼的風貌預示了詩壇風氣的轉向。在臺閣體流行的高峰期,文人們是忌諱表達激烈的情懷與悲傷的情感的,從而保持了其創(chuàng)作風格的雍容,以便發(fā)揮其鳴盛的政治作用。
詠物的詩歌作者簡介精選篇3
朝代:唐朝|作者: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賀知章(公元659年-744年),字季真,晚年自號四明狂客,漢族,唐朝越州永興(今浙江省蕭山市)人,少時就以詩文知名。唐武后(武則天)證圣元年(695)中乙未科狀元,授予國子四門博士,遷太常博士。后歷任禮部侍郎、秘書監(jiān)、太子賓客等職。為人曠達不羈,有“清談風流”之譽,晚年尤縱,自號“四明狂客”、“秘書外監(jiān)”。八十六歲告老還鄉(xiāng),旋逝。屬于盛唐前期詩人,又是著名書法家。作品大多散佚,現僅存二十首。
賀知章詩文以絕句見長,除祭神樂章、應制詩外,其寫景、抒懷之作風格獨特,清新瀟灑,著名的《詠柳》、《回鄉(xiāng)偶書》兩首膾炙人口,千古傳誦,作品大多散佚,今尚存錄入《全唐詩》共19首。
詠物的詩歌作者簡介精選篇4
朝代:唐朝|作者:駱賓王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詠鵝》是唐代詩人駱賓王七歲時的作品。全詩共四句,分別寫鵝的樣子、游水時美麗的外形和輕盈的動作,表達了作者對鵝的喜愛之情。
詠物的詩歌作者簡介精選篇5
詞牌名:卜算子|朝代:近現代|作者:毛澤東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這首《卜算子·詠梅》是毛澤東讀陸游同題詞,反其意而作。寫于1961年12月,最早發(fā)表于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年12月版《毛主席詩詞》。
毛澤東《卜算子·詠梅》卻是寫梅花的美麗、積極、堅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時代革命者的操守與傲骨。毛主席的確以一代大詩人的風范,出手不凡,一首詠梅詩力掃過去文人那種哀怨、頹唐、隱逸之氣,創(chuàng)出一種新的景觀與新的氣象,令人嘆為觀止,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