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詩詞及賞析
紫菊氣,飄庭戶,晚煙籠細雨。
雍雍新雁咽寒聲,愁恨年年長相似。
這首詞從重陽習俗寫作者的秋愁。詞的上片和下片渾然一體,確實不好明確分開。詞的開頭二句先寫“秋光留不住”,首先就為全詞定下了悲愁嘆惋的基調。作者在詞里的景物描寫很充分,從“紅葉”滿階到“重陽”登高,既有“茱萸香墜”,也有“紫菊氣飄”,時看“晚煙籠細雨”,時聞“新雁咽寒聲”。這些景物描寫,雖然也有些許歡樂熱鬧的,如重陽登高,佩茱萸以驅邪等,但更多的卻是“紅葉”、“晚煙”、“細雨”、“新雁”等引人悵恨的凄冷景象,再加上作者有意點染的“暮”、“咽”等情狀,一幅晚秋的悲涼氣氛便籠罩了全篇,也十分自然地引出“愁恨年年長相似”的哀嘆和感慨。
“愁恨”是悲秋的內容,但是在這首詞里,它的表現更為自然婉致。李煜詞多有以情見景的寫法,但這首詞他用的卻是以景見情的方式。整首詞大部分都是在寫景,都是在營造氛圍,只是到了最后才點明主旨。這種寫法鋪墊充分、自然流暢,如大浪遠來,初見微瀾,至岸方崩石裂云,有石破天驚之感,這種筆法在寫景抒情時當為借鑒。但是在這首詞中,李煜仍不免有以情見景之嫌,所以整詞情調不明快,悲愁感傷的氣氛稍濃。
李煜詩詞及賞析(篇2)
朝代:五代|作者:李煜
風情漸老見春羞,到處消魂感舊游。
多謝長條似相識,強垂煙態拂人頭。
這首詞是李煜寫給宮女慶奴的,因此是以慶奴的口吻寫的。屬前中期作品。
女主人公,傷感自己風情漸老,青春不再,看見明麗的春色,便自慚形穢,不敢與之相比。回到以前青春年少之時與情郎游覽的故地,觸景生情,不勝唏噓感慨。因為景色依舊,而人已年老色衰,舊情不再。
只有柳枝,好像還認識她一樣,勉強垂下柳條,算作回應。此處"似相識"與上文"感舊游"呼應,其實楊柳本無"強垂"之心,而反觀人卻有懷舊之意。不免感慨自己青春老去,再也無法邀寵了。
整首詞以一名宮女的口吻寫來,感嘆韶華已去,青春不再。以柳喻人,柳無心而人有意。更添感慨。
李煜詩詞及賞析(篇3)
詞牌名:漁父|朝代:五代|作者:李煜
一棹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
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
《漁父·一棹春風一葉舟》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后主李煜的詞作。這是《春江釣叟圖》的題畫詞。全詞借景寓意,突出了漁父的獨立自由,表達了作者追求閑適、向往自由、隱逸遁世的思想情趣。
李煜詩詞及賞析(篇4)
櫻花落盡春將困,秋千架下歸時。
漏暗斜月遲遲,花在枝。
(原文此處缺十二字)
徹曉紗窗下,待來君不知。
《謝新恩·櫻桃落盡春將困》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后主李煜的詞作。這是一首殘詞,從現存字面上看是寫閨閣思人,實際上表達的是對國勢衰敗的愁情。
李煜詩詞及賞析(篇5)
詞牌名:后庭花破子|朝代:五代|作者:李煜
玉樹后庭前,瑤草妝鏡邊。
去年花不老,今年月又圓。
莫教偏,和月和花,天教長少年。
這首詞抒寫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開篇兩句寫景,點明地點和環境,自富貴氣滲透出作者強烈的依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