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古詩詞鑒賞出名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歸。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
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只應守寂寞,還掩故園扉。
《留別王維》是唐代詩人孟浩然將離長安時贈別王維之詩作。此詩先述說自己在京沒有什么希望,天天在寂寞失望中度日,想離京卻又可惜與好友分別,表達了心中的悵惘和矛盾。接著慨嘆自己無人援引,只好甘守寂寞,回鄉隱居。全詩語調低沉,有對朝廷壓抑人才的怨憤,有不忍遠別知心朋友的留戀,還有懷才不遇的嗟嘆。語言淺顯,表達直率,對偶不求工整,但卻自然流暢,顯示出一種不事雕琢的自然之美。
孟浩然古詩詞鑒賞出名(篇2)
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白發催年老,青陽逼歲除。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
《歲暮歸南山》是唐代詩人孟浩然的詩作。此詩系詩人歸隱之作,詩中發泄了一種怨悱之情。首聯兩句記事,敘述停止追求仕進,歸隱南山;頷聯兩句說理,抒發懷才不遇的感慨;頸聯兩句寫景,自嘆虛度年華,壯志難酬;尾聯兩句闡發愁寂空虛之情。全詩語言豐富,層層輾轉反復,風格悠遠深厚,韻味無窮。
孟浩然古詩詞鑒賞出名(篇3)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臨洞庭湖贈張丞相》是唐代詩人孟浩然的作品。前兩聯描繪洞庭湖壯麗闊大而充滿活力的景色;后兩聯抒情,表達了作者希望有人援引他入仕從政的理想。全詩“體物寫志”,詩人托物抒懷,曲筆擒旨,于浩淼闊大、洶涌澎湃的自然之景中流露了心聲。此詩含蓄委婉,獨標風韻,不落俗套,藝術上自有特色。
孟浩然古詩詞鑒賞出名(篇4)
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
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秋登蘭山寄張五》是唐代詩人孟浩然的作品,被選入《唐詩三百首》。此詩圍繞清秋季節登高來寫,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之情。先寫為望友人而登高,故“心隨雁飛滅”。因薄暮時思念之“愁”和清秋之“興”無法排遣,更因登高而望,只見“歸村人”,而不見友人蹤影,所以要相邀重陽節攜酒登高而醉。全詩用極洗練嚴謹的語言,描繪了登高所見的清秋薄暮景色,其中“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二句歷來膾炙人口。
孟浩然古詩詞鑒賞5篇出名
孟浩然古詩詞鑒賞出名(篇5)
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遙隔楚云端。
鄉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
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早寒江上有懷》是唐代詩人孟浩然所作的一首懷鄉思歸的抒情詩。此詩以興開首,借鴻雁南飛,引起客居思歸之情;中間寫望見孤帆遠去,想到自己無法偕同的悵惘;最后寫欲歸不得的郁積之情。
本詩從蕭索的秋景入手,寫出客居異地時對家鄉的無限思念,以及面對隱居與從政的抉擇時的迷茫心情。詩人在異鄉遙望故鄉,深深地眷念襄陽、襄水,但故鄉可望而不可及,只能垂下思鄉之淚、遙看天際孤帆。這一種飄零之感只有羈旅中人才能深切地體會到。這首詩透露出作者長安碰壁之后的牢騷和惘然,思鄉之情和寫景之句渾然一體,深沉含蓄。全詩情景交融,言淡而意遠。而發自內心對寒江的懷念之情,由此引發了首尾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