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成大的詩詞賞析
詞牌名:秦樓月|朝代:宋朝|作者:范成大
浮云集,輕雷隱隱初驚蟄。初驚蟄。鵓鳩鳴怒,綠楊風急。
玉爐煙重香羅浥,拂墻濃杏燕支濕。燕支濕。花梢缺處,畫樓人立。
時屆驚蟄,雷聲隱隱,綠楊隨風,濃杏拂墻,燕支重色,處處呈現出春日景色。詞末點出“花梢缺處,畫樓人立”,頓使景中有人,意境全活。全詞抒情含蓄,幽雅和婉。
范成大的詩詞賞析(篇2)
朝代:宋朝|作者:范成大
南望朱雀門,北望宣德樓,皆舊御路也。
州橋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駕回。
忍淚失聲詢使者,"幾時真有六軍來?"
《州橋》是宋代詩人范成大的作品。此詩為過汴京時所作,作者以白描手法,擷取了一個特寫鏡頭,表現了淪陷區人民盼望光復的殷切心情,隱晦地流露了作者對議和不戰政策的不滿。全詩在樸素的語言中把遺民盼望王師北返的急切而又失望的心情刻畫得極為真實感人。
范成大的詩詞賞析(篇3)
朝代:宋朝|作者:范成大
南浦春來綠一川,石橋朱塔兩依然。
年年送客橫塘路,細雨垂楊系畫船。
《橫塘》是南宋詩人范成大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寫送別朋友時的情景,表達了與朋友間的深情。前兩句為送別之景,后兩句是離別之情。全詩以抒情之筆寫景,通過環境景物描寫,烘托離別之情,情景交融,深情纏綿,回味無窮。
范成大的詩詞賞析(篇4)
詞牌名:鷓鴣天|朝代:宋朝|作者:范成大
嫩綠重重看得成。曲闌幽檻小紅英。酴醿架上蜂兒鬧,楊柳行間燕子輕。
春婉娩,客飄零。殘花淺酒片時清。一杯且賈明朝事,送了斜陽月又生。
這是一首歌詠春天的詞,但不是一般對春天的贊歌,詞人在歌詠陽春煙景的同時,還流露出了作客他鄉的飄零之感,在較深層次上,還含有對青春老去的喟嘆春老去的喟嘆。
上闋四句七言,很象是一首仄起首句入韻的七言絕句,不僅平仄相合,后兩句的對仗也極為工整。范成大是南宋著名的詩人,他寫的絕句《四時田園雜興》六十首,“也算得中國古代田園詩的集大成”(見錢鐘書《宋詩選》中范成大簡介)。這首《鷓鴣天》的上闋,就很像是《田園雜興》中的絕句,也帶有意境深刻,不重詞采,自然活潑,清新明快的特點。不同的是,這首詞的上闋舍棄了作者在《田園雜興》中融風景畫與風俗畫于一體的筆法,而側重于描繪庭園中的自然風光,成為獨具特色的一幅風景畫。
既然是畫,就必然要敷色構圖。起句“嫩綠重重看得成”,就以“嫩綠”為全畫敷下了基本色調。它可以增強春天的意象,喚醒讀者對春天的情感。“看得成”(“得”一作“漸”),即指此而言。當然只有這第一句,還不成其為畫,因為它只不過涂了底色而記。當第二句“曲闌幽檻小紅英”出現時,情形就完全不同了。這一句,至少有以下幾方面的作用:一是構成了整個風景畫的框架;二是有了色彩的鮮明映襯;三是有了一定的景深和層次感。“曲闌幽檻”,把畫面展開,打破“嫩綠”的單調,增添了曲折回環、花木幽深的立體感。“小紅英”三字極端重要。這三個字,不僅增強色彩的對比和反差,重要的是,它照亮了全篇,照亮了畫面的每個角落。畫面,變活了;春天的氣氛變濃了。正可謂“一字妥貼,全篇增色”。“小”字在全詞中有“大”的作用。“濃綠萬枝一點紅動人春色不須多。”(王安石《詠石榴花》)范成大此句正合王詩所說。
“酴醿架上蜂兒鬧,楊柳行間燕子輕”,是對仗工整的兩句,它把讀者的注意力從“嫩綠”、“紅英”之中引開,放在蜂鬧燕忙的熱鬧場景。如果說,一、二句兩句是靜止的畫面,那么,有了三、四兩句,整個畫面就動靜結合“酴醿”,又作“荼,俗稱”佛兒草“,落葉灌木。”蜂兒鬧,說明酴醿已臨開花季節,春色將盡,蜜蜂兒爭搶著來采新蜜。“楊柳行間燕子輕”極富動感。“蜂兒鬧”,是點上的特寫:“燕子輕”,是線上的追蹤。說明燕子在成行的楊柳間飛來飛去,忙于捕食,哺育乳燕,上闋四句,有畫面,有構圖,有色彩,是蜂忙燕舞的活生生的風景畫。毫無疑問,詞人對這一畫面肯定注入了很深的情感,也反映了他的審美情趣與創作思維。但是,盛時不再,好景不長。春天已經結束,詞人由此引起傷春而自傷之情。
下闋,筆鋒一轉,開始抒寫傷春自傷之情。換頭用了兩個短句,充分勾勒出感情的變化。“春婉娩”,春日天氣溫暖然而也近春暮,這是從春天本身講起的;而“客飄零”,是從詞人主體上講的。由于長年作客在外,融和的春日固然可以怡情散悶,而花事漸闌、萍蹤無定,則又歡娛少而愁思多了。
為了消除傷春自傷之情,詞人面對“殘花”,借酒澆愁,時間已經很久,故曰“殘酒”。醉中或可忘記作客他鄉,但醉意過后,憂愁還是無法排遣。“一杯且買明朝事,送了斜陽月又生。面對此情此景詞人感到無可奈何,只好又繼續飲酒,企盼著在醉夢之中,打發掉這惱人的花月良宵,迎接新的一天,以忘卻傷春之情與飄零之感。“送了斜陽月又生”,結尾以日落月升、寫時間流逝,春色難留,將寫景、敘事、抒情融為一體。
此篇雖寫傷春自傷之情,抒發客居飄零之感,但有情景交融的畫面,有沉著豁達的性情,讀起來仍使人感到清新明快,與一般傷春之作不同。
此詞寫于晚春,作者在詠陽春煙景的同時,還流露出了作客他鄉的漂零之感。
范成大的詩詞賞析(篇5)
詞牌名:滿江紅|朝代:宋朝|作者:范成大
千古東流,聲卷地,云濤如屋。橫浩渺、檣竿十丈,不勝帆腹。夜雨翻江春浦漲,船頭鼓急風初熟。似當年、呼禹亂黃川,飛梭速。
擊楫誓、空警俗。休拊髀,都生肉。任炎天冰海,一杯相屬。荻筍蔞芽新入饌,弦鳳吹能翻曲。笑人間、何處似尊前,添銀燭。
作者于乾道八年(1172)冬知靜江府(今廣西桂林),次年春過此并填寫了此詞。
上片落筆先寫清江水流風高浪急,贛江之水,滾滾東流,千古不變,巨大的波濤聲如席卷地,翻騰的波浪又如涌起重疊的房屋,江水浩渺,無邊無際,十丈高的危檣,也承受不了張開的帆腹。由于夜來春雨,水勢增大,水位增高,風向剛定,便命擊鼓開船。此時,風急浪高船快如飛,就如當年出使金國追想大禹業績橫渡黃河一樣,令人振奮。順風急駛,作者心情輕快。與客人痛飲船上,填詞佐酒,意氣洋洋,瀟灑風流。但表面上的輕松難以掩飾他心中沉積的憤懣,覽物之情帶來的開懷,無法替代報國無門,理想破滅的悲憤,作者只有借酒澆愁,以釋胸中苦痛。
下片起首四句用祖逖擊楫和劉備撫髀感嘆的典故表達自己滿腔愛國熱情和收復失地的希望都已化為煙云的悲哀。因與朝廷政見不合,受到冷落外放為地方官,無法實現理想,他看透了一切,并表示不以此為意,不管把自己放到南方或北方,不管能否建功立業,一切都無所謂,不在乎,唯有與友人舉杯同飲,才最為快樂。以下寫他的豪縱行為,吃著新鮮的菜蔬美味,聽著美妙的音樂,何等的愜懷。此時此刻他感到,人間還有什么事情比把酒尊前、開懷暢飲更令人高興呢?作者這些話看似曠達不羈,實則悲慟難抑,他把報國無路和理想成空的失意都化作一腔激憤,貌似豪爽,實為悲哀。全篇用典豐富而貼切自然,寫景壯闊,情感激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