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蓉的《一握頭發》散文和現代詩
席慕蓉具有作家與畫家的雙重身份,她的詩歌,一方面顯示出現代工業文明里人類對情感、生命、時光的多方探求與復雜取向,另一方面又憑借繪畫的色彩與空間層次構建了一種溫情脈脈,淘盡雜質的心靈世界.可以說,她的詩歌并不是單向度地發展,而是展開了多元化的視野,形成了若干既對峙又統一的現象。小編這里為大家整理了一些關于席慕蓉的散文以及現代詩,希望大家喜歡。
《一握頭發》
洗臉池右角胡亂放著一小團濕頭發,"犯人"很好抓,準是女兒做的,她剛才洗了頭。
討厭的小孩,自己洗完了頭,卻把掉下來的頭發放在這里不管,什么意思?難道要靠媽媽一輩子嗎?我愈想愈生氣,非要去教訓她一場不可!
抓著那把頭發,這下子是人贓俱獲,還有什么可以抵賴。我朝她的房間走去。
忽然,我停下腳來。
她的頭發在我的手指間顯得如此細軟柔和。我輕輕地搓了搓,這分明只是一個小女孩的頭發啊!對于一個乖巧的肯自己去洗頭發的小女孩,你還能苛求他什么呢?
席慕蓉的現代詩和散文
而且,她柔軟的頭發或者是繼承了我的吧。許多次,洗頭發的小姐對我說:
"你的頭發好軟啊!"
"噢——"
"頭發軟的人好性情。"
我笑笑,作為一個家庭主婦,不會有太好的性情吧?
古人以三十年為一世,我現在握著女兒的細細的柔發,有如握著一世以前自己的發膚。
我走到女兒的房間,她正聚精會神地在看一本故事書。
"晴晴,"我簡單地對她說,"你洗完頭以后有些頭發沒有丟掉,放在洗臉池上。"
她放下故事書,眼中有著等待挨罵的神氣。
"我剛才幫你丟了。但是,下一次,希望你自己去丟。"
"好的。"她很懂事地說。
我走開,讓她繼續走入故事的途徑——以前,我不也是那樣的嗎?
《它曾經幼小》
我們所以不能去愛大部分的人,是因為我們不曾見過他們幼小的時候。
如果這世上還有人對你說:
"啊!我記得你小時候,胖胖的,走不穩……"
你是幸福的,因為有人知道你幼小時期的容顏。
任何大豪杰或大集雄,一旦聽人說:
"那時候,你還小,有一天,正拿著一個風箏……"
也不免一時心腸蹋軟下來,怯怯地回頭去望,望來路上多年前那個癡小的孩子。那孩子兩眼晶晶,正天不怕,地不怕地嘻笑而來,吆呼而去。
我總是盡量從成年人的言談里去捕捉他幼小時期的形象,原來那樣垂老無趣口涎垂胸的人竟也一度曾經是為人愛寵為人疼惜的幼小者。
如果我曾經愛過一些人,我也總是竭力去想象去拼湊那人的幼年。或在燒紅半天的北方戰火,或在江南三月的桃紅,或在臺灣南部小小的客家聚落,或在云南荒山的仄逼小徑,我看見那人開章明義的含苞期。
是的,如果凡人如我也算是愛過眾生中的一些成年人,那是因為那人曾經幼小,曾經是某一個慈懷中生死難舍的命根。
至于反過來如果你問我為何愛廣場上素昧平生的嬉戲孩童,我會告訴你,因為我愛那孩童前面隱隱的風霜,愛他站在生命沙灘的淺處,正揭衣欲渡的喧嚷熱鬧,以及閃爍在他眉睫間的一個呼之欲出的成年。
《月夜》
讓我們
就這樣揚帆遠去吧
即使是夢 我也愿意
與你一起越過
這悲歡交集的波谷與波峰
請帶著我走 就像此刻這樣
牽著我的手
跟隨著月色向前滑行
那遠方的海洋啊
波
平
如
鏡
《少年》
請在每一朵曇花之前駐足
為那芳香暗涌
依依遠去的夜晚留步
他們說生命就是周而復始
可是曇花不是 流水不是
少年在每一分秒的綻放與流動中
也從來不是